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綜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春天,已經官至丞相的曹操緊緊握着小兒子逐漸冰冷的小手,躺着病榻之上的,這是他最心愛的小兒子,曾留下過“稱象”佳話的曹沖。

曹沖少年聰慧仁愛,曾經讓曹操動了立嗣之心,但如今在病魔面前,這位曾經戰無不勝的亂世領袖,卻隻能眼看着疾病奪走愛子的生命。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曹沖沒能熬過這年春天,病逝時年僅十三歲。曹操悲痛且悔恨,曾道“我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原來,就在不久前,曹操不顧荀彧的勸阻,已經将華佗殺死,如今愛子早夭,無人可醫,豈有不悔之理。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然而十二年之後,曹操把魏王之位和大半天下交到他的繼承人曹丕手上時,曹丕不禁感歎父親決策的正确,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探究曹操執意殺華佗的原因,既要了解這二人的身份和性格,也要探尋那段亂世歲月的特點。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孝廉無舉,行醫求仕

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華佗行醫救人不慕權貴,赤壁之戰之後還遊走四方,曾為關羽“刮骨去毒”,後來因為要開顱療傷被曹操猜忌,懷疑他是為關羽的報仇來害自己,最終華佗冤死獄中。

其實,曆史上的華佗并沒活到赤壁之戰發生,刮骨療傷的佳話大機率是杜撰而成的,他沒有活到關羽去世,演義中的為關羽報仇之說自然也是無稽之談了。華佗性格特征也與演義中有所不同。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華佗生長于藥材之鄉樵縣,自小耳濡目染,對行醫用藥很感興趣,但其實他最初的夢想是出仕,也就是做一位官員。

我們可以從華佗的名字和表字,揣摩他最初的理想和家族對他的期望。華倫,字元化。佗者,有負載社稷之意,元化,就是造化天地,有一番作為。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名字一般由家裡的父兄長輩所起,可以看出華佗的家族對他的期望是希望他可以做一名官員,對社稷有功。

表字一般是自己成年之後,由自己或友人所取,華佗以元化為表字,也表達了他做官造福一方的理想。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遺憾的是華佗青少年時期正是東漢未年,皇帝昏庸,權力在外戚(皇帝的母家親戚)和宦官(侍奉皇帝的近臣,多為太監)之間反複交換,官員腐敗之風盛行。

當時的官員推舉是靠“舉孝廉”,簡單說就是由地方官員推舉其管轄區域品行好,有才能的人做官。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因當時吏治腐壞,本來應該公正嚴明的“舉孝廉”大部分成了有錢有勢的人家買官的途徑,家道沒落的華佗自然無法被推舉。

于是他背起行囊,鑽研醫術,四處行醫,也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華佗的心中始終沒有放下他出仕做官的理想。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三國志》中記載,“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意思就是華佗覺得自己本來應該是一個士人,卻做了醫生,是以經常後悔。

因為當時的社會是劃分等級的,依次為士農工商。當時的人對自己的身份定位非常的清晰且敏感,會時刻關注自身集團的利益,統治者苛待農民會引來農民的抗議,影響農收也就是影啊國家的稅收,不敬讀書人會引來士族的反感,進而直接影響統治。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是以統治者在處理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時,都會多一份謹慎,世人對侍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也會多幾分尊重。

然而醫者屬于“方技”,在古代被看作“賤業”,自然沒什麼社會地位。雖然華佗的醫術高超,一時被奉為神醫,但他的立場卻一直在搖晃。

他精湛的醫術,豐富的行醫經曆使得他聲明遐迩,讓他可以在當時很多權貴之間走動,也喚醒了他出仕為官的心思,他希望自己在為這些權貴醫治時能夠得到引薦和提拔,進而實作他做官的理想,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曹操。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用人以能,除弊革新

曹操,是一個非常具有争議的曆史人物。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殘酷自私,謀害忠良,挾持天子,乃漢賊奸雄,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反派,書中也借曹操殺華佗事件,描寫了曹操的多疑和殘暴不仁。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其實曆史上的曹操跟同時期割據一方的軍閥相比,完全算不上“奸”,反而是個人品不錯的人,他在亂世之中樹立秩序,不拘一格招攬人才。

他在管轄的區域大力發展屯田,安定民生,又在外族入侵之時,率兵平定邊亂安定邊民,他處理反對之人的做法雖狠辣,但換做當時的其他諸侯,也不會有不同。就連偉人也曾有點評,曹操并非奸雄,曹操是英雄。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華佗能夠到曹操身邊的原因,除了曹操患有很難治愈的頭風症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曹操當時制定了一個不拘一格的官員選拔制度。

