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沙俄即過去的俄羅斯帝國,1917年所爆發的二月革命終結了這個延續了三百多年王朝統治。

沙俄王朝的覆滅,嶄新的蘇維埃橫空出世,象征着舊俄羅斯帝國的消亡,這是俄羅斯土地上生機勃勃的全新開始。

然而1924年,一位代表着沙俄殘餘的“沙俄哨兵”從廢墟中破土而出,出現大衆的視野中。

負挖掘隧道的波蘭人難以想象這個士兵在地下長達九年的生活,他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又是什麼讓他在痛苦地堅守着。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一、潰敗的沙俄

1914年,資本主義帝國之間長期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嚴重沖突最終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也就是德國在這一時間段的實力發展迅猛,野心越發膨脹,試圖推翻牌桌,重新進行洗牌。

彼時還是沙俄的俄羅斯也被卷入了這場戰鬥之中,俄國在二十世紀之初也進入了高速工業化,雖然說實力不如英、德、法但也算得上中規中矩。

一戰在加入英法聯盟後,俄國這時也出現了亮眼的作戰表現。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在趁着德國忙于與英法僵持之際,沙俄軍隊那是一度猛擊德國,一路殺進了德國境内,最關鍵的時刻沙俄軍隊甚至幾乎靠近柏林。

在沙俄軍隊士氣大振,興奮不已的時候,德國人反應過來了。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德國人立馬調轉槍頭,火力集中到東線的沙俄,沙俄雖說初露鋒芒,但根本無法跟當時的德國碰上一碰,幾下子德軍就一轉攻勢,沙俄全線潰敗。

如同摧弓拉朽一般,沙俄一路從華沙退回了之前所占領的波蘭東部。

沙俄心知自己沒法和德國較量,隻能夠日後再找機會。

在撤退到靠近俄國邊境的布列斯特以後,德國軍隊節節逼近,他們決意:在這裡将地下軍需倉庫炸掉,為了不便宜即将追來的德國人……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二、陷入困境的倉庫警衛

俄國皇家部隊169師是駐守布列斯特的部隊,全隊上下在此時都陷入了惶惶不安當中,唯一面露喜色的是上等兵阿沙廖夫。

阿沙廖夫高興的是他終于可以回家了。

阿沙廖夫剛剛收到未婚妻娜塔莎的來信,她在信中說道等到他凱旋歸來的那一天,全村人為他舉辦歡迎集會,同時舉辦盛大的結婚典禮。

阿沙廖夫拿着手上的粉紅色信箋那是看了又看,高興全都溢到了臉上,到了該上崗值班的時候,他才将這粉色信箋小心翼翼地揣在懷裡。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阿沙廖夫負責看守的是一座地下軍需倉庫,坐落于布列斯特郊外的隐蔽山巒當中,阿沙廖夫是這裡的警衛。

滿心歡喜回到崗位的阿沙廖夫走到軍需倉庫的入口,發現了這裡的大批炸藥,他心裡倒是疑惑不解,畢竟這裡從來都是一個軍需倉庫,為何要放置這麼多的火藥呢?

或許是不久前未婚妻情意綿綿的來信沖散了他的疑慮,因而他并未多打聽,隻是認為這些東西臨時放置于此。

匆匆走過幾十米陰暗的隧道,阿沙廖夫與上一班警衛完成了交接換崗,按照慣例他在倉庫裡巡視了一遍,更換了各處的照明蠟燭,然後回到了崗亭内,再度拿出了那個粉色信箋,興奮地溫習了起來。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在阿沙廖夫陷入美好的遐想之時,地動天搖的爆炸聲突然響起,随之便是一股灼熱的氣浪,阿沙廖夫直接被氣浪撂倒在地,一頭撞在了石壁之上,陷入了昏迷。

這場爆炸的起因正是俄軍統帥面對迅速追擊的德國人所下達的火線指令,他們指令士兵們将所有重要的軍事物資統統搬運回德國,實在不能帶走的統統炸毀、掩埋,一個都不能落到德國人手上。

