天天看點

道學的文化淵源

道家、道教和丹道的文化淵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原始宗教傳統。母系氏族社會形成之前,不可能産生宗教,更無所謂哲學思想,因而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始宗教當為中國文明之始。

道學的文化淵源

01

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始宗教是自發産生的,這種宗教是原始人在共同的生存鬥争中集體思維的産物,但它産生後就變成整個氏族的集體信仰,并滲透到氏族生活的各個方面。每個氏族成員都必須參加集體的宗教儀式,嚴格遵守宗教的行為規範,違反宗教就意味着脫離氏族,而脫離氏族是沒法生存的。這樣,原始宗教成了氏族社會無所不包的上層建築,每個氏族成員都是忠實的信徒。這種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天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其中最具有母系氏族制特色的是女性崇拜(包括女始祖崇拜和女陰崇拜、女性生殖崇拜等)。

中國上古各大部族都是由母系氏族發展而來,那些取得部族聯盟首領地位的部族酋長,大都隻知其母,不知其父,他們認為是在龍、閃電虹等自然物的感應下降生的。如伏羲族的華胥氏踩了雷澤的大迹而生伏羲;炎帝(神農氏)族的女登遇龍感生炎帝;黃帝族的附寶見電光感生黃帝;堯族的慶都遇龍而生堯;舜族的握登見虹而生舜,華胥氏、女登、附寶等便是這些部族的女始祖。

道學的文化淵源

我國考古學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存,正當母系氏族社會的鼎盛時期。從那時的墓葬遺骨排列情況看,反映出當時存在着女始祖崇拜的風俗。據民族學的調查,保留着母系制傳統的雲南永甯納西族,至今仍有女祖先崇拜的遺俗。至于考古學和民族學調查發現母系氏族社會存在女陰崇拜和女性生殖崇拜的文化遺存就更多了。遼甯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存裡還發現了大規模的女神廟、包括古代流傳下來的大量諸如女娲氏補天造人一類的神話,都說明女性崇拜是母權社會的重要特征。

人們知道,原始社會的曆史遠比階級社會的曆史長,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宗教在那麼漫長的曆史中逐漸形成一種傳統的力量,女性崇拜的習俗和思想也千秋萬代地遺存進傳統文化之中。傳統是社會和民族中最保守的力量,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然而某種文化要素(如宗教信仰、思想觀念、社會風俗、政治經驗、生活習慣)一旦在民族和社會中形成傳統,這種傳統的曆史惰性就迫使那個民族和社會無法中途抛棄或一刀切斷它。

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始宗教既然已經作為一種傳統的染料投放進中國文化的大缸裡,盡管後來父權家長制的宗法禮教男尊女卑的傳統占了優勢,但我們仍可以從古代的文化積澱中發現女性崇拜的痕迹。現存的傳統文化中必然包含着曆代祖先的資訊,我們在道家和道教文化中發現古代母系氏族原始宗教的痕迹是毫不足怪的。

02

中國道家的哲學,便源于母系氏族社會部落酋長的政治經驗。順便指出,母系氏族社會的部落酋長并非必定為女性,而仍是男性為多,因為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中我們還沒發現人類有過女權至上社會的先例。那種認為典型意義上的母權制是社會組織演化的正常階段的曆史觀是值得商榷的。但母系氏族社會存在女性崇拜的傳統卻是曆史事宴。蓋母系氏族社會,老祖母占據主導地位,部族成員皆其子孫,以血緣紐帶聯系在一起,女性普遍受到社會的尊重,其治理部族的政治傳統自然以慈愛後輩,少欲不争,貴陰尚柔,自然無為的方式為主,不可能像父系祖先那樣嚴刑峻法、繁文缛節,更用不着以宗法禮教束縛部衆。這樣,老聘所謂“其政悶悶,其民淳淳”(《老子》第五十八章)“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等政治原則和母系氏族公社的政治傳統絲豪不差。

道學的文化淵源

老聃還逼真地描述過他所理想的社會圖景:“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這種描述和母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現實若合符節,考古發現和民族學的調查資料證明,母系部族确實是“鄰國相望”"不相往來”的社會。曆史上也隻有母系部族的原始社會符合老聘的這種描述,不過這種社會尚處于野蠻時代,原始人的生活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罷了。

在母系原始社會裡,人們已有以雌雄辨識事物的習慣。原始宗教的女性崇拜,又使民族社會形成尊重女性的陰柔、謙讓、虛靜等品質的傳統。貴陰尚柔的道家哲學,顯然是對這種傳統的抽象和概括。《老子》書中屢有“母”字,他把“道”稱為"玄牝之門”(女陰)和“谷神”(生殖神)并且“可以為天下母”(第二十五章)這都是原始宗教中女性生殖崇拜的遺迹,道家的這些母系氏族原始宗教的特征後來全部被綜合進道教中去,使道教中女性崇拜的原始宗教遺迹更為豐富。

道學的文化淵源

道教中最早的神仙西王母便是世襲的母系部族女酋長,《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山海經》、《漢武帝内傳》、《淮南子·覽冥訓》及張衡《靈憲》等書記載,遊獵部族的酋長後羿和商帝太戊都曾向西王母讨過仙藥,周穆王還親自到昆侖山拜見西王母,連漢武帝也向西王母求學仙術。而後,道教世以西王母為女仙之宗,并以她為中心形成龐大的女仙譜系。《墉城集仙錄》、《曆代真仙體道通鑒後集》、《曆代仙史》券八記載了130多位女仙的傳記和故事。在民間的祭祀活動中,道教北有碧霞元君,南有天妃媽祖,成為全國香客參拜最多的二位女仙。

