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說到松下的音頻産業,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松下還有個定位于高端的子品牌Technics。這個誕生于1965年的高端子品牌雖然也是一個音響綜合品牌,但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産品方面都給松下掙足了面子,在了解它的人眼裡它是比索尼更高端的定位。

不過随着松下的沒落和整個音響市場的變化,Technics 也曾消失過一段時間。早幾年前就聽說松下重新開機了Technics ,不過在國内一直沒什麼動靜,後來才知道早在2018年松下就在杭州成立了試聽室,不過那會還是以高端唱盤機為主,直到最近才知道它還推出了兩三款TWS耳機。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本文的主角AZ60就是其中一款主動降噪TWS,非常樸實的包裝。盡管我們都認可包裝精美與否不重要産品好用就行的道理,不過看到這包裝我當時心裡還是有點失落的,畢竟是松下旗下高端品牌哇,不過當我戴上耳機那一刻就沒了那想法,首先AZ60本身的隔音效果很好,其次聲音是真的值得一聽。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包裝盒側面不僅貼了松下保修卡還有真品驗證,說到這應該有不少人感受過各種管道水貨的煩惱。這裡補充一下,這款AZ60是馬來西亞産,包裝盒上和耳機收納盒上均有資訊,水貨的幾率應該會低不少。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目前這款Technics AZ60還沒開售,咱就按部就班的展示下開箱。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全家福展示,耳塞套直接整了7對,其中有兩對細節上略有不同,展現在佩戴上主要是塞入耳道的尺寸不同。有經驗的老鐵們會發現如果耳機填充耳道深而飽滿的話,中低頻尤其是低頻表現在量感和聲場上是有不同展現的。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在TWS耳機經曆了幾年的蓬勃發展,無論是耳機腔體模具還是收納盒都已經很難做出花樣來。 Technics AZ60很明智的選擇了穩重而簡潔的設計,收納盒不大不小,表層磨砂質感大幅度削弱了塑膠感。收納盒開蓋時不怎麼清脆,好在它的開合幅度比較大。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目前不知這副耳機上市的價格,開盒第一眼看上去還是挺有質感,而且AZ60腔體放置其中時亦有明顯的磁力,是以不用擔心充電接觸不良或者放置進去藍牙不斷開。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Technics AZ60腔體外觀展示,體積在TWS中屬于中等偏上的,作為一款主動降噪TWS耳機,個頭比索尼降噪豆還是要小一号。腔體造型較為簡單,帶有鐳射花紋的金屬後蓋面闆一直延伸到腔體邊緣,讓本身模具普通的AZ60瞬間充滿質感。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Technics AZ60腔體特寫,精緻度各位自己看吧,做工挺好。佩戴也比想象中要好,因為其管嘴斜出角度比較大,且是有弧度的,隻要是習慣入耳式,無論跑步還是仰卧起坐都不是事,加上它有IPX4級防水防汗,戴着它進健身房毫無壓力。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腔體内側及耳塞套展示,留心的人會注意到其耳塞套的中間還有一層過濾棉,而我在前文還說過它的耳塞套有兩種,差别就在于上圖白色透明部分尺寸不同。簡而言之,小小的耳塞套對音質表現是有不同效果的,這一點不是HiFi發燒友是不會跟你說這個細節的。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個人體驗部分

配對:Technics AZ60的配對很簡單,打開蓋子取出收納盒即可進入配對狀态,因為是tws+方案,不分左右,同時支援兩人各戴一邊耳塞,唯一的不足是當你戴着一邊耳塞套聽歌時,再從收納盒取出另一枚戴上(單耳變雙耳),它會有一個系統提示音。

互動:和絕大多數TWS一樣,AZ60采用觸摸式操作,靈敏度較高,加上後蓋為金屬材質,可以輕易操作。不過它的互動邏輯值得各位讨論,預設情況下單擊部分左右為暫停/開始,輕按兩下左邊為音量減、輕按兩下右邊為下一曲;三連擊左邊為音量加、三連擊右邊為上一曲;長按左邊2秒為語音助手,長按右邊2秒為降噪模式和傾聽環境音模式切換。

因為功能比較全,但是把左右耳塞功能指向分開了,也就增加了操作記憶成本,是以各位可以讨論是否喜歡,當然在APP内也可以重新自定義。

藍牙:盡管AZ60沒有搭載高通晶片,不過采用的5.2藍牙方案的穩定性和隔牆效果也是同類産品的頂級表現,并且除了支援AAC,還支援LDAC。

延時:盡管個人這次沒有用手遊來測試,僅通過各類視訊以及以往的TWS體驗對比,AZ60的延時表現是完全過關的,可勝任遊戲的。而且要補充一點,經曆了前兩年的TWS混戰,最近新出的TWS耳機延時控制都是相當不錯,目測是技術成熟後的紅利。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續航方面各位來看下它的說明書,第一次看到有廠商如此細緻描寫說明書續航的,不同解碼格式的續航不一樣哦,其中AAC格式最長,開啟降噪充滿一次使用時長為7小時,加上充電盒最高時長可達24小時,在目前的TWS耳機裡處于中等水準。如果使用DLAC相應的資料則是4.5小時和16小時。

