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做夢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無論是深度睡眠還是淺度睡眠,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每一個人都經曆過。

不過夢都是五花八門的,它有可能來自于白天所經曆的事情,抑或是親眼看到或幻想的某個場景,但總體而言,夢境的好與壞能夠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心情。

著名的心理學家Freud曾在夢的解析這本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概念,夢是人走向潛意識的重要方式,若想自我覺察,解析自己的夢是重要途徑。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中國也有關于夢的著作,例如《周公解夢》,不少人都會将夢中的細節與書中的解答一一對應。

如果你遇到了以下這6大常見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第1種,夢見迷路或被困住,怎麼也出不去。

通常來說,如果當事人夢到自己被困在某個地方,怎麼都找不到出口,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某些變故。

夢裡的無助和絕望能夠極大地反映出人的當下狀況,如果你在夢中太過壓抑,那就說明大腦在嘗試與你對話,告訴你此時需要做出新的決策。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或許有人認為,夢到不開心的事情是不好的現象,倒也未必,無論美夢噩夢,夢境誕生的初衷就是為了保護人體的大腦和生理機能。

就算夢到被困也不要緊,隻要你審視一下當下的變故,及時做出改變,那麼不開心的夢境便會很快離你而去。

第2種,夢見車禍或是災難。

夢到自己突然出車禍,并且以第三視角來觀看這場災難是非常常見的夢境。盡管它并沒有出現在現實生活中,隻是一個夢境而已,但人在醒來以後依舊會感到非常疲憊。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根據夢境心理學知識表示,車禍和災難性事件都意味着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棘手的狀況,并且十分焦慮,很擔心自己能否跨過難關。

第3種,夢見考試遲到或是錯過考試。

做這種夢的人通常都已經畢業,大家各自走入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或許有人認為夢見考試是因為心中仍對美好的校園生活有所懷念,是以才有所思夜有所夢,真相并非如此。

無論是考試遲到還是錯過考試,這樣的情況都意味着當事人正在逃避某一個讓他煩憂的事情,不管原因是怎樣的,最終的結果就是不想去考試。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不會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唯有覺得自己不行,才會想要逃避。

第4種,夢見逃亡。

有些人常常夢到被人、動物或是不明物體追趕,在夢裡心驚膽戰逃命過後,醒來就會覺得身心疲憊。

做這種夢的人心情通常不會太輕松,他們大多都陷入到了焦慮的狀态裡,當現實世界的刺激太猛烈,夢境便會給予你相應的暗示。

越是想逃離那些逃不掉的現實,越容易做讓人疲憊的夢。發現本質,從根源上解決才是良策。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第5種,夢見自己下墜。

有些人會夢到從懸崖掉落或是墜入深海,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這種夢其實在暗示你該做出改變了,如果你想要嘗試不同的生活,體會不一樣的人生,激發出探索欲和冒險精神是必要的舉措。

現實生活中的你,一定在尋找一條全新的道路,哪怕這條路在旁人看來很是艱險,可你依舊義無反顧。

一味地聽從他人的意見并不會讓自己過得更好,隻有你真正找尋到了想要追尋的東西,才能發現生命的意義。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第6種,夢見牙掉了。

《周公解夢》中對掉牙的夢境給出的大部分解釋都是個人損失或是親人去世。

如果說有關于親人的預兆屬于偶然性事件,那麼個人方面的損失,則有着一定的依據。

掉牙意味着你對所處的環境不夠信任,很害怕被别人議論,一旦周圍的聲音對你不夠友好,那麼你便會懷疑自己,以至于孤立自己。

如果你已經陷進了負能量的生活裡,那就盡快做出改變,或許你做出了選擇之後,前方的天氣會比這裡更加晴朗。

這六大常見的夢境,預示着你正在經曆人生困境,需要做出新改變

以上就是六大常見夢境,他們一旦出現,通常意味着你正在向死而生。夢是很複雜的,盡管夢的内容多種多樣,但主體卻隻有一個,那就是你。

不管潛意識如何表達,真正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才能決定事情的走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做過類似的夢呢?一起在評論區裡探讨一下吧。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