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木雕刻大師王國華:“紅木雕刻是我一輩子的事業”

擇一事,幹一生,對于紅木雕刻大師王國華來說,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從事紅木雕刻30年,王國華一直在提升自己的雕刻技藝。1976年出生于木雕之鄉浙江東陽的王國華,從小耳濡目染,對雕刻十分感興趣。16歲那年,他開始拜師學藝,專攻雕刻工藝中手法最細膩、最難學、也是最有藝術感的紅木雕刻。19歲那年,他跟随師傅來到深圳,進入深圳祥利工藝傢俬有限公司成為一名木雕工。

紅木雕刻大師王國華:“紅木雕刻是我一輩子的事業”

一件紅木作品的誕生,往往經過打粗胚、修光、刮磨。王國華對紅木雕刻的每一道工序都在行,熟能生巧,還時常根據自己對紅木雕刻的了解推陳出新。在深期間,由于他的紅木雕刻手藝出類拔萃,他推出的紅木作品深受使用者歡迎,并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

王國華說,紅木雕刻是個辛苦活。“我16歲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自己以後要做什麼。”1992年,剛國中畢業的王國華拿一把刀、一塊木頭,開啟了紅木雕刻的學徒生涯。剛開始學習雕刻,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幾塊邊角料敲鑿完,不到一個月,王國華的手上就磨出了很多水泡,手上也起了繭子,同齡的孩子大多會抱怨幾句,但王國華卻絲毫沒有抱怨。

王國華帶領團隊創作了衆多大型工藝品。其中,“八駿圖梳化”、“四季花梳化”、“百鳥梳化”、“花鳥屏風”等擺件,現存放于深圳紅木家具博物館。

不僅自己提高木雕工藝水準,王國華堅持“傳、幫、帶”,教出一批批學徒,将自己的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後輩,讓他們也有一技之長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随着技術進步和市場變化,木雕行業也有了新的發展,原來的純手工逐漸邁向機械化。對此王國華有着自己的堅持,雖然不抗拒使用機器做一些基礎步驟,但更喜歡自己動手雕刻。他認為機器作品千篇一律,缺乏獨特的美感。隻有當木雕工把心血和思想通過精雕細琢融入作品時,作品才具有了靈性。

2019年,王國華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實際上,在這之前,他已經獲得不少獎項和榮譽。2014年,榮獲“觀瀾杯”全國紅木雕刻大賽特等獎;2017年,榮獲“中國家具行業技術能手”、深圳市技術能手稱号;2018年,榮獲深圳市技能大獎。2015年和2018年,兩次榮獲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章。“紅木雕刻是我一輩子的摯愛。我的特長和愛好都在這上面。這是我要從事一輩子的事業。”王國華說。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蔡淩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