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在大清朝立國的276年中,兩個時期的兩個“詛咒”一直萦繞着大清帝國的統治階級。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當詛咒應驗、啟運山“懸龍脈”枯萎的時候,清王朝終将走向衰敗滅亡,無可挽回。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葉赫那拉氏的慈禧

慈禧出生在三代宦官之家,為葉赫那拉氏,但是父輩職位都不高,是以生活條件相對一般,

但慈禧生性聰明好學,對經史研究頗深,也為日後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礎。

慈禧自入宮之後,深得鹹豐皇帝恩寵,直到鹹豐皇帝去世,慈禧已經成為後宮排名僅次于皇後的妃子,地位顯赫。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慈禧在後宮鬥争取勝,權利穩固之後通過鹹豐的恩寵又獲得了朱批權利參與朝廷大政。自從英法聯軍攻陷天津,鹹豐皇帝驚慌失措,将北京城留給恭親王奕䜣,帶心腹大臣肅順一幹人馬及後宮嫔妃們逃往熱河。肅順一黨牢牢哄住鹹豐皇帝,此時皇後和慈禧反而結成同盟與肅順一黨抗衡。自從鹹豐皇帝熱河歸天後,鹹豐欽定以肅順為首的八大顧命大臣和兩宮太後的鬥争已經達到白熱化地步,

後來慈禧聯合京城的恭親王奕䜣發動“祺祥政變”,慈禧在這場權力的鬥争中,排除萬難,擊敗政敵,使她的垂簾聽政目标又近了一步。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垂簾聽政雖然是封建帝制的一種表現形式,古已有之,但是這違背“後宮不得幹政”的祖訓,想要讓文武百官認同并不容易,在這期間恭親王奕䜣為此事做了大量的工作,

後來在奕䜣的鼓動下朝廷200多位朝臣上奏支援垂簾聽政執行,并詳細制定了垂簾聽政的相關制度,自此慈禧終于打破祖宗規矩,開啟了慈禧垂簾聽政的政治生涯

。由于慈安太後并不熱衷權力,才思平庸,實際上慈禧已經獨攬大權,至此慈禧逐漸走上了皇家權力的巅峰。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中國封建社會皇帝孱弱的時候必然會出現權力下行的情況,具體表現為:

後宮、外戚幹政

,一般是因為皇帝極寵愛某個妃子,那麼這個妃子如有處理政務的能力和愛好那麼對于國家政策的影響就會非常大,同時妃子的外部親戚、父兄等勢力會順勢崛起,會極大的動搖皇權統治。

宦官幹政

,通常宦官為皇帝身邊最近的人,如果皇帝昏庸,不善朝政,那麼宦官作為上傳下聽之人就會有機會幹預政事,一旦左右皇帝,那麼官宦幹政的危害就太大了。

權臣幹政

,權臣通過結黨營私,建立利益共同體,此時臣強主弱,自古權臣幹政的事例比比皆是,很多朝代都有出現。

随着慈禧太後的掌權,大清王朝的根基已經悄然松動,同治年間在大清帝國的發源地,啟運山發生了一件大事,預示大清王朝滅亡的詛咒應驗了。

來自葉赫部的詛咒

在明晚期的時候,女真葉赫部族中有一名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子,名葉赫那拉·東哥(确實叫東哥,跟京東無關),東哥是部落酋長的女兒,據說有沉魚落雁之容貌,被譽為海西女真第一美女。東哥從小被許配給努爾哈赤,愛新覺羅家也沒少給聘禮,

後來海西女真之一的葉赫部和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關系惡化,在部落戰争中東哥的父親恰巧被努爾哈赤的手下殺死,于是原本比翼雙飛的兩人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葉赫部新酋長也就是東哥的哥哥,從此把妹妹當政治籌碼,不停地将妹妹許配給其他部落的首領,一方面羞辱了努爾哈赤,另一方面完成了自己的政治布局。

當時女真海西勢力比較大的幾個部族,或多或少被東哥美貌影響,勢力大減,最後被努爾哈赤所滅。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努爾哈赤當年在東哥父親死後曾表示忏悔,許下諾言若幹年内不對葉赫部動武,但當時的葉赫部勢力不容小觑,努爾哈赤硬打肯定是吃不下的。努爾哈赤與葉赫部最後一戰中,

