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本文字數約:9266 字

閱讀時間約:10 分鐘

本文章節:

01、父愛的盲目和覺醒

02、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

03、“戀愛腦”是讨好型人格特點

04、疫情時的波動

05、她變得理性成熟,迎來真正康複

前期,我們分享了患者小璇的部分心理幹預經過。

她除了被診斷抑郁症之外,還有強迫症狀或者軀體變形障礙;購物成瘾;有繼發性同志心理;情緒激動時,在家砸東西、打媽媽。這種情形極有可能被主流精神科大夫診斷為雙相障礙,甚至可能要接受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

嚴重的病情導緻她2次休學,7門學科挂科,她一度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現在,小璇已經成功康複,大學畢業,與男友感情良好,并且入職上市公司了。

前兩天,小璇的媽媽分享了女兒的詳細患病過程。我們也介紹了她前期心理幹預的詳細經過。

經過前期的心理幹預後,小璇嚴重的容貌焦慮明顯緩解,自信有所提升,跟媽媽的關系也終于緩和多了。

但我們希望修複其爸爸帶來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改善他們父女的親子關系時,小璇一口拒絕。她對爸爸恨得咬牙切齒,壓根不想與之和解。

我們又告訴她,她爸爸帶來的心理創傷已經影響到她的正常社交了。她跟男友頻繁吵架,背後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是以,接受創傷修複是為了她能更好地生活。至于原不原諒爸爸,她可以等到創傷修複後再決定。深入溝通後,她終于同意了。

小璇和爸爸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事,她竟然對爸爸恨之入骨?

小璇的父母都是教師,受過教育方面的職業訓練,可他們卻因為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給自己的女兒造成過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尤其是小璇的爸爸。他其實很愛女兒,把小璇視為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并寄予厚望。

但因為他自己的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再加上他缺乏覺察,是以在教育女兒時不斷犯錯。

小璇爸爸是70後,在他的原生家庭中,小璇的奶奶采取的是傳統的“棍棒教育”。他們兄弟3人經常被小璇的奶奶追在屁股後面打,一扁擔下來,疼得龇牙咧嘴。

後來,兄弟仨長大了,還在各自的領域闖出了一番名堂。他們一緻認為,之是以能取得一定的成績,母親嚴厲教育功不可沒,教育孩子“不打不成器”。他們紛紛在自己家庭中延續了這種教育方式。

小璇出生時,長得非常可愛。小璇爸爸還記得,女兒降生時是一個明媚的下午,他把女兒抱在懷裡,“非常開心,愛得不得了!”

在小璇2、3歲時,爸爸和媽媽的關系并不好,兩人經常在家吵架,小璇爸爸很郁悶。

他看着女兒一天天長大,一雙大眼睛裡透出靈動和聰慧。他下定決心要把女兒培養好,“不希望女兒長大後像她媽媽一樣”。

那怎麼培養呢?主要靠打!

小璇爸爸說,他當年被自己的母親打得鑽心疼,不舍得讓寶貝女兒再受皮肉之苦,于是用幾張報紙卷成了棍子,“我試過了,打在身上一點都不疼”。

從小璇2歲開始,隻要她不聽話,爸爸就會拿出紙棍子吓唬她、打她。小璇3歲左右會背很多唐詩,沒上國小就會寫很多漢字,小璇爸爸非常有成就感,認為這是自己打出來的“成績”。

很明顯,他隻看到了孩子表面的優秀,但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紙棍子雖然不會對小璇造成身體上的實質傷害,但爸爸兇神惡煞、朝她大吼大叫的樣子,還有言語暴力,這都對小璇的内心造成了很大傷害。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圖檔來源于網絡

而且因為表面的“教育效果”很好,小璇的爸爸更加自以為是,從不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有時候,小璇爸爸憤怒起來也會動真格。小璇3歲左右,媽媽在喂她吃飯,但爸爸要求小璇自己吃。小璇不願意,他一氣之下就給了女兒一耳光。

小璇對爸爸的排斥、害怕和恐懼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并從幼稚園到國小、國中、高中不斷累積。

初三時,小璇近視了,多次跟爸爸說要配眼鏡。但爸爸總是拒絕,理由竟是戴眼鏡後視力會越來越差。

小璇上課看不清黑闆,又特别渴望成績好,是以她聽課聽得非常辛苦,學習成績跌得更加厲害,這導緻她的情緒愈加低落,逃避學習,陷入了惡性循環。

這種粗暴教育一直到小璇進入高中。這時小璇已經快成年了,爸爸不敢輕易打她,但兩人總是吵架,爸爸摔東西,小璇也摔,家裡總是鬧得雞飛狗跳。

有一天早晨,父女倆又發生争執,在馬路邊吵了起來,父親動手打了她。

小璇說:“他像拖死狗一樣在地上拖我、打我。我說我馬上就要遲到了,你讓我上學去。但是爸爸說,你上個屁學!就是要讓老師懲罰你!”

