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 900 字 閱讀約需 2 分鐘
最近有人問我,網上說的「荸荠不能生吃,可能有寄生蟲」是不是真的……
是的,确實有這個風險。
姜片蟲病
菱角、荸荠(俗稱馬蹄)、茭白等這些水生蔬菜裡面确實可能有寄生蟲,叫「姜片蟲」(布氏姜片吸蟲 Fasciolopsis buski),蟲體紅色,長得像碎肉或者姜片。
「姜片蟲」的生活史,來源Wikimeda Commons
「姜片蟲」引起的姜片蟲病,由于在我國的蕭紹平原高發,又被叫作「蕭紹病」。
蕭紹平原在哪呢?就在浙江的蕭山、紹興這一片,北面挨着錢塘江。
「姜片蟲」成蟲肉眼可見,在沒有顯微鏡的年代也可以分辨,早在明代初期就已經被發現并記載下來。到了1920年,一位叫鮑樂爾(C.H.Barlow)醫生擔任紹興福康醫院内科主任,在他的書中記錄當地居民患姜片蟲病的人高達90%以上,起因是食用含有蚴卵的荸荠、水菱。在民國時期,當地居民的患病率也一直很高。
其實荸荠,菱角這些東西在别的地方也有種植,為什麼姜片蟲病隻在蕭紹平原最高發呢?有學者分析認為,這是由于當地獨有的水田,水流非常平緩,裡面滋生了不少螺類等作為姜片蟲的中間寄主,加上人畜糞便再作為肥料施放在水田裡,完成了循環感染。[1]
寄生蟲病學家姚永政(1901-1985)曾檢查紹興朱家畋村菱田中的紅菱,其中一隻水紅菱的皮上,姜片蟲的蚴卵竟多達1200多個。[2]
相比于水田,種植在湖泊、河渠裡的菱角、荸荠,由于水流較急,寄生蟲含量可能會低一些。
另外這也跟吃法有關系。在紹興地區,水紅菱要生吃,比如剝皮後放醬油、花椒腌一下就成了一道叫「醉大菱」的下酒菜。荸荠也是從田裡挖出來後擦幹淨就生吃,屬于零食性質。這樣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高很多。
怎麼避免?
你買到的菱角、荸荠有沒有寄生蟲、有多少,跟種植的環境,采後處理,運輸條件等等都會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吃法上,吃生菱角、荸荠的時候用嘴直接啃皮,是最容易感染的,因為姜片蟲的蚴卵多附着在菱角、荸荠的表皮,特别是荸荠蒂最多。
理論上說,如果剝皮、洗淨,或者在太陽下曬一天,或者熱水燙洗,風險會低一些,但是并不能保證沒有,還是做熟了吃才最保險。
參考資料:
[1]李玉尚.三江閘與1537年以來蕭紹平原的姜片蟲病[J].中國農史,2011,30(04):93-106.
[2] 姚永政 . 姜片蟲病[M] . 上海:華東人民出版社,1951.
[3] 高恺,周海日 . 姜片蟲病[M]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
[4] 方植民 . 關于蕭山流行姜片蟲病問題[J] . 中華醫學雜志,1937,23(2).
[5]施錄祿.水生動植物食源性寄生蟲病及控制措施[J].黑龍江水産,2021,40(0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