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作者:咖啡随筆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陸終

今天來談一談黃姓的來源。

黃姓也是中國的大姓之一,目前排名第七,人口數量上僅次于王、李、張、劉、陳、楊六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2.23%,約2680萬人。

和其他大姓相同,黃姓來源也較複雜,主要可分為五種。

黃姓出自什麼官位?伏羲時期的黃龍師或黃帝時期的黃雲。

伏羲,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三皇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

黃龍師是什麼官職?幫助伏羲管理國務的官職。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宓羲(伏羲)龍師名官。”注:“應劭曰:師者,長也,以龍紀其官長,故為龍師。春官為青龍,夏官為赤龍,秋官為白龍,冬官為黑龍,中官為黃龍。”

也就是說,在伏羲時期,輔佐國君的大臣主要有五人,都稱為龍,又分别冠以“春夏秋冬中”,而中官則稱黃龍。

而到了黃帝時期,記事的方式常以雲為标準,是以黃帝時期的官員通常以“雲”冠名,如春官叫青雲,夏官叫缙雲,秋官叫白雲,冬官叫黑雲,中官叫黃雲。

此種說法源于上古,其實可信度不高,姑妄聽之。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伏羲

伯益,舜賜為嬴姓,是黃帝長子少昊的五世孫,同時也是嬴姓、趙姓、徐姓、黃姓的共同始祖。

且看下面伯益後裔世系表:

徐國分支:伯益→若木(伯益次子,徐國開國國君,徐姓得姓始祖)

秦國分支:伯益→大廉(伯益長子)→中潏(大廉玄孫)→蜚廉→惡來→女防→旁臯→太幾→大駱→非子 (秦國開國國君)

趙國分支:伯益→大廉(伯益長子)→中潏(大廉玄孫)→蜚廉→季勝→孟增→衡父→造父(趙姓的得姓始祖)

黃國分支:伯益→大廉(伯益長子,潢川黃國開國國君,黃姓得姓始祖)

據《史記》與《黃國故城志》所載,黃國建立于公元前2148年,開國國君是伯益的長子大廉,春秋時期,黃國一度為淮河流域的霸主。後楚國稱霸,黃國不服,曾和江、道、柏、弦、随等國結盟,與楚抗衡,約傳國50代後,在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滅亡。

黃國滅亡後,其子孫多以黃為姓氏,如黃國的後代黃歇後仕于楚,被封為春申君,地位僅次于楚考烈王,是戰國四公子之一。

周朝時期的黃國位于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北部一帶。黃國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縣城西北6公裡隆古鄉境内,遺址儲存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此黃國為嬴姓黃國,也可稱為潢川黃國。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伯益和大廉

其三,來源于姬姓,遠祖是伯益的父親少昊,得姓始祖應該是台骀。

少昊是黃帝的長子,姬姓(也有稱嬴姓)。少昊的長子是張揮,張揮是張姓的始祖。張揮的兒子是張昧,孫子是張台骀。

當時,汾、洮兩河水澇成災,久治不好。黃帝的孫子颛顼帝派善于治水的台骀前去治理。台骀治水很有成效,去世後,人們尊他為汾水之神。

以後,台骀的後裔在此地分别建立了沈、姒、蓐、黃四個小邦國。但到了春秋時,這四個國家都被晉國滅掉了。

這個黃國為姬姓黃國,也可稱為汾水黃國。

姬姓黃國的子孫在黃國被滅之後,以國為氏,成為曆史上黃姓宗族的族源之一。這支姬姓黃氏主要分布在今山西一帶。春秋時,黃姓宗族的許多成員在晉國做官任職,如晉國貴族大臣黃淵,就是此支黃氏的後裔。

但此支黃氏,後代宗族衰弱,多彙入嬴姓黃氏。

在這裡,有必要補充一下,即姬姓黃氏和張氏的關系。

且看下列圖示:

張氏分支:黃帝→少昊→張揮→張昧→台骀(張氏三祖)

黃氏分支:黃帝→少昊→張揮→張昧→台骀(後裔建立汾水黃國,子孫以黃為氏)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台骀廟