一個快18歲的大姑娘,被父親在大庭廣衆下如此羞辱,内心是何等的恥辱和憤怒!當小璇說“我恨死他了”的時候,我完全能夠了解她的心情!

催眠治療師Lucy 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技術(TPMIH),修複了大量小璇爸爸導緻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以上創傷事件隻是其中一部分。

随後,我對小璇爸爸進行家庭治療。

我當時的情緒有點激動,甚至可以說是對她爸爸訓斥了一頓,嚴厲地指出他身為一名人民教師,卻在家庭教育上的極端無知、愚昧、自以為是!我督促他一定要深刻地自我檢討、改變和提升!

她爸爸也知道自己做錯了,深深地忏悔:“我以為我的教育是成功的,但沒曾想我越打,孩子越叛逆,現在都不理我了,我真的是腸子都悔青了!”

我說:“那不是叛逆,而是遭受疊加性心理創傷後的正當防衛和反抗!”爸爸連連點頭稱是,對于自己的無知愚昧的行為非常後悔,開始自責,并向我傾述。

在女兒患抑郁症後,他也一度陷入嚴重抑郁,被診斷為抑郁症。曾經非常自信、甚至有些自負的他變得孤僻,自卑,質疑自己的教育業務能力,刻意遠離同僚和學生家長。

我們臨床中遇到過很多像小璇爸媽這樣的父母。他們是人民教師,明明系統化地學習過現代教育理念,接受過專業訓練,卻偏偏對自己的孩子采取高壓式、粗暴式的教育,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心身傷害!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家長們的教育方式往往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内在的”,主要是他們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導緻其記憶深處不自覺地形成了一些教育理念和模式。

而另一方面則是“外在的”,來自成長過程中,尤其是成年後理性而有意識的學習。

小璇的爸爸雖然在理性上學習過現代教育理念,但其實在他的深層面記憶和意識上,他更多地受到了自身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加認同傳統的教育方式。

我告訴他,他“望女成鳳”的初衷是好的,并讓他意識到,以前的無知、愚昧的教育方式有他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有時代落後的原因。

現在傷害已經造成了,他一味自責、悔恨也沒有意義。如果他希望女兒順利康複,就必須付出持久的努力,才有可能建立新的、積極的親子關系。

小璇爸爸非常認同,表示一定會深刻地自我檢討和提升。我又跟小璇的爸爸深入地談了兩點,一是指導他學會與孩子相處的技巧,要持續地關心孩子,長期地付出。

另外一點,則涉及簡單的婚姻治療。我引導他學會關愛妻子,修複他與小璇媽媽的創傷,了解女性的心理,創造良好的婚姻和家庭氛圍。這對女兒康複也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在這之後,小璇聽媽媽談及爸爸時,不再那麼抗拒了,但仍然不願意主動與爸爸說話。我告訴他們,親子關系的修複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父母長期的努力和付出,他們非常認同。

後來,小璇的父母得知女兒交男友了,開心得不得了,非常感謝我當初對小璇了解和指導。他們一度擔心女兒真的會發展成同志者。

小璇和父母的關系有所緩和之後,情緒波動減少了很多,但她學習上的問題凸顯出來了。

那時是4月,9月她就面臨第二次複學,而且開學大約2周後就要補考7門功課。時間非常緊張。

而且她的學習狀态很差,沒法集中注意力學習,看專業書時腦子一片空白,“我根本不知道在看什麼”。一想到要補考那麼多科目,還要學新的科目,她就害怕、煩躁,一點信心都沒有。

當時我們跟她分析,她的學習障礙非常嚴重,需要多管齊下。一方面,要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技術(TPMIH)修複她學習上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令她學習時情緒相對平靜,能學進去。

另一方面,我還會利用深度催眠下條件反射重建技術(CRRDH),幫助她塑造高效的學習狀态,讓她不僅能學進去,還能學得更好、更快。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但有這兩方面還不夠,還有很多現實問題要解決。

她落下的知識點太多了,有些科目幾乎完全沒學過。是以她還得想辦法,一科一科地深入分析,看如何利用這段時間,盡量多地補上知識點;必要時還得跟輔導員和科目老師溝通,看是否給予一定的輔導,甚至緩考幾科。

小璇一聽我的分析就頭大,尤其是想到要面對輔導員和科目老師時,她特别慌,大叫“這太難了,根本不可能實作!”

