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清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任封建王朝,當時的年代也是一個内憂外患的年代。對于百姓來說,也許就是政權和時代的更替。但對于末代皇室來說,亡國對他們的改變更為刻骨銘心,生活的改變可謂是翻天覆地。

溥儀是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傳聞他智商與情商都極高,畢竟在外憂内患的情況下依舊能錦衣玉食。但悲催的是,他一生膝下無子,無人送終。

而他的親生弟弟卻與他不同,不僅争氣地連生三子,而且還選擇了和溥儀截然不同的光明大道。溥任曾說過:“說實話,甭看我們是皇族,可我這一家人從來不靠吃“祖宗飯”,這是全家人感到最光榮的!”他的一生耐人尋味,他的子女也成赫赫有名的國家棟梁。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溥儀與溥任

溥儀剛被推向皇位的時候才三歲,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兒,渾然不知時代的變遷要從他這裡開始。溥儀先是當了三年皇帝,也就是在他六歲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溥儀短暫的皇帝生涯在炮火的轟鳴中暫時告一段落。

随着清朝的滅亡,本以為要人人喊打的溥儀,卻因為袁世凱過上了輕松且富足的生活。後來由于政治鬥争與局勢變化,溥儀被迫流離失所,過上了風餐露宿的生活。1934年,日本為了在東北建立政權,起到分裂我國領土的目的,挾持了溥儀來當滿洲國皇帝。

再說到溥儀親弟弟溥任,雖然出生時趕上家道中落,生不逢時,但是他們之前也算是大家大業,是以溥任依舊過着富足的生活,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在溥儀來到滿洲國當僞皇帝的時候,曾打振興家族的口号,邀請溥任也一起來滿洲國。因為溥儀覺得自己的弟弟才學很高,在這裡一定可以擔任好的職位。

但溥任來到滿洲以後,看到光鮮亮麗的哥哥背後,是對日本人的卑微屈膝。從這一刻開始,溥任明白了,自己是一分一秒也不想待在這裡,于是用絕食的方法來逼迫溥儀同意自己離開,最終溥儀無奈妥協,但溥儀依舊沉浸在自己的皇帝夢中。

建立學校,教書育人

溥任拒絕了溥儀的邀約回到北平,回到家中的溥任整天把自己投入古文書籍中,對于政治沒有絲毫的興趣。1947年,溥任出于生計,也為了滿足自己的意願,在父親的幫助下,變賣了家産辦起了學堂。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溥任才學很高,學富五車的他,講起課來也是十分吸引人,很快他的名聲就傳播出去,吸引了北平當時不少學生。溥任辦建的學校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甚至有時候要靠變賣家産才能維持下去。

但是溥任卻堅持接收家庭貧困但愛好學習的孩子。學校剛建之初,老師僅有幾位,溥任既是老師也是校長,學生當時一度達到200人。

由于當時經濟拮據,溥任将他自己的房子當做學校。可是上天并不會因為條件艱難就對溥任仁慈,在解放之前,溥任的房子一直被國民黨軍占領。一直到北京解放,溥任的房子才重新回到他手裡,學校終于也重新回歸到了正常的軌迹。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溥任兒子,皆成棟梁

溥儀年輕的時候在宮中被人輕視,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太監派出的宮女夜夜服侍,最後導緻性功能的缺失,一生無子。

與溥儀不同,溥任生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而且他的三個兒子個個都是國家棟梁,不僅繼承了愛新覺羅的血統,也繼承了他們父親溥任的天資聰穎。

大兒子金毓嶂小時候因為複雜家庭成分的原因,遭受到别人的歧視,後來初露頭角的金毓嶂迫切地想要緩解父母的生活壓力,也出于對自己複雜身世的擔憂,主動提出和同僚調換,去到青海從事艱苦的野外勘探工作。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金毓嶂在地質隊一待就是17年,直到1985年才調回北京環保局。1999年,金毓嶂前往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工作,主管檔案局、法制辦、計劃生育、少數民族文獻等部門。

雖然在那個年代,金毓嶂的出生倍受歧視,但是他經過自己的努力,利用自己的才學,最終成為了我國現代著名的地質學家,并且擔任了政治委員一職。

金毓則是溥任的二兒子,他的成績也十分優秀,一生追求于學術研究,有很豐富的專業知識與科研能力,在學術界成就斐然。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他寫了很多的專業論文,由于他專業的科研能力,他的論文也被學術界專業人士所認可,并且刊登在國内外各大學術期刊上。憑借他豐富的知識和出色的科研能力,金毓則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教授,後來又擔任了院長。成為了國際上有名的學者。

溥任小兒子與兩位哥哥選擇的道路大不相同。金毓岚選擇繼承父親的遺志,回歸人民,做了一個平凡的人民教師,這自然與小時候父親的感染和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他從小就待在父親身邊,看着父親将畢生投入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去,在耳濡目染下,他也對教師這一職業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同樣也繼承了父親愛好學習與認真負責的品質,再加上他獨特的人生經曆,便産生了一種獨他一份的人格魅力,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溥儀一生無法生育,親弟卻争氣連生3子,如今個個成國家棟梁!

小結:

和溥儀一樣,溥任同樣也是出身皇室,本該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卻生不逢時,颠沛流離。溥儀晚年的下場十分凄慘,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仿佛成為了他的枷鎖。但溥任卻選擇了一條和溥儀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和他的孩子們不但沒有被姓氏和出生所禁锢,反而以此為動力,不斷激勵着自己,打破了世俗的偏見,也走出了困在他們身上的牢籠。

溥任的三個兒子各不相同,但是卻又都憑借自己的努力成長為國家的棟梁。筆者認為,無論我們有着怎樣的出生環境,這都不是自甘堕落的借口,而是自己前進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