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已經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也有發達的科技,可能實作君主立憲嗎

明朝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如果繼續發展下去,肯定會提前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至于是不是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時代,那就要看當時人的氣度了。

當時的資本市場已經高度發達了,所有資本主義的形式也都已經形成了。

就等着臨門一腳,有人把這個封建社會的王朝,改變成為資本主義國家。這樣的話,我們也就能夠少走兩百多年的彎路了,萬萬沒想到,最後被滿清給一股腦打回了原形。

可以說滿清入主中原,是中華最大的悲哀。本來全世界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走,我們還比人家物産豐富、經驗豐富,走在了前列。如果大家都這麼發展下去,順理成章都能夠有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可惜滿清扼殺了這一切。

明朝已經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也有發達的科技,可能實作君主立憲嗎

明朝的君主立憲思想,從内閣輔政便能看得出來。

最早的君主立憲是1688年,發生了光榮革命的英國。那麼1688年在中國是哪一年呢?是康熙27年,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按道理全世界都有可能從封建王朝進入資本主義世界了,可惜我們依舊被另外一個封建王朝所統治。

明朝初期,依舊是君主專權的時代,畢竟朱元璋、朱棣都是手腕強硬的皇帝。可是到了明朝中期,這一情況發生了轉變。因為内閣制度的出台,使得皇帝逐漸放權給内閣大臣。

明朝已經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也有發達的科技,可能實作君主立憲嗎

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和明英宗朱祁鎮時期的三楊,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這三個人,

那就是内閣掌權的代表人物,他們逐漸掌握了國家機器的核心權力,初現君主立憲的端倪。

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時期,情況又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内閣首輔大臣楊廷和逐漸有了和皇權相抗衡的相權,

内閣首輔真正成為了明朝的首相。

最著名的當然是嘉靖朝和萬曆朝的内閣大臣們,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這幾個人基本控制了整個大明朝,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

尤其是萬曆的前十年,張居正大權獨攬,萬曆隻是個擺設而已。

如果這個時候,張居正能夠把那層窗戶紙捅破了,把皇權徹底架空,以後都讓内閣來主持大局,那麼君主立憲的局面就能夠實作了。

當然了,明朝後期,其實就是皇權和相權之間互相争權奪利的一個過程。大多數時候,是皇權獲勝,畢竟沒有光榮革命那臨門一腳。

明朝已經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也有發達的科技,可能實作君主立憲嗎

明朝的科技發達,繼續發展下去,前途不可限量。

明朝的科學技術,在當時的全世界來看,那是相當發達了。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意料到的事情,其實在清朝以前,我們一點也不落後于西方國家,大家都應該從封建社會自然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

在天文方面,1607年,李之藻就已經完成了介紹天象用的《渾蓋通憲圖說》這本著作,詳細講述了研究天象的要務。

1634年,徐光啟帶領一幫大臣,編纂完成了《崇祯曆書》,哥白尼曾經引用了大量其中的論點。

在數學、實體方面,1592年程大位的《算法統宗》是最早用珠算計算平方和立方的著作。1606年徐光啟和利瑪窦合夥翻譯了幾何原本。

1637年,宋應星研究出了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方以智诠釋了大氣折射的現象。

在化工、化學方面,1596年明朝就發明了火爆法采礦技術,同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276種無機藥物的化學性質,并且記載了蒸餾、蒸發、升華等科學技術。

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将鉛、銅、汞、硫等元素看成基本物質。

在熱兵器方面,1580年戚繼光研制出了類似地雷的

自犯

鋼輪火。1590年發明的水底龍王炮,是全世界最早的水下定時炸彈。1637年發明的混江龍,類似現代魚雷

。明朝的騎炮兵領先了歐洲200年左右。1643年,明朝發明了開花大炮,裝備在了三桅戰船上,領先了英國300年左右。

是以說當時大明朝不管在哪個方面的科技文明發展,都比西方國家要先進,至少可以說是并駕齊驅。如果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從落後的封建時代,進入先進的資本時代,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明朝已經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也有發達的科技,可能實作君主立憲嗎

君主立憲這種政體,可能不适合咱們。

咱們有沒有人想過君主立憲這回事兒呢?當然是有的。當年康有為、梁啟超這些保皇黨,一直以來就堅持要保住皇帝,他們的戊戌變法,其實就是為了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

為什麼?因為日本也是這麼搞的,最後日本變得無比強大,成了亞洲最強大的一個國家。是以康有為、梁啟超自然也希望中國變得強大。

可是國情完全是不一樣的,别說君主立憲了,

當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新政府給予溥儀的退位政策中,是可以讓他繼續住在紫禁城,每年都有開銷供應。沒幾年功夫,就有人眼紅了,憑什麼白養着這麼個人?是以就帶兵把他趕出了紫禁城。

明朝已經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也有發達的科技,可能實作君主立憲嗎

在咱們這片土壤之上,的确不會白白養着這麼個人,而且還占着這麼大一塊宅基地。是以說君主立憲,在咱們這兒行不通。

就算是把眼光放到明朝,同樣是這樣的道理。

你老朱家的子孫,已經沒有足夠的皇權了,那國家憑什麼還要養着你們呢?就因為你們是國家象征嗎?

對不起,這一套在咱們這兒行不通。老朱家的子孫,到了明朝末年,在全國有一百多萬,全都要朝廷來供養着,财政負擔實在是太大了。

封建時代,這麼搞完全沒問題,因為那是家天下。可是到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時代,那就不可能這麼搞了,為此君主立憲對老朱家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

明朝已經有發達的資本市場,也有發達的科技,可能實作君主立憲嗎

總結:明朝進入資本主義容易,走上君主立憲卻很難。

其實明朝中後期,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各種特征,再繼續往前,如果沒有清朝擋住的話,可能早就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了。

可是想要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人心都是自私的,而且善于嫉妒,不可能也不願意每年花幾千萬,養着一個沒什麼用的象征家族的。

參考資料:《明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