雖然AZ60的整體續航時長不是很長,但如果對比同類産品會發現它的單次續航其實還算不錯的,隻能說充電盒裡的電池容量稍微小一點,隻有650毫安。但因為收納盒和充電盒合二為一的特有設計,而且支援快充,充電15分鐘可用70分鐘。順便補充一句我在體驗過這麼多TWS耳機裡并沒有感到明顯的用電慌,因為手機充電次數太頻繁了。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主動降噪體驗

AZ60采用的是混合主動降噪方式,目前沒中文版資料可查,不過其APP上是可調降噪強度的,這裡僅說個人體驗。

我在本文開篇就說過AZ60戴上就有很好的隔音效果,不過它的主動降噪效果也很不錯。個人在早上上班高峰期去菜場買菜,路邊的車流聲、人聲等環境噪音分貝可想而知,基本上是全部消除了,如果再打開音樂,說是進入密閉空間不是誇海口。

葛冰為神奇的是,在傾聽模式下,周圍環境音給人的感覺就像沒戴耳機一樣,而且交流時人聲特别清晰。在我看來,AZ60的傾聽環境音體驗以及通話降噪表現更好,在我印象裡這是我遇到最出色的一款。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個人聽感部分分享

在Technics AZ60的APP内有均衡器可調,不過此處聽感為出廠時預設聽感,音源為網易雲線上音樂,望各位悉知。

AZ60的聲音一開始就給人很正點的感覺,解析自然,風格略微偏淡但大氣舒展的感覺也是一目了然。

其低頻下潛不算深,但器樂分離度、彈性極為出色,量感适中,聲底自然,駕馭金屬打擊樂問題不大。低頻聲場在同類TWS耳機裡還是比較寬曠的,有良好的的層次感,不過邊緣部分略微顯弱。

整體低頻特點是兼具整體氛圍與樂器解析,亮度适中偏亮,通透感十分舒服,這是那種主打強解析風格耳機沒有的。

AZ60的人聲是比較讨耳朵喜歡的,本身偏淡,但溫潤感和舒展度恰合時宜,無論是趙鵬這樣的男低音還是八隻眼這樣的男中高音,其醇厚感較為自然,解析幹淨清爽,有淡淡的箱子味。

AZ60的女聲首先是有着很舒适的厚度和舒展感,整體的亮度和解析比較自然,細節上齒音因人而異,聽莫文蔚的有點重,聽王菲卻又較為自然,聽房東的貓那種幹淨剔透的女聲也不會讓人覺得像聲霸卡音。

如果看過我以往的TWS耳機體驗作品是會發現我一般不說其高頻的,不過Technics AZ60還是要唠嗑兩句。

AZ60的高頻預設情況下不算亮(不習慣的直接拉APP曲線),但整體的通透感和樂感挺明顯挺舒适。細節上,器樂分離感和聲場依然很出色,器樂表現則中規中矩,在長笛、二胡、琵琶這些民族器樂上的表現好過西洋器樂,相對于中低頻要遜色一些,不過這也為它的APP提供了表現機會是不?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Technics AZ60的APP一級頁面展示,沒錯,全英文的,個人在設定裡找到了語言那一欄,竟然沒有中文的,聯想到一些忠粉早就有玩過的,目測松下一開始并未打算在國内上這款耳機吧?

不過好歹咱玩過的TWS不少,看圖示,基本功能都會操作,比如降噪強度、傾聽環境音強度以及均衡器設計的都很直覺。其它的防丢功能以及互動動作自定義就需要對着翻譯來整了,此處篇幅有限就不展示了。

日系高端主動降噪Technics AZ60真無線耳機上手體驗

▲整體總結部分

目前不知道Technics AZ60在國内上市的價格,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音質輕松蓋過索尼1000MX3。這種擁有淡淡的箱子味的聲音風格對于那種見識過HIFI音箱的人來說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入耳溫潤耐聽,大部分風格都能駕馭的。

是以你問我Technics AZ60最大的亮點是什麼,答案自然是音質,不過它的主動降噪效果和傾聽環境音的效果也是很不錯,唯一能讓我吐槽的是它的互動邏輯,左右耳功能分開的設計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記住它。

除此之外,還是得說Technics是一款可以讓當下年輕人對松下刮目相看的無線作品,有興趣可以關注近期它在國内上市的價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