原本應該是努爾哈赤小舅子的葉赫部金台吉孤身站在城牆上,舉起火把自盡前發出了對大清朝的詛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

清宮中流傳着一種說法就是要提防着葉赫那拉氏的女人,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詛咒似乎逐漸被淡忘了。

和珅的絕命詩詛咒

和珅能成為滿清第一大貪官,乾隆的寵愛和放縱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但就和珅來說,本身的理财能力也很強,還精通四書五經,經常不動聲色拍乾隆馬屁,讓乾隆是無比歡心。

乾隆在位期間,和珅已經做到了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還兼管許多重要部門,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和珅結黨營私的目的并不像其他大臣那樣戀權專權,僅僅是因為斂财更加友善罷了,否則乾隆早就收拾他了,留不到嘉慶。嘉慶登基之後,和珅地位仍沒有改變,乾隆甚至以和珅來平衡嘉慶勢力,直到乾隆死後十五天,嘉慶火速處置了和珅,賜其自盡。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和珅直到被賜自盡之時,回想起乾隆皇帝活着的時候對自己信任有加,此時乾隆剛剛去世沒多久自己就被嘉慶賜死,真是人走茶涼,悲傷欲絕,心生怨恨,挂上白绫準備上吊之時,悲憤寫下: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煙是後身。”

然而嘉慶皇帝沒有想到這是一首飽含着對大清朝詛咒的一首絕命詩。“水泛含龍”是有典故的,夏帝曾向神龍求得龍涎,鎖在盒中直到被周厲王打開,龍涎幻化成了玄龜之後鑽進一名女子的肚子中生下了褒姒,後來褒姒紅顔禍水導緻周幽王國破家亡。

詩中“香煙”表示香火傳承的意思,是以整首詩後兩句來分析和珅的意思就是:“等到黃河大水泛濫之時,我會回來親手毀滅大清!”。

如此來看,沒有比這個再惡毒的詛咒了,隻不過當時好多人沒有發現。

大清懸龍脈枯萎

有傳說明朝崇祯時期,欽天監與崇祯皇帝夜觀天象,發現東方紫氣滾滾,好似百條神龍翻雲覆雨。欽天監懷疑東方有真龍降世,恐影響大明國運。崇祯皇帝遂命斬龍使前去誅殺,斬龍使朝東方一路奔襲,接連斬殺九十九條落地真龍,

唯獨一條沒有發現,斬龍使認為“懸龍不附土,真龍不出山”,于是立馬回京複命了。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沒想到就這一條懸龍,盤在一棵古榆樹上,被逃命的努爾哈赤遇到,改變了努爾哈赤家族的命運。努爾哈赤在部落鬥争中被迫帶着父祖的骨灰逃命,在龍崗山脈一帶投宿,店家看其攜帶骨灰比較晦氣而拒絕入住,努爾哈赤沒有辦法隻得将骨灰挂在店家不遠處的大榆樹的樹杈上。

由于古代骨灰落地為葬,是以隻能挂在樹上,但是沒想到父祖的骨灰竟被懸龍認主,結成了寶貴的懸龍脈,預示着後代飛黃騰達,富貴榮華。

慈禧掌權之後大清懸龍脈迅速枯萎,帝國滅亡的詛咒應驗是巧合嗎?

大清帝國建立後,在龍崗山脈圍繞着大榆樹建立了清永陵作為皇家陵寝,并将此地改名為啟運山。

然而同治年間的一場邪風将千年古榆樹連根挂倒,護佑滿清的懸龍脈岌岌可危,此時正是葉赫那拉氏慈禧剛剛執掌大清王朝最高權力的時候。

結語

随着慈禧太後的掌權,大清帝國國本動搖,随着列強的入侵,王朝在風雨飄搖中逐漸走向滅亡。有人說慈禧是和珅臨死前詛咒的化身,因為慈禧出生時,同年确實發大水而引起洪災。也有人說大清帝國随着裕隆皇後下诏遜位而終結,裕隆皇後與慈禧一樣正是葉赫那拉氏。

自此大清王朝的兩個詛咒均已應驗,曆史上有無數的巧合,然而這些巧合冥冥中自有天意,各位朋友們什麼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