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遺忘的“孤兒義勇軍”,犧牲時平均年齡15歲,痛殺200日僞軍

南京城外有一座小紅山,小紅山有座寺廟,名為嘉善寺,如今已經破敗不堪,隻剩下一些僧房,一些流浪者都會聚集在此,上世紀20年代左右,這裡來了幾個尼姑,尼姑收留了許多戰争遺留下的孤兒。

被遺忘的“孤兒義勇軍”,犧牲時平均年齡15歲,痛殺200日僞軍

這群孤兒大的有16歲,小的有12歲,男女都有,民國軍閥混戰期間,這群孤兒就在小紅山上“與世無争”,宋慶齡曾寫道:“他們來自安樂窩”,安樂窩自然就是指嘉善寺,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北郊曉莊創辦了曉莊師範。

陶行知偶爾一次得知到小紅山有一群孤兒,日子過得很苦,他便往山上送一些糧食,并且設立課堂,教孤兒們讀書,這些十來歲的孤兒也漸漸懂得了家國情懷,一些年齡較大的就去參軍了。

被遺忘的“孤兒義勇軍”,犧牲時平均年齡15歲,痛殺200日僞軍

孤兒們來來走走,到1937年,嘉善寺還有65名孤兒,自從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的侵略,全國也掀起了抗日浪潮,嘉善寺65名孤兒自發組織起來,走上了抗日前線,他們就是“金陵孤兒義勇軍”。

南京保衛戰前夕,這支60餘人的義勇軍,大部分在南京從戎,其中三個女孩子作為醫務人員參加了淞滬會戰,1937年11月8日,軍隊撤離上海,但撤退指令太過于倉促,他們被卷入到了日軍轟炸機範圍,三個女孩犧牲了。

被遺忘的“孤兒義勇軍”,犧牲時平均年齡15歲,痛殺200日僞軍

日軍從三路進犯南京,北路日軍主力在轟炸機掩護下一路順利抵達南京,孤兒們在南京保衛光華門,一次又一次打退日軍的進攻,但終究沒能夠保住南京,孤兒們在班長雷嶽的指揮下撤出了陣地,他們一路撤回了嘉善寺。

在南京陷入黑暗之中,金陵孤兒們奮勇抗戰,他們以遊擊的方式,打擊南京一帶的日僞軍,義勇軍雖然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但對于周邊地形十分了解,短短一年,他們就擊斃了30多個日本兵,50多個僞軍。

被遺忘的“孤兒義勇軍”,犧牲時平均年齡15歲,痛殺200日僞軍

日僞軍也是頗感頭疼,雖然抓到了一些孤兒,但言行拷問并沒有讓他們松口,僞軍在多次打聽下,終于知道孤兒們來自小紅山,1939年10月,日僞軍集中了500多軍力對小紅山進行全面搜捕。

日僞軍封鎖了小紅山所有的路,孤兒義勇軍被逼進了絕境,20多名義勇軍撤退到小紅山的一個山洞當中,眼見突圍不成,他們就将日僞軍引入山洞,引爆最後一捆炸藥,與敵人同歸于盡。

被遺忘的“孤兒義勇軍”,犧牲時平均年齡15歲,痛殺200日僞軍

60多名孤兒,在1937年7月8日成立了義勇軍,前後兩年參加了多次戰役,殺死日僞軍200多人,犧牲時最大的不過才17歲,最小的才14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