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河北黃骅的冬棗很出名,但李林青家不種冬棗,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玉米,僅供糊口。

在東灣村,21歲的林青像個局外人——他有重度自閉症。自從15歲國小畢業後,他就一直呆在村裡,沒有工作,沒有朋友。

現在,他每天忙活三件事:畫畫、剪紙、做家務。兩年前,這份平靜被一個消息打破:他的6幅畫在南韓展覽後,賣了1500元。

媽媽張淑霞淚流滿面,這是兒子此生賺到的第一筆錢。一直保護林青,還為他畫畫做模特的鄉親們也贊歎:沒想到這個娃兒平常不說一句話,還是個畫家呢。

沒過多久,林青又賺到了第二筆錢:2154元。與大多數自閉症小畫家的故事不同,林青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父母連國中都沒畢業。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李林青和母親張淑霞的合影

第三胎終于是兒子,卻有自閉症

前兩胎都是閨女,張淑霞頗為感慨:“在農村,都想生個男孩。”

2001年,36歲的張淑霞不顧超生被罰,生下了林青。沒想到兒子到了4歲仍不會說話。

村裡有人告訴張淑霞,這叫“貴人語遲”。

可她覺得不對勁,兒子連爹媽都不親不理的,哪有個“貴人”的樣子?

在天津市兒童醫院,林青被确診患有自閉症。張淑霞心裡一團亂麻,這自閉症,究竟是嘛東西?

此前極少踏出村子的張淑霞,帶着兒子到處求醫問診。在離東灣村最近的“大城市”滄州,在醫院和幹預機構裡,幾十上百個自閉症孩子,“嘩”一下全出現在她面前。

她選擇了一家私人幹預機構,每個月幹預費900到2000元不等。每逢周日,張淑霞總拎着大包小包,拽上林青,趕兩個多小時的大巴車前去滄州。

林青爸爸是一家機關的司機,有時也會送娘倆去。為了撐起這個家,他大部分時間忙得像個陀螺。

張淑霞的重心放在幹預上,兩個閨女被迫成了留守兒童,隻有周末才能見着媽媽,知道媽媽心情不好,姐妹倆也不敢哭鬧,隻好見面使勁地往張淑霞身上貼。

那段時間,張淑霞像吸水的海綿一樣補習幹預知識。8個月後,她撐不住了,幹預費用一直漲,加上房租和車費,讓這個家庭難以為繼。張淑霞哭着拉着林青回到黃土地上,割小麥,收玉米和大豆,這既是口糧,也是一家人的經濟作物。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現今,東灣村的一角

對當年的決定,張淑霞十幾年後提起來還會哽咽,“也許林青找的機構更好,老師更專業,他現在就會更好點?”

回到家的的林青,沒少讓父母省心。他不但不愛交流,還會自殘,他把自己手背咬得傷口摞傷口,最後堆疊為層層厚繭。

情緒一上頭,他就摔碗碟、砸玻璃。還有一次,他趁大人不注意,一把火把窗簾燒了個大窟窿。

面對這樣的兒子,張淑霞隻能咬咬牙,自己居家幹預。她沒有多少專業知識,隻有一個念頭,把生存的規則、技能和淳樸的道理教給他。

鐵打的七年同桌

張淑霞最煎熬的,不是林青發脾氣,而是同齡的小孩背着書包經過母子倆。

林青到了8歲那年,張淑霞向村裡的幼稚園百般央求,她以陪讀的身份才把林青折騰進去。

明顯超齡的母子,在娃娃堆裡特别突出。起初,老師和同學不習慣,張淑霞也尴尬。

但林青适應得很快,表現不錯的他,第二年就和幼稚園同學一起進了國小,張淑霞則繼續陪讀。

為了不打擾課堂,母子倆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林青跟不上朗誦,記不了筆記,老師自然也不會點他。同學們玩遊戲鬧得可歡,但林青始終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跟大家一起玩。

張淑霞一直把林青保護得很好,隻有一次,外班的一個男孩在廁所捉弄林青,老師得道後,為林青伸張了正義。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但這7年,張淑霞十分感謝老師和同學對兒子的照顧和包容,這豐富了一名自閉症患者的生活。

孩子愛畫畫,卻讓母親頭疼

“整個國小,他沒有交到一個朋友。”張淑霞說。如今,林青的同學有念大學的,有外出務工的,還有的甚至成家立業......同齡人邁向了生活的各種可能,而林青像是停在了某個時間節點。

國小畢業的那個秋天,林青的同學一個個騎着自行車去了鎮上的國中,張淑霞考慮再三後,不再送林青去了。

“我實在沒有時間和力氣了。”張淑霞說,她覺得國中的環境對于林青而言過于複雜,她害怕青春期的同學會歧視和欺辱孩子。

她想送兒子去特校,卻因為超齡兩歲,吃了閉門羹。

回村後,張淑霞發現,林青雖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但給他一支筆,他就能專注地将眼中的卡通人物惟妙惟肖地畫出來。

鄉親們見了林青的畫,都讓張淑霞請個“伯樂”培養他。對藝術一竅不通的張淑霞犯了愁,村裡的國小都沒專業的畫畫老師,上哪兒找呢?無助的她,隻能讓孩子在畫紙上自由創作。

“那時的我不敢想以後怎麼辦。”張淑霞原以為日子就隻能得過且過,直到2018年,她認識了王平。

在不幸面前,凝聚起來的人

在河北滄州的自閉症圈,王平小有名氣。

與大米和小米創始人大米的經曆相似,王平的女兒曾在2歲時被誤診為自閉症。

當時,她沒有語言,去不了幼稚園,上不了早教班。走投無路的母女倆,走進一家特教學校,王平聽到一排排家長低聲說,“又來一個”。

也有家長心疼王平的女兒,用熱情的語氣和誇張的表情引逗她說,寶貝,來,叫阿姨。

被素不相識的自閉症家長了解,那個瞬間,王平至今揮之不去。後來,王平的女兒隻是發育暫時遲緩。走出自閉症圈後,王平堅持要為這個弱勢群體盡些綿薄之力。

2016年,王平聯合一些自閉症家長,在滄州創辦了自閉症互助組織星月社。她學平面設計出身,做過電商,但她既不是自閉症孩子家長,也不是特教老師,能為這些孩子做什麼?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林青和王平的合影