陸終是黃帝孫子颛顼的曾孫,陸終的長子樊受封黃地,建立黃國。

此黃國可以稱為西黃,因為其在今湖北宜城縣東南的漢水以東、大富水以西、古随國西南。到楚成王時,西黃國被楚人消滅,時間約為公元前7世紀中葉。西黃國滅亡後,後世子孫即以黃為氏(也有以陸終第二子惠連為黃氏得姓始祖一說)。

而伯益和陸終同出一支,都是黃帝的後代,且看下表:

伯益黃氏:黃帝→少昊(黃帝長子)→伯益(少昊五世孫)→大廉(伯益長子,黃國開國國君,黃姓得姓始祖)

陸終黃氏:黃帝→昌意(黃帝次子)→颛顼→陸終(颛顼曾孫)→樊(又稱“昆吾氏”,建立西黃國,子孫以黃為氏)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陸終和惠連

如王改黃:上古音黃、王相同,在古代閩越之地的王姓中有一部分是因音讀混淆而改姓黃。而明朝末年著名抗清英雄黃得功,原本姓王,後改姓黃。

再如陸改黃:浙江富陽黃氏始祖黃公望,本名陸堅,父親早亡,依永嘉黃氏,便改黃姓。黃公望即為富陽黃氏的始祖。

再如巫改黃:巫、黃,古音近似。巫雙瑞是宋末探花,是宋理宗三公主的驸馬,元人滅宋時自殺而亡。為了躲避元朝追殺,巫氏後裔就改巫為黃。如今江西石城郭北黃氏,大多是巫雙瑞的後裔。

再如丁改黃:元朝著名文學家黃溍之父黃鑄本姓丁,後入繼義烏人黃塄為後,改姓黃,生子黃溍。如今的義烏黃氏,多是黃溍的後代。

再如吳改黃:桐城謝河黃氏始祖黃全三,本姓吳,在元末遷居桐城,為了避徭役之苦,投靠親戚鹿城黃氏,後改姓黃,成為今桐城黃氏的一派始祖。

再如金改黃:南宋初,有金姓武将鎮守江西臨川,後有子孫因逃難而改金為黃,宋隆興年間,這支黃氏的後裔黃細二遷居江西撫州崇仁縣穎秀鄉棠溪,成為棠溪黃氏始祖。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黃得功

而曆史上黃氏又可主要分為三大衍派,即紫雲衍派、金墩衍派和燕山衍派。

紫雲衍派是指居住在福建,尤其是潮汕地區的黃姓人,大部分屬于莆陽派、禾坪派和紫雲派後裔,紫雲派的始祖是東晉晉安郡太守黃守恭。

金墩衍派是江夏金墩黃氏望族派衍的簡稱,遠祖為東漢尚書令黃香,始祖是宋朝太師黃府。“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贊的就是黃香。黃府于1163年中進士,後任平海軍(即泉州)佥判、節度使、副都統、太師,南宋初自興化軍城遷莆田黃石金墩(古有讀書亭、金墩廟),“金墩”即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金垱新村。

燕山衍派的開族始祖是元朝進士黃忠勇,燕山指的就是元朝時的元大都。黃忠勇是元大都燕京順天府(今北京市)大興縣人,蒙古族,姓答剌,名貞,字真。1280年,黃忠勇考中進士,後入閩為官,1326年四月初一卒于福州,葬于福建泉州南安。

綜上所述,黃姓源流衆多,而出自嬴姓和姬姓應為主流黃姓。

始祖主要有三人,即伯益、台骀和陸終。

黃氏又可分三個衍派,其中紫雲衍派的始祖為黃守恭,金墩衍派的始祖為黃府,燕山衍派的始祖為黃忠勇。

改姓黃氏始祖更多,其中富陽黃氏的始祖為陸堅(黃公望),郭北黃氏的始祖是巫雙瑞,義烏黃氏的始祖是黃溍,桐城謝河黃氏的始祖是黃全三,棠溪黃氏的始祖是黃細二。

黃姓簡史,五大源流,三大衍派,伯益、台骀、陸終誰是黃氏始祖?

黃氏宗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