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要再把擊敗項羽的功勞安在韓信身上了,應停止造神風波

在楚漢相争的曆史中,韓信是一顆璀璨的軍事巨星,誠然他是傑出的軍事家,素有兵仙之稱。

《後漢書》曾将兵法分為四類,即兵陰陽、兵權謀、兵技巧和兵形勢。

兵權謀家: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兵技巧者也。顯然韓信就是兵權謀派的優秀代表。

兵形勢家:行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項羽作為兵形勢的代表當之無愧。

不要再把擊敗項羽的功勞安在韓信身上了,應停止造神風波

韓信塑像

作為楚漢相争時期兩個傑出的軍事天才,後人都希望二者能酣暢淋漓地對決一次,但可惜的是韓信與項羽的大戰卻是一場混戰,雙方的形勢也不可同日而語,韓信兵鋒正勁,項羽勢窮,慘遭四面圍剿。

成王敗寇,曆史喜歡贊揚勝利者,加上在兩位軍事天才鮮有交鋒的遺憾驅使下,傳着傳着就成了韓信擊敗了項羽,這意味着将擊敗項羽的功勞全部算在了韓信頭上。

垓下之戰的背景

韓信于河北攻破齊趙兩國後,準備進攻楚國,于是項羽派大将龍且抵禦韓信,可惜龍且在絕對優勢兵力下大敗,最終被韓信所殺,這完全出乎項羽的意料,震驚不已。

因為龍且所率楚兵20萬,正常情況下縱然不勝,也不至于大敗,可惜龍且自視了解韓信,輕敵冒進,被韓信引軍半渡,放壅水,借助水力大敗龍且,至此項羽的兵勢已經傷筋動骨。

龍且大敗之際,彭越又于谷城複出,項羽聞之大怒,親自率兵前去支援,攻打彭越,臨行前留大司馬曹咎原地駐守,千叮萬囑,告誡曹咎不要出戰劉邦,隻需要守住十五日即可。

劉邦得知項羽分兵而去,時機已到,便想盡一切辦法激怒留守的曹咎,誘他出戰,劉邦何許人也,激怒别人是他的長項,派士兵辱罵曹咎五六日,曹咎再也忍受不了,将項羽的叮囑忘在腦後,出城與劉邦作戰,結果慘敗。

項羽得知曹咎兵敗,隻好引兵而回,但此時的他已經腹背受敵,糧草不繼,連個像樣的駐城都沒有了,形勢十分危急,一向心高氣傲的他,不得不與劉邦簽訂了講和協定,即鴻溝和議。

簽訂鴻溝協定後。項羽引兵東歸,劉邦在張良陳平的建議下撕毀合約,突然對項羽發起攻擊,但韓信彭越等人失約,沒能如期而至,劉邦被項羽反擊,大破漢軍,劉邦隻好深溝高壑,堅守不出。

最後劉邦以加封土地為條件,韓信彭越等人前來支援,韓信一路,彭越一路,劉賈英布一路,周殷一路,加上劉邦本部大軍,共計五路漢軍,合計60餘萬兵力,四面圍剿項羽,項羽被迫率十萬楚兵向垓下後撤。

不要再把擊敗項羽的功勞安在韓信身上了,應停止造神風波

項羽

垓下之戰開始

韓信自引兵三十萬為前軍,率先攻擊項羽,而項羽引兵十萬擊退韓信,但漢軍從兩路包抄過來,韓信也趁機反擊,項羽抵敵不住,後退,壁壘堅守。

此時的項羽被劉邦數十萬大軍包圍,糧草也供應不上,可以說陷入了絕境,再加上漢軍夜裡唱起了楚歌,楚兵人人思家,無心戀戰,項羽隻好率領800騎精銳趁夜突圍,漢軍追擊,項羽兵損,跑到陰陵時項羽迷路,在一個老農的指引下,誤入沼澤之地,耽誤了逃跑速度,最終漢軍追趕上項羽,激戰後項羽僅二十八騎随從,最終逃至烏江,揮刀自刎。

不要再把擊敗項羽的功勞安在韓信身上了,應停止造神風波

項羽自刎烏江

總結

韓信與項羽的交鋒隻是一場大混戰,項羽慘敗也并非韓信一人之功,這場戰役的開端始于劉邦撕毀合約,在絕對優勢情況下進行的一次五路大軍圍剿,唯一的正面交鋒韓信所領30萬兵力竟被項羽10萬兵力擊敗。

但這并不能說明項羽軍事能力高于韓信,因為二人軍事各有所長,正面交鋒是項羽所長,臨陣指揮的戰術運用是項羽的天然優勢,是以他是兵形勢的代表,而韓信是兵權謀的代表。

擊敗項羽韓信确實有功,因為他是五路大軍之一,而且挫敗龍且,劉邦的優勢大大提升,但是不能把全部功勞算在韓信一個人身上,縱使從全局出發,韓信在客場攻城略地,為劉邦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但他也僅是漢初三傑之一,張良蕭何的功勞也不容小觑,從局部出發,韓信也僅是伐羽的五路大軍之一。

顯然,是韓信擊敗了項羽這個說法并不恰當,大有獨攬功勞之嫌,韓信足夠優秀,但也不能随意加冕所有榮譽,作為韓信的崇拜者,更要理智的看待劉邦與項羽的最後一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