曹操曾釋出求賢令,招募人才不論品德隻論才能,在那樣一個風雲驟變,戰亂紛紛的時代,曹操認為能夠破敵制勝,能夠使百姓不受凍餓之苦的人比那些空有品德,坐而論道的人更值得被招攬。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也許正是這則不論貴賤,不拘一格的求賢令,燃起了華佗入世為官的理想,使得他很快活躍在曹操身邊,專門為曹操醫治頭風。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然而華佗成也醫術,敗也醫術。因為他為曹操治療期間頗有成效,曹操便特許他專門為自己一人醫治,并沒有提拔華佗做官。

《三國志》中記載華佗曾說了這樣一句話,“此近難繼,恒事攻治,可延歲月〞。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想治好病,華佗就要做官。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曹操是何許人也,曹操是一個極其果斷之人,他從來不能夠允許任何人威脅牽制自己。

史書曾有記載,曹操在青樓看上了卞氏,就是曹丕曹植等人的母親,原本曹操隻是想和卞氏親熱一下,但由于發小夏侯惇從旁調侃他不敢将卞氏帶回家,于是曹操當場宣布迎娶卞夫人。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可以允許旁人給自己提意見,但他絕不許别人替自己做主。

現如今華佗以醫病為由,想替曹操做主,讓自己做官,無疑是觸碰了曹操的逆鱗。曹操雖然沒有答應華佗做官的請求,也沒有處罰華佗,但猜疑與隔閡的種子已然埋下。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神醫之死,明智之舉

據史書記載,有一日華佗沒有按時為曹操前去醫治,而是以妻子病重為由告假回家,曹操聽聞此事,派了一個使者去華佗家中探望,卻發現華佗的妻子完好無損,并無疾病。

這件事點燃了曹操爆發的導火索,随後不久,曹操就将華佗打入監獄,曹操的親戚謀臣荀彧等人認為華佗醫術蓋世,勸說曹操不要殺華佗,然而曹操就像當年迎娶卞夫人一樣,認定的事絕不改變,決定斬殺華佗,一代神醫就這樣怆然殒命。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史書記載寥寥幾筆,如今的我們已經無從得知華佗為什麼突然不告而别,是因為曹操不能滿足他做官的願望,故而隐退,還是說另有其他原因。

但曹操殺華佗的原因,在演義和正史中均有明确的表述。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這兩種說法到底哪一種更有道理。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演義中華佗為給曹操根治頭風決定開顱手術,曹操認為華佗是要謀害自己,多疑之下把華佗處死。

曹操作為亂世中的領袖,性格多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華佗作為當時聲明蓋世的神醫,也曾經幫曹操多次緩解病痛,也曾開創過許多全新醫治手法,曹操不太可能因為華佗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醫治方法,就大開殺戒。

且華佗行醫濟世,醫治過的人數不勝數,就算他曾經給關羽醫治,也不太可能會為了關羽向曹操報仇,是以演義中曹操殺華倫的原因不太能站得住腳。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三國志中給出的原因是,曹操認為“倫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大緻意思是,華佗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想要用治病要脅曹操,使自己升官。

可以看出曹操殺華佗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華佗隻是一個醫者,是一個小人物,殺了也無足輕重輕重,二是華佗想要挾自己謀私利。結合上文所說的醫者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以及曹操的性格,似乎确有道理。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對比兩個版本的原因,華佗的身死結局似乎是因為他想要做官,而且還觸犯了曹操的底線,曹操殺死華佗是因為華佗的行為和曹操自己的性格使然。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其實華佗之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時的天下四分五裂,曹操為了招攬賢能,雖然幾次釋出不拘一格的招賢令,賢臣能将如雲,但他一直沒能夠推行新政,因為當時的社會弊端不是短時間内就能夠消除的,貿然推行新政,力行改革,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可能引來政權的颠覆。

曹操深知,治世不僅要立德,更要立威。他借殺華佗立威,就是要告訴天下的人,在其位謀其事,倚仗功勞要挾君上隻有自取滅亡。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這樣,等到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繼位之時,吏治清明,君臣一心,自然要由衷感歎,自己的父親所做皆明智之舉啊。

曹操為什麼鐵了心要殺掉華佗?12年後曹丕才發現,其決策是正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