她又馬上想到自己畢不了業、找不到工作,前途暗淡,又開始災難化思維,認定是父親把自己害成這樣的,情緒波動很大。

我完全了解她的焦慮,休學了2年,一複學就要補考那麼多科目,考不過就可能被退學,壓力太大了,聽起來簡直是個“不可能任務”。

我告訴她,這困難确實很大,但我們抱着“積極努力,順其自然”的心态,對每個環節都盡量做到最理想,然後勇敢去面對就行了。

就算有些科目沒有通過,也不一定就是被退學,但可能會延緩畢業。但她告訴我,她已經休學2年了,按照學校的規定,不可能再延遲畢業了。

我告訴她,我們調動起所有的積極力量,努力去做,成功可能性很大。如果這麼大的困難她都邁過去了,以後很多困難她都能更從容地面對了,這段經曆也會成為她的人生财富!

我還告訴她,找輔導員、老師溝通的事,我會引導甚至指導她爸媽去做。隻要得到輔導員和老師的了解和幫助,她這一關就更容易過了。

聽我說完,小璇的焦慮明顯下降了,特别是想到不用獨自面對輔導員和老師時,她松了一口氣。

很快,催眠治療師Lucy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技術(TPMIH),處理她對學習感到嚴重焦慮、想逃避的問題。

Lucy發現了3個創傷。第一個是在高一時,她在腦海裡看到自己在教室裡非常不自在。當時她看不清黑闆,但爸爸不肯給她配眼鏡,導緻她成績下滑,感覺很挫敗,達不到她自己設立的目标。

她那時産生了一個錯誤的認知:既然學了,就應該拿到符合自己期待的成績,如果拿不到,那還不如不學。是以她出現了明顯的逃避心理。

Lucy引導她要糾正這種認知,現實裡出現了困難,我們要積極去解決,但對待結果要抱着順其自然的心态。并不是隻要努力,就一定可以達到目标;但想要達到目标,就必須持續地努力、付出。

第二個創傷發生在高中的實體、化學課上。這兩門理科是小璇的弱項,高中3年,她總是覺得老師講課講得飛快,大家都聽懂了,就隻有自己聽不懂,一臉懵,聽着聽着就走神了。回過神來時,她更加跟不上了,非常自責、自我否定。

Lucy引導她意識到,當時她已經出現一定的學習障礙了,是以上課效率較低。而且她想當然地認為全班隻有她聽不懂,這明顯是災難化思維了。

最後一個創傷是最近形成的,她一想到有7門功課要補考,就焦慮得不行,負性情緒和災難化思維也特别嚴重。Lucy也對此進行了修複。

創傷修複後,我利用深度催眠下條件反射重建技術(CRRDH),幫助她塑造高效學習狀态。先是讓她在複學前,能夠比較高效地自學;然後又對複學後每天的學習、上課、生活情景進行了處理,建立起積極的條件反射。

進行了6次CRRDH 的心理幹預後,小璇對于這些情景的積極條件反射基本建立了。

她說自習、看書時,她原來的煩躁程度達到10分(滿分),現在愉悅、開心的程度有7、8分左右(滿分10分),學習情緒明顯改善。

另一方面,小璇的父母也與學校輔導員積極溝通。輔導員表示,如果想保留學籍,開學後第一學期,小璇至少要通過3門功課的補考。

小璇松了一口氣,但很快她又發現考試分裡還有德育分,主要以出勤率作為評分标準。而她休學前曠課的次數實在太多了,很多老師對她的學習态度有誤解,恐怕在德育打分上,她就難以通過補考。她又開始焦慮了。

