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一、導讀

1月13日訊,衆所周知,因為5G領先行業太多,西方特意針對華為,通過四次供貨新規,不僅限制了華為5G海外訂單,而且通過掌控中高端晶片的制造和供貨環節,比如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高通、聯發科、索尼等,進而達到徹底限制華為獲得先進技術、裝置以及産品的道路,是以出現了比較尴尬的局面,比如華為P50系列被限制了5G功能,智能手機業務因為缺芯已經從全球第二下滑到全球第六,5G訂單也被諾基亞愛立信搶走大半。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二、1000億,30萬台,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營收大幅下滑就是最好的證明,前段時間華為公布的年營收僅剩下6340億元,與2020年相比,已經大降2500多億元,面對西方毫無底線的新規限制,華為隻有多産糧食,方能養活20多萬員工,要知道光工資支出已經高達1400多億元,是以我們也看到了,任正非在穩定局面之後,明确了華為接下來的前進方向,那就是向軟體領域轉型。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華為轉型軟體領域,目前來看,主要方向有三個,第一個就是鴻蒙歐拉系統,第二個則是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第三個就是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如今鴻蒙歐拉系統已經投入了數百億元,突破了3.2億使用者;智能家居方案也迎來了美的、格力、衆多房産巨頭等支援;至于智能汽車領域也傳來了好消息,近日,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1月12日,餘承東在接受采訪時明确表态,今年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銷售目标就是30萬台,并達到1000億元的銷售規模。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三、為什麼華為一定要賣車?憑什麼實作30萬台銷量?

作為汽車市場的新人,為什麼華為一定要賣車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可以避開西方新規的限制,我們要明白,西方新規之下,在國産半導體還未突破到7nm工藝之前,華為智能手機、5G等均會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而華為轉型智能汽車業務之後,以供應商的定位打入全球汽車供應鍊,無論是鴻蒙座艙系統、雷射雷達、汽車晶片、自動駕駛系統等,均不在西方新規限制之列。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第二,可以給華為創造新的營收增長點,憑借華為智能手機的銷售管道,實作30萬台的銷售目标并不是難事,前不久上市的華為問界M5,一周時間就賣了1萬多台,至少給華為創造了25億元的現金流,要知道和華為達成合作的汽車廠商多達幾十家,像我們非常熟悉的比亞迪、長安、北汽、沃爾沃、奔馳等,而且華為與大衆的合作模式也在洽談當中,未來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華為汽車的增長空間巨大。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四、年銷1000億,對華為及全球市場又有什麼影響呢?

華為智能汽車今年年銷1000億,對華為及全球市場又有什麼影響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對華為來說,未來幾年内,可以給華為創造大量的現金流和淨利潤,根據行業專家的預估,華為每賣出一台智能汽車,至少可以給華為創造1萬元的利潤,要知道這個利潤幾乎是純利潤,按照30萬台計算,也就是30億元,堪比智能手機業務創造的利潤。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第二,可以讓華為軟體在未來打破西方壟斷,掌握一定的市場話語權,華為Hicar車載系統、鴻蒙座艙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均脫胎于鴻蒙系統,如果華為能在智能汽車市場站穩腳跟,至少打破了蘋果和谷歌的系統壟斷;第三,改變全球智能汽車市場的格局,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智能汽車品牌,特斯拉去年的銷售量也就93萬台左右,華為如果能實作30萬台的目标,特斯拉必定首當其沖,尤其是我們國内市場。

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

五、結語

對于華為鴻蒙汽車,可能大部分消費者還存在疑慮,畢竟華為從手機轉向汽車領域,隻能算是新手,不過從賽力斯SF5到問界M5,華為打造智能汽車的技術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而且餘承東既然敢制定這麼高的目标,就是對華為智能汽車的自信,否則華為的金字招牌不就毀了嗎?

好了,1000億,華為又一個新目标确定,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