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庶的江南地區,為何有“短命王朝”的詛咒?

著名曆史學家、思想家錢穆先生曾斷言,中國的國都,絕不可以設在江南。

自古以來,江南便是富庶之地,卻很少成為一國首都。曾經的金陵、今天的南京,曾經的臨安、今天的杭州,都是經濟十分發達的地區,為什麼做了首都,卻不是遷都就是短命呢?

這個短命的"詛咒",仿佛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富庶的江南地區,為何有“短命王朝”的詛咒?

對此,錢穆先生的觀點是:"江浙沿海一帶,雖是今天經濟文化之重要地區,一切人才集中,然而像一樹繁花,已經開發到爛漫極盛之時,快該凋謝了。"

"而且一個國家,也斷不能使其内部顯然有兩種形态之對立……中國的内地西北和東南沿邊,在同一國家之内,卻存在有兩個絕不同的社會,經濟文化太過懸殊,這真是一大問題。"

從古到今,自江南地區憑借得天獨厚的優越地理條件,成為經濟最繁榮的地區時起,中國便形成了北方為政治中心、南方為經濟中心的形勢。

富庶的江南地區,為何有“短命王朝”的詛咒?

作為一個崇尚大一統的國家,中國在任何大一統時期的疆域面積都是極其遼闊的。然而,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朝代,人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卻有可能截然不同。南宋時期,"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時候,邊疆的老百姓可能正在經受着金人鐵蹄的踐踏。明朝初期,金陵城裡歌舞升平的時候,燕王朱棣卻在北平府踏上了征讨北元的行程。

江南地區自古富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處于國家的腹地,幾乎從未遭到什麼來自外敵的侵擾,隻要國家沒有陷入大的動亂當中,就能高枕無憂——但這一點,對于一國首都而言,卻并非一件好事。

富庶的江南地區,為何有“短命王朝”的詛咒?

長久的安甯容易讓人失去憂患意識。距離邊疆太遠,不僅得到的消息更慢,對于邊境地區人民、軍隊的掌控程度也會被削弱。這是非常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君王統治的情況。

後世評價明朝有一句相當著名的話,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遷都北京之後,朱棣先後數次禦駕親征,征讨北元,用行動證明了遷都的必要性。

富庶的江南地區,為何有“短命王朝”的詛咒?

首都建在北方,更有利于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使一個國家不至于陷入極端的不平衡狀态。南宋名義上以汴京為首都,實際上偏安于臨安,被杭州的輕歌曼舞所勾住了魂魄,實際上已經徹底放棄了汴京等地的統治權。最終,南宋在江南的靡靡之音中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