我馬上找到小璇的爸爸,告訴他得跟學校輔導員再進行深入溝通,還要找到各個科目的老師,向他們解釋孩子的病情,糾正他們對小璇的誤解,懇求他們能适當地給予學業上的幫助。

這時,小璇的爸爸的态度出問題了。他一聽我的建議就六神無主,說之前跟輔導員溝通就花了很大精力,現在還要去找科目老師,去求人家,他感覺拉不下臉,明顯想退縮。

我狠狠地說了他一頓:“你已經對女兒造成了那麼大的創傷,現在有個将功補過的機會,你這個做父親的必須站出來承擔責任,切切實實為女兒解決問題!都這個時候,你還顧及什麼面子?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關小璇邁過去了,她知道你真的盡了最大能力去幫助她,她和你關系自然會進一步改善。”

小璇的爸爸也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逃避了。這次,他直接去到了小璇的學校,一一拜訪輔導員和各科目老師。

在他的積極溝通下,很多老師知道了小璇的病情真相,也表示了解和關懷,同意給小璇提供學業上的幫助。小璇得知這個結果後,終于松了一口氣,對補考有了一定信心。

再接着,我跟小璇分析每門科目的特點。哪些以記憶為主、需要反複強化的,哪些更注重了解和領悟的,還有一些科學的學習和考試技巧,我都跟她過了一遍。

經過上述一系列的努力後,小璇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學習狀态,複學的信心增強了。但中間也有過一些波折,有一門數理科目,她怎麼看都看不懂,“像看天書一樣”,又開始焦慮了。

我意識到這需要一位優秀的補課老師,我問了一圈熟人,但沒人會。幸好,小璇找到一位師姐給她輔導這門課,她的焦慮明顯降下來了。

除此之外,她還擔心自己畢業時年齡比别人大,不好找工作,更擔心求職時被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我便跟她做職業規劃,引導她調整心态。

其實她真正康複之後,她的内心會更加強大,逆商會明顯增強,無論做什麼事,這都會成為她的财富。隻要積極努力,心态放平,她不會沒有工作機會。

到這裡,小璇原定計劃的心理幹預就告一段落了。

其實,當時她還有“購物成瘾”的問題,總是忍不住剁手,她爸媽一度非常煩惱。我們沒有專門處理過這個問題,但她後來慢慢“自愈了”。怎麼會那麼神奇?這個問題後續我們再分析。

小璇跟我們告别後,回家自習了幾個月,情況很穩定,很快就複學了。

但沒多久,小璇又出現情緒大波動,父母覺得可能是病情複發了!我們騰出時間,對其進行了緊急心理幹預。

與小璇再次見面的時候,她與幾個月前判若兩人,顯得更有精神、活力,臉色更紅潤。

深入了解後,我發現她情緒波動的原因是和男友的關系不穩定,他們頻頻吵架。

一開始,我以為她缺乏談戀愛的經驗,不了解男性的心理,不懂得如何與男友更好地相處。我從這些方面對她進行認知幹預。

她聽了之後恢複了一定的理性。但2天後,因為一些事情,她又和男友大吵一架。

我意識到,小璇對男友的一些行為反應過于強烈,這背後應該是有疊加性心理創傷。于是我把小璇轉給了催眠治療師Lucy,她也認為這個問題沒那麼簡單,小璇似乎經常刻意地讨好男友。

小璇很愛當時的男友,但有時候愛得失去了一定的自我和自信。她非常在意自己的表現會不會對男友造成不好的影響,是否讓男友不滿意,要求自己做一個完美的女友。

但與此同時,她又會用自己的“完美标準”去要求男友,就是“我那麼在意、做得那麼好,你也必須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的心态。是以,她對男友言行舉止非常敏感。

最近,她給男友發了好幾條微信,男友沒回。她又打電話,沒人接。小璇着急了,立刻開始胡思亂想:

“他是不是不想理我了?是不是我這幾天做錯了什麼?他是不是在懲罰我?我到底哪件事沒做好呢?他會不會離開我?”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一想到男友可能會離開自己,她非常痛苦、恐懼,一邊不停地自責、找自己的錯誤,一邊不斷給男友發微信、打電話。

幾個小時之後,男友終于回複了。原來是他下班後太勞累,到家就睡着了,沒看到小璇的微信。

男友回複得輕描淡寫,讓小璇不要想太多。結果,小璇一下子情緒崩潰了:“我為了你糾結了幾個小時,那麼煎熬、那麼痛苦,你居然這麼不在意我的感受?就幾句話帶過?”

