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謀勢、聚力、強生态,用友三十而立

謀勢、聚力、強生态,用友三十而立

俗話說,三十而立。

國内最大的企業服務提供商用友建立于1988年,今年正好30歲。

每年8月是用友使用者大會舉行的時間,而今年8月18日,用友第一次把使用者大會重新定義為“2018全球企業服務大會”——從去年的“中國企業網際網路大會”更新到今年的“全球企業服務大會”,或許透露出用友“三十而立”的志向和願景。

志向和願景的基礎是當下。實際上,用友最近一年來的業績非常靓麗——2018年Q1用友網絡同比增長43.9%,2018上半年同比增長37.1%。

單單上述這兩點,就說明了用友最近的變化超乎尋常。到底三十而立的用友要怎麼變?2018全球企業服務大會給出了答案。而本文則試圖從三個方面,略做梳理。

謀勢

“這30年,我有幾個感悟。第一就是要傾聽客戶;第二就是要敬畏技術;第三是榮于生态。”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2018全球企業服務大會”上坦言。

謀勢、聚力、強生态,用友三十而立

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

在筆者看來,傾聽客戶和敬畏技術,實際上就是用友的第一個核心競争力:謀勢。

我們知道,用友的名稱來源于“使用者之友”。很明顯,用友成功的基礎來自于使用者,來自于客戶。但是,客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客戶需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企業能夠把握客戶趨勢,謀劃未來。

對于用友來說,用友從1.0時期服務中國數十萬家企事業機關的電算化,成為國内财務軟體的領頭羊;到2.0時期,通過ERP服務中國上百萬家制造業等行業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成為亞洲領先的地位;再到如今3.0時期,借勢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再次突破企業服務的範疇,顯示出用友是一家善于把握使用者需求變化,不斷用技術進行創新的企業。

實際上,今天客戶需求變化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中化集團董事長甯高甯說,中化集團傳統上是一家賣化肥的企業,但如今,中化需要告訴使用者少施肥,這就需要提高無毒化肥的效能,同時通過資訊技術的手段提高施肥的精準度。這其中的資訊技術除了ERP,還有傳感器和社會化的資料來進行資料分析,來提高無毒化肥的施肥效率。而這,其實就是用友雲的優勢。

謀勢、聚力、強生态,用友三十而立

中化集團董事長甯高甯

“資訊技術推動着企業的不斷進步發展,在數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未來所有企業要麼是數字化原生企業,要麼成為數字化轉型/重生企業。”在王文京看來,數字化企業需要運用新的數字技術,但不等于盲目地拿新技術去找方向、想模式。

換句話說,“敬畏技術”更多是指用友要正确地對待技術,幫助客戶創造價值;而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最後還是去解決老的問題。舉個例子,在今天雲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資料采集的方式和手段比10年前要高很多,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很多以前無法滿足的需求,其中的關鍵在于底層資料的打通,以及在此基礎上,對資料的綜合應用和融合應用,比如财務雲的事項法會計。

記得王文京有一句話:“軟體業是一個‘牛背’上的行業,‘牛’在運動中有很多變化,因為路況很複雜,想要在‘牛背’上不掉下來,就要具備适應技術革新的能力”。

“牛”說的是技術,“路”說的是客戶——如何駕馭技術,不斷創新,為客戶提供價值,是用友的謀勢所在。

聚力

根據用友2018年上半年财報顯示,用友雲服務客戶數量超過427萬家;根據調研公司賽迪顧問的資料,用友雲在2017年中國公有雲SaaS市場的占比位居第一。這說明,用友不僅在傳統應用軟體領域擁有中國最多的企業客戶,在新的企業SaaS和雲服務領域同樣處于領先地位。

這些資料的背後,是一家企業的不斷創新、不斷進取,但基礎在于企業的專注。實際上,用友30年來初心不變,一直專注做一件事:做企業服務,做To B市場。這,就是聚力。

用友對To B市場的專注,讓其在網際網路時代仍然具有獨有的優勢。不過,王文京也明白,這種優勢的時間視窗是有限的。

“市場出現了新的技術,行業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客戶的需求也在改變。作為企業的負責人,洞察到這種變化,就必須下決心徹底行動。”王文京說。