女娲氏時,尚是母系氏族公社時代。中國處在洪水時期:氏族部落為避洪水,多以山丘為聚住點,故有丘民之稱,各山丘的部落酋長為治水又結成部落聯盟。稱為部族、如伏羲族、黃帝族、炎帝族等。各部族在治水當中,文明日開,父權上升,洪水結束在禹時,乃夏之初年,中國逐漸步人父權家長制的奴隸社會。這中間經過多次原始宗教的革命,特别是殷周之際的原始宗教革命,建立起代表父權的原始親教——宗法禮教,男尊女卑的新傳統才占據統治地位,這便是儒家的文化淵源。然而,母系氏族原始宗教傳統并沒有中斷,它隻不過被降到民間和流人四夷或摻雜進新的原始宗教巫史文化之中,在男神占統治地位後仍儲存着女仙崇拜的痕迹。在儒家父權家長制統治的中國,道教中有這麼多女仙和贊美女仙的描述,女性成仙也不受歧視,顯然是原始宗教女性崇拜的遺存。

道學的文化淵源

夏、商、周三代以來逐漸确定了父權制的原始宗教——禮教的統治地位,至周公制禮作樂,豐富了宗法禮教的内容,周代實行世卿世祿制度,學在百官,官師合一。至春秋戰國時期,周代的宗法領主經濟逐漸被封建地主經濟取代,世卿世綠制度衰落。階級關系(君、卿、大夫、土、庶人、奴隸)亦發生變化,介幹貴族和庶民之間的“士”階層迅速擴大,并作為傳統文化的承擔者從原來的封建身份中解放出來。士階層成為可以自由流動的四民(士、農、工、商)之首,有了自覺的社會理想、文化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嚴格意義的古代知識分子階層才在中國出現。

實際上,在階級社會裡,知識分子的身份具有兩重性。一方面,知識分子由于有相似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興趣和需要,因而形成一個有一緻利益和要求的社會階層。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整個社會所有階級和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社會上有多少階級、階層和利益集團,知識分子中就能反映出多少種代表這些不同利益和要求的思想觀點。是以,知識分子不屬于任何一個特定的經濟階級,但卻是一個有着共同社會利益的階層。知識分子不受社會經濟地位的限制,是民族文化的承擔者和社會理想與時代精神的代表者。孟子講“無恒産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孟子·梁惠王》上),就是描述古代知識分子的這種特征。

道學的文化淵源

“士”階層的興起促使理性主義和人文思潮空前高漲,周代傳統的原始宗教衰落,“禮壞樂崩",諸子百家之學遂從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中突破而出,傳統文化沿着理性主義的路上升到哲學的高層次。繼承了古代母系氏族制和父權宗法制原始宗教傳統的周代巫史文化乃是古代學術的總彙,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巫史文化接受了理性主義和人文思潮的洗禮,分化出諸子百家學派。

當時全國可分為鄒魯、三晉、燕齊、荊楚、吳越、巴蜀六個具有不同部族傳統的文化域。儒家文化繼承周代宗法禮教的傳統最多,其次是法家,儒家以鄒魯地區為基地,法家在三晉最盛行。繼承母系氏族原始宗教傳統較多的除道家、墨家外,據《漢書·藝文志》,尚有陰陽家、數術家(包括天文家、曆譜家、五行家、著龜家、雜占家、形法家),方技家(含醫經家、經方家、房中家、神仙家)。道家學派首先以燕齊文化和荊楚文化為中心發展起來,在吳越文化和巴蜀文化中也有傳播。周代以來,古老的母系氏族原始宗教流人四夷,主要在燕齊、荊楚、吳越、巴蜀等邊陲地區傳播,這些地方又是神仙家和巫祝、方士活躍的地區。因而漢末的道教、便是以這些地區的文化背景為依托發展起來的。

道學的文化淵源

特别要指出的是,古代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亦非僅有簡單的女性崇拜或男尊女卑的觀念而已,實是包含着許多深邃的思想。早在道學奉為始祖的伏羲和黃帝時代,古人由于天文知識的增加促進了人文知識的發展,許多發明和發現相繼出現。古人以北鬥七星測定天體運轉和日月行度劃分星辰為二十八宿、以制曆法和觀察氣象。太陽曆的十月曆法曾行于原始社會,夏代尚應用至商而改,現在雲南哀牢山彜族中尚有這種十月曆法的遺俗。《詩·小雅·十月之交》、《管子·幼宮篇》、《夏小正》中亦有這種古老的十月曆法的記載。

古人還積累了豐富的醫藥學知識,逐漸産生出心理生理的養生論,經絡學說,形、氣、神的人體觀,砭、針、灸、湯藥、祝由等醫療方技。古人發明的天幹、地支計時法,大概巧合了某種宇宙節律,有力地促進了後世方技術數及預測學的發展。古人關于天的觀念(蒼蒼者為天)、神的觀念(交通天地者謂神)、鬼的觀念(神歸于地為鬼)、人的觀念以及天、神、人三位一體的思想,為天人合一說、陰陽五行說、三才四象八卦說和道的觀念打下了基礎。古人在巫史文化中播下的智慧的種子早就孕育着後世道學文化的花朵。

(摘自:胡孚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第9-14頁。)

作者簡介:胡孚琛胡孚琛教授,男,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吳橋縣。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道家與道教文化,現從事中國哲學研究。

按:本平台為純粹公益學術平台,本平台所刊登之文章多為原創,所刊發内容僅作為學習交流之用,凡本平台所轉載内容均注明出處。此外,本平台拒絕任何人予以本平台任何形式捐贈。

道學的文化淵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