出生農村的她小時候家裡窮,但母親每年都會帶上一家老小去鎮上拍一張大合照,這啟發了王平,她決定,為自閉症家庭每個月組織一次生日會,聚在一起慶祝,再為大家拍好看的照片留念。

随着星月社影響力越來越大,王平的視野也在擴充,她請來專業的老師開設了繪畫、剪紙和書法興趣班。

陳奕璇就是繪畫班的老師,她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也是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

但她的孩子不喜歡畫畫,還消耗了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執着追求藝術的她,一心想在生活和理想中尋找平衡。

一開始,王平“三顧茅廬”式邀約,也請不動筋疲力盡的陳奕璇。目睹自閉症人士的畫作後,她馬上被純真、不加修飾,極具魅力的筆觸打動。

就這樣,陳奕璇開始在微信群裡為家長支招,教孩子們基本的技法,并評點他們的畫作。

“我沒有提供太多實質性的幫助,這跟普通的授課不一樣。”陳奕璇說,她和星月社都希望讓家長學會良性互動,帶着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努力,鼓勵孩子的作為。

林青就是陳老師的學生之一,他一直被鼓勵和肯定。受到專業指點後,林青繪畫的題材漸漸豐富起來,從最初的卡通人物,到家鄉的樹、田地和天空,最後到身邊的人。

繪畫材料,也從一開始的鉛筆、蠟筆和彩筆,進階到水彩、水粉和丙烯等。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林青畫下的鄰居

畫人需要模特,畫完了家裡人,熟悉林青的鄰居們為了支援他,主動當起了他的模特。為了配合林青的作畫,鄰居們保持姿勢能達半個多小時。

漂洋過海去參展

張淑霞不認為林青是個畫畫的天才,她說:“林青能走上這條路,全靠大家的幫助。”

2020年初,王平得知浙江的一家機構要舉辦一場自閉症兒童畫展,她立即組織機構的家長報名。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張淑霞在老師的指導下,挑了兒子的6幅作品寄往浙江參展。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這組油畫被名為“海洋”系列

“油畫作品更有質感,适合拿來參賽。林青在構圖布局和色彩搭配上既有特色,也顯示了個人的态度。”陳奕璇介紹。

在那次展覽上,林青的作品被選中,漂洋過海去南韓參加了中日韓自閉症藝術家畫展。

不久後,王平将消息告訴張淑霞,林青的6幅畫,全被一位愛心人士買來收藏,得款1500元,全部轉給了張淑霞。

張淑霞哭了。她早已做好了照顧他一輩子的準備,根本不敢想他能靠自己賺錢。

賣出第一組畫作之後不久,林青的畫作又被第二位愛心人士購買收藏,同樣是微信轉賬,這次多了654元。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和第一次一樣,張淑霞把轉賬的聊天截圖發在朋友圈裡,她想答謝王平和陳老師以及買畫的愛心人士,也想給其他自閉症家庭一次鼓勵:患有重度自閉症的林青做到了,你們的孩子也可以。

賣畫是出路嗎?

張淑霞操心的一切,林青應該并不明白。他對榮譽感和錢都缺少概念。畫作賣出後,張淑霞将喜訊激動分享給他,她說:“兒子内心還是高興的。”

賺得第一桶金後,林青的作品接連在在滄州畫展和省級青少年藝術作品征集中獲獎。母子倆和王平一起,仍在尋找能展示自閉症孩子的平台。

母子倆的進步,讓王平和陳奕璇等老師頗感欣慰。目前,星月社一直在組織愛心人士教自閉症孩子繪畫、剪紙等,并選擇合适的作品義賣,幫助自閉症家庭創收。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星月社展出了自閉症人士的剪紙作品

在王平看來,自閉症人士無論以哪種方式就業,都需要家長不斷學習,跟着孩子一起成長。

她和身邊家長以及老師們的共識是:不要為自閉症孩子與同齡人的差異而心慌,更不要執着于“找齊”,非要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得跟其他孩子一樣。

因為未來,從來都不隻是一個樣子。

張淑霞一直将林青培養成更好的自己,能夠自理,學會生活。現在的他,能平靜地跟家人生活在一起,有愛好和堅持,佛系賣畫。閑暇之餘,聽聽最愛的紅歌,看看戰争片,他就滿足了。

在村裡,21歲重症自閉症男孩堅持畫畫,作品遠銷南韓

至于能不能靠賣畫為生,張淑霞說不放棄希望,但不去強求,隻要林青開心就行。

他的老師陳奕璇則認為,依照林青的能力程度,以及并不太多更不穩定的資源來看,靠賣畫為生不太可能,但“并非絕不可能,家長、愛心人士、各種組織和全社會都在行動呀。”

也許還有無數個像林青一樣,對畫畫懷有一腔熱忱的自閉症孩子找不到出路。陳奕璇建議,家長先不要否定孩子,見孩子短期在畫畫上沒有太大進步,就輕言放棄。

因為,自閉症人士接收資訊的方式與常人不一,表達也有局限,但他們同樣擁有豐富的内心,對世界的存在認知和感悟。繪畫也許是他們抒發情感的通道,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寫作|面包 編輯|當當 主編|秦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