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光二十四年,宮中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彤貴妃舒穆祿氏觸怒皇帝,被連貶三級,降為彤貴人。要知道,道光雖然動不動就喜歡降低嫔妃的封号,但将貴妃降為貴人,這也是頭一遭。而且,舒穆祿氏也曾經深受寵愛,還生下了三個女兒,這樣的嚴懲,實在太不留情面了。
舒穆祿氏并非泛泛之輩,而是非常有心機和眼光的。她出身不高,父親玉彰隻是六部的郎中,是以在道光十一年入宮時隻封為了彤貴人。但是舒穆祿氏很快就摸清了宮中形勢,也為自己的晉升打開了一扇光明的大門。
原來,道光雖然平庸也很好色,但卻對孝全皇後鈕祜祿氏最為寵愛。鈕祜祿氏入宮時的升遷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因為當時道光的第二任皇後還在世,鈕祜祿氏還隻是全貴妃,在六宮之中排名第二,實際上風頭卻無人能與之匹敵。
舒穆祿氏知道,自己和全貴妃鈕祜祿氏争鋒,肯定是以卵擊石。是以她改變政策,投靠了全貴妃,與之結成聯盟。後宮之中,這種情況也很常見,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全貴妃接納了舒穆祿氏,也讓她迅速走紅。短短四年時間,舒穆祿氏也從貴人,跨越了三級,被封為了彤貴妃。
此時,因為道光的第二任皇後去世,鈕祜祿氏則更進一步,成為了繼皇後。看起來,宮中在皇後之下,就是靜貴妃與彤貴妃最為尊貴了。而且,雖然靜貴妃資曆更老,但她與皇後關系不好,而彤貴妃是皇後的心腹,顯然更有美妙的前途。
更為重要的是,彤貴妃還一口氣生下了三個女兒,分别是道光的皇七女、皇八女和皇十女。雖然都是公主,但是這也說明,舒穆祿氏蘊藏着巨大的生育潛力,完全可能生下皇子,讓自己的地位更為穩固。
是以,當鈕祜祿氏在道光二十年去世的時候,盡管失去了最重要的盟友,彤貴妃卻沒有太過難過,甚至還有些許欣慰。說不定孝全皇後就是她的墊腳石,此後大紅大紫的人,就是她自己了。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道光失去了最愛之人後,性情大變,不但沒有再立皇後,而且對妃嫔們多有苛責,動不動就降低嫔妃的位份。
然而,彤貴妃在道光二十四年被降為貴人,卻并非沒有理由的。因為在将旨的那天,内務府大臣發現鹹福宮太監李得喜房間裡有許多禦賜之物。很顯然,一個後妃的太監,是不可能得到皇帝這麼多賞賜的。這位大臣不敢隐瞞,立即記錄物品清單,然後禀告了皇帝。
道光也非常震驚,他認真翻閱了物品,還禦駕來到李德喜的房間。道光是一個節儉的皇帝,生日的時候,連一碗豆腐腦都不舍得賞賜給下人,更何況這麼多珍寶。道光仔細看後,認為至少有一半的物品,是他賞賜給彤貴妃的。
這還了得,皇帝禦賜之物,别說送了這麼多,就是一件也不能亂送。即便是後宮妃子要将物品送給自己的家人,還得征得皇帝的同意。因為,用現代人的觀點來說,這些禦賜之物,皇帝不是賞賜了所有權,而是使用權。等到妃子去世之後,還是要被内務府收回的。
李得喜也就是彤貴妃的太監,證據确鑿,彤貴妃無法抵賴,隻得承認了一切。是以,她也遭到了開篇所說連降三級的嚴懲。而且,這一下,彤貴人雖然沒有被打入冷宮,實際上卻沒有了翻身的餘地。
此後,彤貴人舒穆祿氏更是命運悲慘,她的三個女兒相繼去世,都走在她之前。忍受着無邊的痛苦,她在鹹豐時期被尊封為皇考彤嫔。在同治要駕崩之前,為了給皇帝沖喜,所有嫔妃都被晉封,舒穆祿氏更是連升兩級,成為皇考彤貴妃。
這實際上回到了她最顯赫的時刻,但時移世易,當年是寵妃,現在卻是象征意義的封号,并沒有什麼實際作用。而且,此時的舒穆祿氏身體也不好了,就在第二年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