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為“天意”?絕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懂

古語有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又說:盡人事,聽天命。

大意是說,如何做事、謀事,是人的事,或者說,人隻能做“人可以做的範圍”内的事,至于能否成事,就是天意了。

“天”或者“天命”在這裡,指的就是天意。

何為“天意”?絕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懂

但是,何為“天意”?卻很少有人能夠講清楚了,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對于“天意”這一說法充滿誤解。

如有些人認為“天意”,就是上天的意志。

又如有些人認為“天意”,是某種未知的力量,甚至是某種無所不能的力量。

還有些人認為“天意”,是某種人格化之神的力量,隻要人們誠心正意,就可以感動乃至改變的力量。

這當然是一種誤解。

因為以上所說的内容,并非“天意”這一說法表達的内容,而是世人揣度出來的錯誤認知。

何為“天意”?絕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懂

進一步的說,“天意”其實是指人為無法改變的事物以及規律,即便是搞清楚也無法改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為什麼如此說呢?

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繼續探讨,即:

一、“天意”是相對于人為而提出的概念

如上所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古人把一件事分為兩部分,一是謀事,可以人為的部分,二是成事,人為無法去完全掌控的部分。

言外之意,可以謀劃的部分是人為,不可以改變的部分是“天意”——成事與否,并非人為可以改變。

何為“天意”?絕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懂

是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天意”其實是古人相對于人為而提出的概念。

二、“天意”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指客觀規律

我們知道,古人由于各種條件的束縛,對于很多客觀規律無法了解,進而誤認為那些無法了解的現象,是受到某種未知力量的掌控,并賦予人格化的意義。

進一步的說,“天”這一概念,在古人看來,是概含一切,而“意”則是帶有人格化的象征性意義。

由此可見,“天意”說到底,正是指客觀規律。

三、“天意”強調的是至今為止無法改變,而不是永遠無法改變

古語有雲:本性難移,天意難違。

何為“天意”?絕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懂

大意是說,“天意”和人的本性一樣,很難改變,但并不意味着無法改變。

如登上月球這個件事,在古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神仙。

而一個人可以由凡入聖,在古人的看來,絕不是個人的努力,而是“天意”所為。

但是,現在看來,人們可以登上月球,并不是“天意”,而是人為——人們掌握一定技術,或者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登上月球并不是難事。

由此可見,“天意”強調的是難以改變,或者至今為止無法改變,而不是永遠無法改變。

何為“天意”?絕大多數人其實并不懂

是以,綜上所述的這些内容,其實正是古人講“天意”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别忘了點選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贊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論語》《莊子》《壇經》《道德經》《暫坐》《紅樓夢》《廢都》《自在獨行》《人生哲思錄》《柏拉圖如是說》《史記》《王陽明全集》《大學》《禮記》《天道》《孫子兵法》《王弼集校釋》《周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