阿沙廖夫所負責警衛的倉庫由于位置隐秘,無人知曉,因而他們指令士兵填入大批炸藥于倉庫隧道當中,将隧道炸毀,在日後俄軍如果再度光複此地,便能夠挖掘開隧道,對裡面的物資加以利用。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由于指令下達火速,倉庫的警衛慌忙地撤離了,負責結班的阿沙廖夫并不知曉,加之正陷入甜蜜遐想當中的他更加會去注意這周邊發生的一切

隧道中的工兵見隧道口空無一人就點燃了導火索匆匆離開,可憐的上等兵阿沙廖夫就這樣被困在了隧道當中。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三、絕望與生存

阿沙廖夫昏迷了很長一段時間,隧道被炸毀内,倉庫内毫無光亮,他強行站穩了身子,摸摸索索地從兜裡掏出了一盒火柴。

用火柴點燃了蠟燭後,此時還沒明白情況的阿沙廖夫朝着隧道入口走去。

越往前走,他明顯地察覺到泥土和磚石碎塊越來越多,直到最後,黃土和石塊塞滿了整個隧道!

阿沙廖夫愣住了,遲疑片刻後,他瘋狂地上前用手扒着刨着這些封死的碎石、土塊,直到他的雙手指甲刨的流血、脫落,他也沒能從這些碎石堆當中刨出一條通往外界的孔道。

在許久後,發覺徒勞的阿沙廖夫在被封住的隧道内高聲呼喊着,寄托希望于地上還有人能夠發現他,并且來救他。

阿沙廖夫呼救着,直到聲音嘶啞力竭,也沒有任何的動靜,這時他才徹底冷靜下來,他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他被活埋在幾十公尺下的地底了!

心中的絕望一時之間席卷了阿沙廖夫全身,漫步在黑暗中,此刻他就仿若行屍走肉。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原路折傳回到了那個警衛的崗亭,手中的燭光在崗亭内微微照耀着,地面上,一眼映入阿沙廖夫眼簾的便是那個粉紅色的信箋。

阿沙廖夫連忙拾起地上的信箋,緊緊地捂在胸前,他在心裡暗暗發誓:“娜塔莎,無論如何,為了你,我都要好好地活下去。”

回到現實,阿沙廖夫需要面對的是如何在這個倉庫裡生存下去,好在這是一個軍需倉庫,起碼有許多的行軍所需的物資。

走進倉庫,阿沙廖夫借助着燭光清點着倉庫内的物資:大量的餅幹與炒面、罐頭食品,還有數萬套軍服與被褥、成箱的火柴與蠟燭。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萬幸!吃的與穿的都不用發愁,阿沙廖夫萬分感慨,這也算得上是絕處逢生了吧。

此外,好在倉庫内為了保持空氣流通設定了幾個通氣孔,因而會有空氣流通進來,不至于出現缺氧的情況而被憋死。

阿沙廖夫盤算着,現在生存的最大問題恐怕就是水了,此前,每日的飲用水皆是從外界帶進來,剛才的大爆炸又使得唯一的軍用水壺被砸壞,這使得他陷入了無水可用的困境。

要知道沒有食物他或許還能夠多支援一段時日,可要是沒有水,他很快就要先被渴死在這裡。

舉着蠟燭,阿沙廖夫繼續在倉庫内的洞壁上摸索着,在一處明顯有些潮濕的石壁上,阿沙廖夫凡發現了些許地下水的蹤迹。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在石壁下挖了一個小坑,過了一會兒,阿沙廖夫再度來檢視的時候,小坑内已經積攢了一小汪水。

早已經渴的嗓子冒火,此刻見到水就像見到獵物的獵豹一樣撲了上去,用小勺子舀着渾黃的水迫不及待地喝了下去,有些土腥味,但好在能夠讓他繼續活命了。

吃的喝的穿的都具備了,阿沙廖夫終于可以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地下廢墟中生存下去了。