2014年開始,用友開始了一輪新的調整周期:2015年1月,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進軍企業網際網路;2016年8月,用友正式向外界宣布了新戰略——用友3.0:在軟體的基礎上,通過基于全新一代技術的雲服務和企業金融服務,服務企業和公共組織客戶的數字化。用友雲不僅成為落地這一戰略的核心,同時公司的業務也由軟體擴充到雲服務和金融領域。

謀勢、聚力、強生态,用友三十而立

這樣的戰略轉變,意味着這家30年曆史的公司需要由上至下,由内而外進行改變。首先,公司要對技術、産業、客戶需求的變化形成基本共識;其次,高管和員工的學習能力需要得到提升;第三,調整公司的配套政策,包括預算制定、商業模式、定價模式、績效考核、研發模式、管理架構都需要進行調整。

實際上,公司配套政策調整的核心,是為了聚力,讓公司能有持續創新的能力,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比如從研發管理變成研發營運,讓研發團隊直面客戶的需求,讓牛(技術研發)走自己的路(客戶需求),在管理架構上更簡潔、更直接,縮短了管理鍊條。

在王文京看來,每一次技術浪潮、每一次商業變革都可能會給這個行業帶來重新洗牌的機會,而要把握住這些機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管理變革,堅持用最新的技術結合最新的商業模式去創新,帶給客戶更高價值的産品和服務,就會讓自身離成功更近。

從這一角度,用友最近一年來取得靓麗的業績或許是水到渠成,因為企業上雲的真正目的——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轉型,獲得價值,得以變現。

強生态

讓組織架構現代化,讓最新的技術和應用始終貼近客戶,這或許是過去幾年用友最核心也最成功的變化之一。

不過,網際網路思維不隻在于企業内部的變化,同樣在于企業外部生态的變化——企業和和夥伴和客戶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鍊狀結構,而是形成一種互為價值夥伴的網狀結構。

正因為此,用友在本次“全球企業服務大會”同客戶一起建立了“友戶會”這樣一種新型的生态模式——形成用友使用者互聯合作與共同進步的平台組織,也是用友及生态夥伴服務客戶的重要途徑。

謀勢、聚力、強生态,用友三十而立

據悉,截止目前用友已經擁有軟體業務類銷售和服務合作夥伴3000多家,而在新型的企業服務生态用友雲市場中,如今已聚集了産品型生态夥伴1200家。“用友雲市場釋出了多款雲生态融合型産品,攜手企業服務各領域優秀的生态夥伴,提供的服務産品2000多個,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一站式服務,一體化應用,助力更多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用友網絡執行副總裁謝志華表示。

在筆者看來,“友戶會”也是一種跨界生态,甚至是無界生态,基于用友雲平台,幫助用友客戶連接配接商業資源,交流發展智慧,共創商業新藍圖。

事實上,在企業數字化的浪潮下,企業服務産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以技術産品服務企業的,現在正快速的走向服務化,服務平台化,平台生态化,形成新的産業叢集。”王文京認為,新型的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性的企業雲服務産業已變成整個生産性服務業的重要的構成。

比如說,用友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與海底撈合作,成立紅火台,也就是用友餐飲雲,為餐飲企業和餐飲供應鍊企業提供雲化、智能化、産業鍊化的營運管了解決方案。

不僅是用友餐飲雲,包括用友建築雲、用友能源雲、用友汽車雲、用友金融雲等10多個行業業務單元與行業領先企業或多或少組成了合資雲公司。這種與行業領先企業結成戰略合作甚至合資企業的做法,直接的變化就是讓用友雲在觸達客戶業務服務或企業核心的場景化痛點方面,變得更為直接、更為專業。

謀勢、聚力、強生态,用友三十而立

用友網絡執行副總裁謝志華

用友生态結構的變化,以及用友自身的内部整合,開始産生出一種化學反應,這就是讓資料真正在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和客戶的客戶之間,流轉起來,解決企業的業務場景痛點。

從最新的2018年上半年财報中可以看出,用友的雲服務收入達8.49億元,同比增長140%,而不含金融雲的雲服務收入也已經達到2.20億元,同比增長220%。即便是傳統軟體業務,用友也給出了16.4%的雙位數同比增長業績,這在某種程度上同樣得益于用友研發體系機制和生态合作的改變。

毫無疑問,謀勢、聚力、強生态已經成為用友撬動企業服務市場,取得高速同比增長的法寶,不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