她暴怒,開始指責、抱怨男友。但男友覺得這是小事,何至于反應這麼大?兩人就吵了起來。因為類似的事,兩人發生過很多次劇烈沖突。

客觀來說,小璇的男友确實對女友的關心不夠體貼。但小璇也有點太敏感,太在意對方的反應了。

Lucy認為,小璇敏感的背後實際上是不夠自信,可能有讨好型人格,而這種人格特征背後肯定有相應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她認為應對小璇進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TPMIH),找到并修複創傷。

但小璇不以為然:“這與創傷有啥關系?不就是男友的問題嗎?”後來Lucy花了很大精力才說服她。

果然,在深度催眠下,Lucy精準地找到了相應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貫穿着小璇國小到成年的成長過程。其中,最主要的事件發生在國小階段。

國小低年級時,一節音樂課上,小璇和同桌趁老師闆書時,兩人頂着音樂課本互相嘻嘻哈哈。老師突然轉過身來了,同桌同學眼疾手快,馬上把書本從頭頂上拿下來,擺出認真聽課的樣子。小璇慢了一拍,被老師抓個正着。

小璇當時成績很好,表現優秀,一直備受同學羨慕和老師誇獎,這次卻不好好聽課,音樂老師非常生氣。他罰小璇頭頂着課本,站在教室後面。

小璇站了一節課,期間書本總是往下掉,每掉一次總有不少同學回頭看她、笑她。小璇心裡非常難受,“我做夢都沒想到,我會一下子從人人羨慕的優秀學生,變成被老師罰站、被同學笑的可憐蟲”。

整整40分鐘裡,她不停地自責:“我為什麼要把書本頂在頭上?我為什麼要這麼犯傻?為什麼不表現得好一些?為什麼要惹老師生氣?”

她暗自發誓,從此以後各方面都一定要表現得很好,不能招來别人的不滿。

這個事件可能是導緻她形成讨好型人格的、最初的創傷之一。後來,她還經曆了一些疊加性心理創傷,進一步加強了這種讨好别人、苛求自己的不良心态,最終在戀愛中爆發出來。

Lucy為她修複了這些創傷,并建立起更積極的認知,引導她學會自愛,将精力放在不斷地自我提升上,學會自我肯定。

小璇從深度催眠狀态中醒來後恍然大悟。她對以往這些創傷都不記得了,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有讨好他人的心态。

這次緊急強化心理幹預之後,她和男友的關系終于緩和了,她也能更專注地上課、學習了。我引導小璇進行人生規劃,讓她利用自己的特長和所學專業去規劃職業路線。

很快,我收到小璇媽媽發來的好消息:小璇期末考每門科目都超過了80分,還拿到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績,遠遠超出了原來的期待!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小璇的期末成績單

她和爸爸媽媽非常高興,我和Lucy也很有成就感!

本來以為小璇終于能真正回到生活、學習的正軌了,沒想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給她帶來了新的心理沖擊。

2020年3月初,我收到小璇媽媽的資訊,“何主任,小璇的情緒很不穩定,總是為一點小事抓狂,還出口傷人,是不是又要複發了?”。

原本,那年春節小璇和父母回老家過年,住在舅舅家。她老家在湖北的一個縣城裡,雖然離武漢較遠,但當時全省都處于防疫緊張态勢,政府呼籲大家注意防護,盡量少出門、不聚餐。

但這并沒有引起小璇的父母和長輩們的重視。除夕夜,小璇的舅舅還組織親戚們下館子。當時,小璇已經意識到了疫情的嚴峻,她極力反對,反複勸說父母和舅舅取消聚餐。

但長輩們都聽不進去,最終還是聚在一起吃了年夜飯。小璇堅決不參加,一個人呆在舅舅家,非常生氣。

随後湖北各道地路開始嚴格管制,小璇和父母一直無法回家,隻能住在舅舅家,自然處處不便,加上疫情帶來的焦慮,她分外壓抑。小璇與男友寒假相聚的計劃被打破,無法見面,有時兩人因小事拌嘴,也影響到了她的心情。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總之,多個不利因素疊加,小璇的情緒陷入了低谷。她不願意與家人交流,幾乎整天都待在房間裡,三餐不規律,總是發脾氣。她還對父母說狠話,聲稱要斷絕父女關系,對舅舅、舅媽也很不客氣,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跟她相處。

我聽這些情況後,指出小璇父母必須了解女兒的情緒波動。除夕聚餐的事,我嚴厲批評了小璇的父母:萬一不小心感染了,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還給國家、社會增添了負擔,必須加強自我檢討!