但是孤獨與寂寞要讓他如何忍受啊,這實在是世界上最難以承受的酷刑,在沒有希望的日子力,他總是默默地拿出藏在胸前的那封對他而言無比珍貴的信,讀上一遍,甜蜜的情話似乎就将他将要堕落地獄的精神拯救了起來,枯死的内心又燃起了重生的希望。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阿沙廖夫在保持希望的同時,也保持着規律的生活。

地下的黑暗讓他無法分辨外界是白晝或是黑夜,但是倉庫内的通氣孔卻讓他能夠分辨外面大概的變化,

通氣孔每日由暗到亮讓他明白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他便照例每日跑步出操,就像曾經在軍隊裡那樣。

當通氣孔由亮到暗,他便知道黑夜到來,此時就在洞壁上刻上一個記号記錄一天結束,并且每隔六天刻上一個較長的記号,表示星期天。

在地底下每周的星期天對于阿沙廖夫來說是最為特别的一天,他會像在軍營一樣嚴格地過“洗澡日”,不過由于水資源缺乏的原因,他便隻是更換一套信的内衣和兩塊新的包腳布。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阿沙廖夫将換下的髒衣服疊好,每四套紮成一捆,表示時間過去了一個月,五十二捆為一垛,一垛表示時間過去了一年。

腳上穿的皮靴則是半年換一次,好在倉庫内的軍裝、軍靴都多的是,他從來都是穿着新的衣服。

為了不喪失掉說話的能力,阿沙廖夫每天都會對着黑暗的石壁唱着沙俄的軍歌,唱完之後便會拿出娜塔莎的信出來念着,念到深情,便一鼓作氣大聲地抒發自己對她的思念。

當然,他也會有怨恨的時候,意難平之時,他便會對着黑暗咒罵那些把他活活埋入這座地下墳墓的人們……

就這樣,阿沙廖夫就憑借着這種驚人的方式在地底下下生存了整整九年的時間。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四、挖掘地下倉庫

1924年的夏天,一個叫做波倫斯基的人流浪到了布列斯特。

他曾經是沙俄駐布列斯特軍隊的少校,十月革命以後,他的隊伍被紅軍擊潰,他慌忙逃竄,至此四處流浪。

再度來到這片土地,雖然沙俄已然不複存在,但是他想到了那個可能仍然存在的地下倉庫。

九年前,他下令将那個隐蔽地下倉庫的入口炸毀,到如今恐怕就隻剩下他一個人知道着秘密了,如果告訴如今波蘭當局這個消息,一定能夠換取一筆豐厚的獎賞,他興奮地想道。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當即他便想辦法聯系到了布列斯特的軍隊,告知了他所知曉的這一秘密,布列斯特的衛戍司令對這個倉庫深感興趣,很快便派遣了一隊波蘭士兵跟随着波倫斯基來到了郊外。

在一個隐蔽的山巒之中,波倫斯基指認了那個已經被爆破的且絲毫不起眼的亂石堆,波蘭士兵們在得知隧道大概的位置後,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挖掘。

挖掘整整進行了六天的時間,第六天下午,波蘭士兵們挖掘到了一列排列十分整齊的石頭,便找來了波倫斯基指認。

“找到啦!找到啦!這就是隧道的石砌拱頂,快,把他鑿開!”波倫斯基興奮地叫道。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波蘭士兵拿來了大錘在隧道側面鑿開了一個小洞,随後一股子難聞的黴味沖了出來,緊接着不一會兒,隧道深處傳來了一陣低沉的吼聲。

在場的波蘭士兵們那是又驚又怕,這難不成裡面鬧鬼了?

一個波蘭士兵接到探查的指令,戰戰兢兢地舉着火把走進了隧道,身後十幾個波蘭士兵拿着槍,如臨大敵一般,大兵們簇擁着,壯着膽子慢慢向前。

行進隧道不遠,遠處又傳來了一聲吆喝,排頭的波蘭士兵吓得停住了腳步,不一會兒,遠處再度傳來了相同的聲音。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隊伍中一個懂俄語的士兵喊道:“他好像說的是俄語:站住,什麼人。”

大家一聽,便要求那個士兵大着膽子上去用俄語與那個聲音的主人嘗試對話。

那士兵上前喊道:“我們是波蘭軍人,奉命到這裡來執行任務。”

遠處的聲音回應道:“過來一個人出示通行證,其他人留在原地。”

“通行證?什麼通行證?”

