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庶出的袁紹,比嫡出的袁術更受歡迎

在中國古代非常講究嫡庶之分,正妻生的孩子叫嫡出,非妻的妾婢所生子女叫庶出,庶出子女的地位比較低下,有時候甚至會被奴仆歧視。

比如說明末的文學家張溥因為是婢女所生,在家族就就備受歧視,有奴仆公然譏笑他“塌蒲屦兒何能為”。張溥視為奇恥大辱,但是直到考取功名,才得以懲處惡仆,之前也是隻能忍氣吞聲。庶子地位之低可見一斑。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庶出的袁紹,比嫡出的袁術更受歡迎

不過在東漢末年,司空袁逢的嫡次子袁術,卻遠不如庶出的袁紹受歡迎。以至于袁術因為太多人選擇追随袁紹而抱怨說他們居然不選自己而去跟着自家奴才。

群豎不吾從,而從吾家奴乎!

袁術這話雖然說得刻薄,但是也表明了庶子地位之低,簡直就是和家奴差不多了。

而袁紹的對手公孫瓒也公開在檄文裡說袁紹的母親是婢女,出身微賤。

紹母親為婢使,紹實微賤

個人以為公孫瓒這個檄文的真假其實不好說,因為公孫瓒自己也是庶出,似乎不應該提這茬。但是哪怕是别人僞作,也說明了庶出這事很受歧視。否則也不會拿這種事出來攻擊袁紹了。

說起來東漢時期很注重一個人的出身,袁紹出身的汝南袁家因為四世三公,連續幾代人出任高官,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袁紹、袁術開始創業都很順利,得益于此不少。相比之下不要說出身寒門的劉備,就是曹操也要艱辛不少。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庶出的袁紹,比嫡出的袁術更受歡迎

而在如此重視出身的時代,袁紹庶子出身後來混得卻比袁術好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來說,袁紹雖然是庶出,但是後來卻擺脫了這個尴尬的身份。

袁紹的父親袁逢在兄弟裡排行第三,上面有兩個哥哥袁平、袁成,下面有個弟弟袁隗。兄弟幾人中,老二袁成死得較早,沒有子嗣,而袁逢有袁紹、袁術、袁基三個兒子。為了避免二哥絕嗣,于是袁逢把袁紹過繼給了袁成。

按照宗法繼承權關系來說,這麼一來袁紹就是袁成的兒子了,他和袁術變成了堂兄弟,兩人已經不存在嫡庶之分,變成了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後來誰能勝出,得看他們自己發揮了。

袁紹和袁術在早年其實差距不大,袁紹因為樣子長得好,又喜歡“折節下士”,很多人喜歡和他做朋友,二十歲就當上了濮陽縣長。而袁術表現也不差,少年時就以俠氣聞名,加上父親的關系,同樣得以被舉薦為孝廉,很快出仕為官。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庶出的袁紹,比嫡出的袁術更受歡迎

不過袁紹比袁術更會博取名聲,很快兩人就拉開了差距。

漢代以孝治天下,袁紹在母親去世以後,就辭官服喪三年,然後又以當年沒給父親袁成服喪為由,補服了三年。看上去袁紹浪費了六年時間,但是此舉為他博取了名聲,從長久來說是劃算的。

而在政治上,袁紹先是結交被宦官迫害的黨人,之後鼓動何進鏟除宦官,何進死後,他率先帶兵誅殺宦官。董卓進京,袁紹又公開反對他專權,最後挂印而去。

雖說袁紹挑動何進和宦官對立嚴重擾亂了當時的政局,董卓進京也是袁紹自己惹出的麻煩,但是這一些舉措無疑還是讓很多士人對他極為欣賞,紛紛投入他的麾下效力。

相比之下,袁術在這些轟動一時的事件中都落後于袁紹。殺宦官帶頭的是袁紹,袁術雖然參與了,但是慢了一步。董卓專權以後,袁術也帶兵逃離了洛陽,可惜那是在袁紹挂印一個月以後的事。

所謂第一個吃螃蟹的是英雄,第二個就是東施效颦。袁術什麼事都慢袁紹一拍,自然名氣就大大不如,政治眼光也不如袁紹。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庶出的袁紹,比嫡出的袁術更受歡迎

偏偏袁術還過慣了好日子,逃到南陽以後依舊生活奢侈,橫征暴斂,搞得百姓怨聲載道。這麼一來他的名聲是一路下滑。

(袁術)奢淫肆欲,征斂無度,百姓苦之

另外從袁術一直不滿袁紹庶出名氣卻大來看,他的氣量也挺小。名聲差氣量小政治眼光不行,大家願意跟着袁紹而不是袁術,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這個沒人願意追随也就是相比袁紹而言。袁術畢竟出身高,願意跟着他混的人也不少。像孫堅、孫策父子就先後跟過袁術。論起點比曹操、劉備他們可是好了不少。可惜袁術的能力實在太差,不會用人,一敗再敗,最後落了一個衆叛親離,嘔血而死的悲劇下場。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庶出的袁紹,比嫡出的袁術更受歡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