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App Store“首個”上架的雲遊戲來了。

去年10月,安卓版的《雲·原神》開始測試,其背後的雲遊戲解決方案由米哈遊投資公司蔚領時代提供,測試反響熱烈後,米哈遊自然準備陸續将其推上iOS。1月11日,米哈遊的雲遊戲《雲·原神》正式在App Store公測。

在此之前,由于蘋果一直對雲遊戲類的流式應用态度堅決,導緻一衆雲遊戲平台如微軟的xCloud、谷歌的Stadia等均無法在App Store中上架,轉而采取了“曲線救國”的方式,通過Web的方式繞開了App Store。是以,《雲·原神》幾乎也可以說是全球首款在App Store上架的雲遊戲。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2020年9月,蘋果對雲遊戲的态度稍有緩和,修改了《App Store 稽核指南》中的條款,流式遊戲服務訂閱中提供的遊戲必須直接從 App Store下載下傳,且要經過蘋果的稽核以及接受蘋果抽成标準才可上架,此條件在當時的一衆雲遊戲平台廠商看來十分苛刻。

不過,如果對于單款遊戲而言,達成這樣的條件似乎就現得容易得多,從結果來看,《雲·原神》也的确符合蘋果對于雲遊戲的上架規定。

小記憶體手機使用者福音,低延遲高畫質操作順滑

《雲·原神》正式公測後,GameLook也在第一時間下載下傳一睹為快。

根據《雲·原神》在App Store中的資訊顯示,該應用的大小為98.3M,且需要使用者的系統在iOS 11.0或更高的版本以上。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在2021年裡,蘋果已經推出到了iOS 15,是以從參數上來看,《雲·原神》對于使用者的硬體需求并不算高,并且對于記憶體不大的使用者而言簡直就是福音。

就筆者而言,用的還是64G版本的iPhone 8 Plus,光微信一款App所占據的體積就已經超過20G,而市場中主流的遊戲産品也大多3~5G左右,應用包體極速膨脹的大環境下,小記憶體手機使用者基本已經快告别移動遊戲。

對于《原神》而言,這樣的問題可能就更為突出。衆所周知,《原神》是一款開放世界類型的遊戲,龐大的内容量就注定了遊戲體積不會特别小。再加上自正式上線以來,《原神》經曆了幾個版本的大更新,開放了好幾個新區域,遊戲的所占據的儲存空間也早已超過了20G,對玩家硬體的存儲空間造成了一定的壓力,《雲·原神》的出現很好的解決這部分使用者的困擾。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除此以外,就目前而言《雲·原神》有一些十分特别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遊戲的擷取入口比較深。經GameLook親自測試,單單通過“雲·原神”“原神”等關鍵詞是無法直接從App Store搜尋到該應用,目前隻有點選進入到開發者界面才能找到《雲·原神》。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不過即便如此,由于《雲·原神》測試期的驚豔表現,加之“原神”IP的熱度,該應用上線後還是得到了大量玩家的關注與支援,剛剛開服的時候甚至一度出現了排隊的情況。

而根據七麥資料顯示,自上線以來,該應用在iOS免費榜的成績一路上揚,截至發稿前,《雲·原神》已經跻身iOS遊戲免費榜第11名,成功與“本體”會和。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在雲遊戲實際表現上,iOS版的《雲·原神》保持了此前安卓版本一貫的高水準。首先在畫質方面,原生遊戲中的大量細節在雲遊戲版本中得到保留,除戰鬥外的靜态與動态情況下,遊戲的畫面均保持着高水準,甚至能夠媲美《原神》的原畫面。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而在戰鬥方面,《雲·原神》則總體表現的十分流暢,由于整個遊戲過程中時延感與卡頓感較低,是以角色的技能特效、打擊感通通都得到了保留,60幀的絲滑體驗十分舒暢。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當然在戰鬥這一環,《雲·原神》還是擁有些許美中不足之處,比如在怪物較多的地方還是會出現一些畫質下降與模糊的問題,不過基本不會對遊戲體驗造成太大的影響。

實際體驗下來,《雲·原神》幾乎快讓GameLook忘記了這是一款雲遊戲,在網絡條件順暢的情況下,實際上手基本不會感受到明顯的延遲與卡頓。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官方說明,《雲·原神》還支援使用陀螺儀輔助瞄準功能,提升了手機操作的容錯率,一定程度上《雲·原神》已經完全可以給到配置吃緊玩家更好的體驗。

玩家好評不斷,付費模式尚可接受

當然,作為一款雲遊戲産品,想要獲得這樣的體驗也需要付出一點“代價”。

目前iOS版的《雲·原神》本在商業化層面與此前安卓版基本保持一緻,付費點主要集中遊戲時長方面,并設有60元的“月卡”服務。并且由于雲遊戲版本與原生遊戲版本的賬号互通,是以省去了繁瑣的賬号登入流程,玩家能夠很順暢的在二者之間無縫銜接。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iOS版《雲·原神》火了!公測首日會師“本體”

讓GameLook頗感驚訝的是,《雲·原神》正式上線後很快便進入了iOS遊戲暢銷榜前200位,并且名次仍在持續上升。

雖然這樣的成績和正常的遊戲産品相比天差地别,但《雲·原神》畢竟是一款雲遊戲産品,付費點主要為遊戲時長,并且公測第一天贈送了的免費體驗時長超過5小時,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玩家一天的遊戲需求,暢銷榜排名的攀升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玩家願意選擇《雲·原神》。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側面證明了《原神》的品質不俗,玩家基數龐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市場對于雲遊戲實際上擁有需求。

從首日玩家的回報來看,大部分玩家并不抵觸《雲·原神》的付費模式,有大量網友表示終于可以不用為手機、平闆的記憶體發愁,也有不少玩家稱終于不用忍受手機發熱等不良體驗,比起花上千元購置新硬體裝置,雲遊戲既簡單又劃算,甚至還引起了不少PC玩家過來湊熱鬧,稱需要一款PC版的“雲原神”。

當然,除了月卡外,運作《雲·原神》其實還有着不小的流量成本,每秒的流量消耗基本達到了1MB左右,是以有玩家認為既需要花流量費,還需要再額外付費購買月卡才可遊玩,資費或許有些過于“豪華”。

兩方玩家的說辭均有一定的道理,但這一幕頗有點讓GameLook想起了當年乘着PUBG熱潮而火起來的“加速器”類應用。不過事實證明,在優質的内容與服務加持下,玩家還是願意為之付費,或許當下的雲遊戲市場也是如此。

過去一年,全球雲遊戲産業似乎沉寂了不少,由于蘋果對待雲遊戲的态度堅決,與海外衆多雲遊戲均選擇了通過網頁的方式觸達iOS的使用者,成績也不算特别突出。并且行業裡還曾出現過谷歌Stadia解散第一方工作室并轉變方向,這樣行業“地震”的新聞。

實際上GameLook也曾表示過,谷歌Stadia的變局其實并非雲遊戲末日,在雲技術、網絡條件仍在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難度相對較低的手機雲遊戲其實是一個良好的切入點。況且在手機型号衆多、硬體性能良莠不齊、App體積膨脹迅速等一系列問題下,一個能讓玩家輕松、良好運作遊戲的雲遊戲産品也恰恰是使用者的切實需求。

更進一步來說,在如今遊戲行業精品化的趨勢下,雲遊戲其實也給高品質遊戲開發者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對硬體裝置需求更低的特性,使之能夠觸達到更多的使用者,進而最終反哺到遊戲産品中。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産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