“俄國沙皇部隊169師軍需處簽發的通行證。”遠處的聲音回應。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聽到這個古老的國家與陌生的稱謂,這個波蘭士兵不得不高呼道:“舊日的俄國早已經覆滅, 沙皇已經被蘇維埃送上了斷頭台……”

遠處聲音的主人沉默了半響,似乎一時間不太敢相信這一切。

盡管如此聲音的主人依然很是堅決,他仍然堅持道:“我是沙皇部隊的軍人,在沒有接到上司的指令以前,任何人都不能進入這個地下倉庫!”

說話間,還聽到了“嘩啦”一聲,那是拉動槍栓的聲音。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五、重見天日

見此情形波蘭士兵隻好作罷,他們決定派一個人到地上去找這個部隊曾經的軍官波倫斯基。

當波輪斯基聽到波蘭士兵說倉庫裡還有個活着的士兵的時候,那面容仿若見了鬼一般,眼睛瞪的溜圓,嘴巴大張着,滿臉的不可置信。

波蘭士兵将其拉進了隧道中。

波倫斯基在波蘭士兵的簇擁下靠近隧道,遠處的聲音再次響起“站住,什麼人?!”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波倫斯基借着火把的光亮模糊地看見遠方崗亭處有一個身穿俄軍制服的士兵,他壯着膽子說道:“我是瓦西裡.波倫斯基少校。”

崗亭内的士兵聽到後,立即敬了一個标準的軍禮,說道:“報告少校,值班哨兵阿沙廖夫聽候您的吩咐。”

這個崗亭内的士兵就是已經在這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了足足九年的阿沙廖夫。

“阿沙廖夫?”波倫斯基似乎在記憶中依稀記得這個名字,他舉着火把上前想湊近看看,阿沙廖夫阻止道:“少校閣下,請把你手中的火把熄掉,他刺疼我的眼睛。”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波倫斯基連忙将火把熄滅,阿沙廖夫點燃了一根小小的蠟燭,在燭光下,阿沙廖夫的形象完全展露在大家眼前。

他滿臉胡須,花白的頭發亂蓬蓬地披在肩上,一直拖到腰際,髒亂的胡子比軍裝上衣還長,長時間生活于黑暗中,他的面色蒼白,并且滿是污垢,出人意料的是身上的軍裝卻異常的嶄新光亮。

當年意氣風發的小夥子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個滿臉胡須的老頭。

衆人決定先将阿沙廖夫救出洞去,衆人撿起了一塊布将他的眼睛蒙住,以免他的眼睛被陽光刺瞎,然後才慢慢地攙扶着他爬出隧道。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在隧道外,衆人好奇地圍着阿沙廖夫詢長問短,阿沙廖夫細細道來這些年所經曆的生活,他的故事感染了在場每一個人。

波倫斯基無比愧疚地說道:“都是我的過錯,讓你吃苦了。”

重見天日的阿沙廖夫卻無比大度地說道:“過去的事情就别提了,我要盡快忘記這場噩夢!”

有幾個波蘭士兵好奇地說道:“能否給我們看一眼那張支撐你生活下去的信?”

沙俄一哨兵,被埋地下軍需庫九年,被救出後,隻想去找心愛的姑娘

阿沙廖夫點點頭從上衣懷中掏出那張粉色信箋,信箋此刻已經破爛不堪,折疊處都已經被磨爛了,字迹也變得模糊不清,在無數個熬不過去的日子,阿沙廖夫就靜靜地撫摸着這封信,支撐着他活下去……

幾日以後,阿沙廖夫身着筆挺的軍裝出現在了布列斯特的火車站上,一衆波蘭士兵和波倫斯基來為其送行,他的臉色依然無比蒼白,但臉上始終透露着無比的喜悅。

他終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了,阿沙廖夫朝着衆人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踏上了北去的列車。

參考文獻:《被活埋的士兵》《西江月》2005.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