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時留下一句話,他去世後,周海嬰不肯參加其葬禮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時留下一句話,他去世後,周海嬰不肯參加其葬禮

“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撤離北平,周作人沒有同行,選擇留校,并與日本人在文化上達成了合作,給他們翻譯著作,進而保護了校産。1939年初,周作人接下汪精衛南京政府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聘書,成為該大學的圖書館館長。1940年11月,汪精衛政權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督辦湯爾和因肺癌去世,次月汪精衛政權中央政治委員會決定特派周作人接替其職位,于1941年的元旦正式上任。同年10月,周作人被任命為東亞文化協定會會長,之後又兼任華北綜合調查研究所副理事長、中日文化協會理事等職。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時留下一句話,他去世後,周海嬰不肯參加其葬禮

1945年12月,國民政府以漢奸罪名逮捕了在北平的周作人,押送到南京受審,關在老虎橋監獄中。其學生和朋友紛紛為他開脫求情,甚至有人還給胡适寫了一封長信,讓他提周作人說情。無論如何,周作人曾經做的那些事,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審判,60歲的他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新中國成立前夕,釋放政治犯時,周作人也被釋放,并到上海的學生家中暫住。1949年8月,他回到北平,此時北平已經被解放軍掌管。之後,他給上司人寫了一封一千六百多字的信,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的檢讨和解釋。上司人看完這封信後說:“周作人是文化漢奸,既沒有殺人又沒有放火。現在懂希臘文的人不多了,将他養起來,做翻譯工作,以後出版。”就這樣,周作人開始了他的翻譯生活。當然,他每月都有工資可以拿,相較于抗日戰争時期舒适安逸的生活來說,現在的生活有些拮據。尤其是妻子去世後,周作人的生活更加艱難。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時留下一句話,他去世後,周海嬰不肯參加其葬禮

1967年5月6日,周作人下地解手時,突然發病去世,中年82歲。他去世後,家人通知魯迅唯一的兒子周海嬰前來參加叔叔的葬禮。周海嬰思考再三後,最終選擇了不來參加周作人的葬禮,也沒有和叔叔做最後的告别。這也印證了周作人當初與魯迅訣别時留下的話:永不相見,與魯迅決裂後,和哥哥一家徹底斷了來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