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續航能力不足,為何蘋果不着急增加電池容量?

随着iPhone 13 Pro的釋出,小黑注意到官網也把電池的續航放到了頭部介紹位置。

iPhone 13 Pro的電池容量為4352mAh,實作了iPhone有史以來最長的電池壽命。

細心的朋友應該會有感覺,以往每年iPhone的新品釋出會上,頭部位置的介紹總是留給晶片、拍照和系統的,極少會有電池的一席之地。

畢竟,iPhone的電池幾乎十年間都保持在2000-3000mAh的水準,哪有什麼亮點。

那為什麼同期的安卓手機電池電量遠超蘋果,蘋果卻不着急增加電池容量呢?

續航能力不足,為何蘋果不着急增加電池容量?

為了更輕薄的設計需要。iPhone6開始,蘋果手機的設計就以輕薄為主,手機内部空間的緊湊讓主機闆都變成了雙層堆疊,電池都被設計成了L型雙電池設計。

電池容量的增加,勢必會發生體積、重量方面的改變,而厚度和重量是影響手感的主因。

定位高端,更注重處理器的性能和ios系統的穩定流暢。

蘋果“Think Different”的企業文化,以追求完美,永不停止的科技創新為蘋果赢得高端和時尚的口碑,蘋果更注重産品設計和流暢的使用者體驗,并不需要以“長續航”作為産品賣點。

iPhone 的靈魂就在于其流暢的 ios 系統所帶來的軟硬體協調控制,每年A系列晶片都有性能上的提升,但同時功耗卻能長期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準;

優秀的軟硬體結合,經過ios在功耗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調校,2000毫安電池和安卓3000毫安電池的實際體驗并無太大的差别。

續航能力不足,為何蘋果不着急增加電池容量?

專注于數位測評的法國網站DXOMARK曾經就iPhone 12 Pro Max同時期的其他品牌旗艦機型進行電池續航評測,結果是電池容量為3687mAh的iPhone 12 Pro Max摘得桂冠。

要知道三星Galaxy S21 UItra 5G和Oppo Find X3 Pro的電池容量分别為5000mAh和4500mAh,由此可見電池容量并不代表電池續航,卓越的軟硬體協同功耗管理可以抹平這一差距。

但蘋果的充電效率的确是讓人诟病,相比較Oppo手機37分鐘滿電的充電效率,蘋果80%電量後的充電時間可以磨光機主的耐心。

基于成本控制的需要。喬布斯作為神一樣的産品經理創造了iPhone,而作為杜克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出身的庫克可以說是頂尖的營運人才,一流的成本控制師。

2018年曾經256GB版本的iPhone XS Max創下了10999元的售價,但根據Tech Insights對該款手機的拆解顯示,256GB版的iPhone XS Max的物料成本隻有453美元,約合人民币3118元(當時匯率計算結果),利潤約為72%。

而為了抵消iPhone XS Max螢幕增大所帶來的成本,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移除了之前在X系列上3D Touch的部分元件,得以讓螢幕的成本控制在90美元的樣子。

續航能力不足,為何蘋果不着急增加電池容量?

而本次iPhone 13 Pro 256GB版本成本控制在570美元(約合3629元),利潤約為62%,加配減價這一操作讓一衆果粉直呼“十三香”,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讓蘋果成為所有手機中利潤空間最大的品牌。

iPhone 12 Pro 和iPhone 13 Pro是蘋果家族少有的幾個長續航機型,尤其是iPhone 13 Pro,不但電池容量突破了4000毫安,還帶來了使用者一直期待的120Hz高重新整理率的自适應螢幕。

蘋果的電池續航、低重新整理率螢幕和快充一直飽受诟病,但蘋果的風格一直是“我的設計聽我的”,如今突然解決掉兩個,讓人好奇是一時之計還是今後的長久計劃。

曾經iPhone引領着手機行業的設計風潮,安卓機跟在後面學習,從金屬後蓋、攝像頭、齊劉海等莫不如是。

當2019年一加7 Pro引領的高刷屏風潮被蘋果視而不見時,很多人就已經明白蘋果已無法繼續在技術上長期領跑。

蘋果目前仍然在手機晶片和手機系統方面擁有着極大的優勢,但随着安卓機技術的發展,安卓機跟蘋果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近年來國産安卓機在超級快充、屏下指紋、通信技術、大電池大存儲方面發揮出了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在回應使用者訴求方面安卓機堪稱表率。

續航能力不足,為何蘋果不着急增加電池容量?

iPhone 13 Pro 128GB和256GB相差800元,而國産安卓機以小米11 Pro 5G為例,128GB和256GB僅相差300元。

當國内安卓機快充普遍在65w-120w時,蘋果也終于迎來了18w-20w的“喜人”進步。

盡管蘋果通過強大的ios生态和良好的體驗培育了龐大的使用者市場,但這并不意味着失去創新的蘋果仍然會得到使用者無條件、無限期的支援。

希望蘋果能夠看清這一點,不作一時之改變,而是把此次變化當作企業産品戰略調整的開始。

圖源:蘋果官網、京東官網、Googl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