實際上,許多成年人在疫情初期都表現出偏執和自以為是的一面。

他們承認當時确實做得不好,在與女兒的相處中,總是不自覺地回到以前的狀态,又對小璇造成創傷了。

我提醒他們,一定要利用這段疫情相處的時間,将暴露出來的家庭沖突和溝通障礙進行積極處理,重建與孩子的親子關系,争取達到友好相處的程度。

同時,我也給小璇發送了多段微信長語音,緊急給予心理指導。很快,小璇媽媽回複,她與丈夫進行了深刻的檢討,與小璇也進行了溝通,小璇情緒明顯緩解了,危機暫時緩解了。

過了一段時間,小璇的媽媽又發來資訊,說随着疫情有所緩解,他們終于離開老家回到自己家裡了,小璇情緒明顯改善。

當晚,小璇還和爸爸敞開心扉地談了近3個小時,媽媽非常欣慰,這是患病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情景,小璇爸爸再一次真誠地向小璇道歉。

不久後,湖北省“解禁”了,小璇符合出省條件,終于可以與男友相聚了!總的來說,這一次病情波動總算是有驚無險、順利解決。

後續,小璇還遇到過幾次挫折,情緒又有一些波動,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有一些她在家人的了解和包容下,慢慢緩了過來;有一些我通過微信提供心理指導,她很快就恢複理性了。

2020年9月份,我們再次收到小璇媽媽的回報,她說女兒這段時間的進步非常大,補考和期末考等10門課程全都順利通過,有些課程的分數還很高,小璇的心頭大石總算放下了。

還有一個更重大的資訊,小璇經過慎重考慮,決定與當時的男友和平分手。她意識到這個男生并不适合自己。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我與小璇媽媽聊天記錄

小璇的這個決定讓我有點驚訝,但也感到驚喜。

當初處理小璇和這位前男友的沖突時,我了解到一些男生的情況。他沒有上過大學,雖然學曆不等同于實際的能力,但從小璇的描述中可看出,這位男生上進心不強,比較安于現狀。而且,他也遭受過不少心理創傷,有一定的偏執型人格改變。

從長遠來看,這位男生與小璇可能并不比對。

是以他們仍熱戀時,我告訴過小璇:“你現在覺得他很好,為了他要死要活的,父母的建議都聽不進去,這我都可以了解。但等到你逐漸康複後,你的能力會提升,自信心會提高,眼界會越來越開闊。

“而且你是一個非常有自我追求的人,可如果你的男友還是原地踏步,那你們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兩人的三觀有很多不一緻、不比對。那時,你們可能會面臨分手。”

“可即使真的分手,你也一定要好好地感謝他。因為他陪伴你度過了人生低谷,給了你安慰和陪伴,他讓你有了男女戀愛的情感體驗,你的性取向穩定了下來。無論如何,你都一定要感謝他和這段戀愛經曆。”

是以,從這個角度看,小璇和這個男友分手也是意料之中。我很欣慰小璇變得更加理性、成熟。她在今後遇到的戀情中會越走越好。

2020年8月,小璇進入大四,課程較少,她開始實習,找到了一家知名的房地産機構的實習崗位。她的表現得非常好,得到了上司的贊許,還協助上司面試新實習生,在這過程中她不斷找回了自信。

她因抑郁休學2年,經過67個小時的心理幹預,她畢業後入職上市公司

小璇媽媽說,“小璇以前一直都是自卑的,認為自己是廢物,什麼事都幹不了,但這份實習讓她看到她自身的價值,找回了自信,這一切都歸功于你們的心理幹預。”

小璇還再次談了戀愛,遇到了一位各方面都很投契的男生,兩人确立戀愛關系後,相處十分融洽,并規劃畢業後要到同一座城市工作。

2021年6月,小璇順利畢業了。畢業前,她考過了英語專業八級,再加上她各方面能力出衆,求職短短10天就拿到了3個offer。

現在她和男友按照約定,在同一個城市努力打拼,兩人住在一起互相扶持,感情很穩定。

最近,小璇工作轉正了,非常享受現在的生活狀态。小璇的父母百般感慨,她媽媽連連向我和Lucy道謝。看到小璇康複得這麼好,我們也很有成就感。

後續,我們會對小璇的康複經曆進行分析,總結一些其他家長可以借鑒的、有助于孩子加快康複的要點,還會分析為什麼她的“購物成瘾”會不治而愈。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