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综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春天,已经官至丞相的曹操紧紧握着小儿子逐渐冰冷的小手,躺着病榻之上的,这是他最心爱的小儿子,曾留下过“称象”佳话的曹冲。

曹冲少年聪慧仁爱,曾经让曹操动了立嗣之心,但如今在病魔面前,这位曾经战无不胜的乱世领袖,却只能眼看着疾病夺走爱子的生命。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曹冲没能熬过这年春天,病逝时年仅十三岁。曹操悲痛且悔恨,曾道“我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原来,就在不久前,曹操不顾荀彧的劝阻,已经将华佗杀死,如今爱子早夭,无人可医,岂有不悔之理。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然而十二年之后,曹操把魏王之位和大半天下交到他的继承人曹丕手上时,曹丕不禁感叹父亲决策的正确,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探究曹操执意杀华佗的原因,既要了解这二人的身份和性格,也要探寻那段乱世岁月的特点。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孝廉无举,行医求仕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行医救人不慕权贵,赤壁之战之后还游走四方,曾为关羽“刮骨去毒”,后来因为要开颅疗伤被曹操猜忌,怀疑他是为关羽的报仇来害自己,最终华佗冤死狱中。

其实,历史上的华佗并没活到赤壁之战发生,刮骨疗伤的佳话大概率是杜撰而成的,他没有活到关羽去世,演义中的为关羽报仇之说自然也是无稽之谈了。华佗性格特征也与演义中有所不同。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华佗生长于药材之乡樵县,自小耳濡目染,对行医用药很感兴趣,但其实他最初的梦想是出仕,也就是做一位官员。

我们可以从华佗的名字和表字,揣摩他最初的理想和家族对他的期望。华伦,字元化。佗者,有负载社稷之意,元化,就是造化天地,有一番作为。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名字一般由家里的父兄长辈所起,可以看出华佗的家族对他的期望是希望他可以做一名官员,对社稷有功。

表字一般是自己成年之后,由自己或友人所取,华佗以元化为表字,也表达了他做官造福一方的理想。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遗憾的是华佗青少年时期正是东汉未年,皇帝昏庸,权力在外戚(皇帝的母家亲戚)和宦官(侍奉皇帝的近臣,多为太监)之间反复交换,官员腐败之风盛行。

当时的官员推举是靠“举孝廉”,简单说就是由地方官员推举其管辖区域品行好,有才能的人做官。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因当时吏治腐坏,本来应该公正严明的“举孝廉”大部分成了有钱有势的人家买官的途径,家道没落的华佗自然无法被推举。

于是他背起行囊,钻研医术,四处行医,也许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华佗的心中始终没有放下他出仕做官的理想。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三国志》中记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意思就是华佗觉得自己本来应该是一个士人,却做了医生,所以经常后悔。

因为当时的社会是划分等级的,依次为士农工商。当时的人对自己的身份定位非常的清晰且敏感,会时刻关注自身集团的利益,统治者苛待农民会引来农民的抗议,影响农收也就是影啊国家的税收,不敬读书人会引来士族的反感,进而直接影响统治。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所以统治者在处理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时,都会多一份谨慎,世人对侍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也会多几分尊重。

然而医者属于“方技”,在古代被看作“贱业”,自然没什么社会地位。虽然华佗的医术高超,一时被奉为神医,但他的立场却一直在摇晃。

他精湛的医术,丰富的行医经历使得他声明遐迩,让他可以在当时很多权贵之间走动,也唤醒了他出仕为官的心思,他希望自己在为这些权贵医治时能够得到引荐和提拔,从而实现他做官的理想,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曹操。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用人以能,除弊革新

曹操,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残酷自私,谋害忠良,挟持天子,乃汉贼奸雄,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书中也借曹操杀华佗事件,描写了曹操的多疑和残暴不仁。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其实历史上的曹操跟同时期割据一方的军阀相比,完全算不上“奸”,反而是个人品不错的人,他在乱世之中树立秩序,不拘一格招揽人才。

他在管辖的区域大力发展屯田,安定民生,又在外族入侵之时,率兵平定边乱安定边民,他处理反对之人的做法虽狠辣,但换做当时的其他诸侯,也不会有不同。就连伟人也曾有点评,曹操并非奸雄,曹操是英雄。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华佗能够到曹操身边的原因,除了曹操患有很难治愈的头风症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曹操当时制定了一个不拘一格的官员选拔制度。

曹操曾发布求贤令,招募人才不论品德只论才能,在那样一个风云骤变,战乱纷纷的时代,曹操认为能够破敌制胜,能够使百姓不受冻饿之苦的人比那些空有品德,坐而论道的人更值得被招揽。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也许正是这则不论贵贱,不拘一格的求贤令,燃起了华佗入世为官的理想,使得他很快活跃在曹操身边,专门为曹操医治头风。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然而华佗成也医术,败也医术。因为他为曹操治疗期间颇有成效,曹操便特许他专门为自己一人医治,并没有提拔华佗做官。

《三国志》中记载华佗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此近难继,恒事攻治,可延岁月〞。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想治好病,华佗就要做官。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曹操是何许人也,曹操是一个极其果断之人,他从来不能够允许任何人威胁牵制自己。

史书曾有记载,曹操在青楼看上了卞氏,就是曹丕曹植等人的母亲,原本曹操只是想和卞氏亲热一下,但由于发小夏侯惇从旁调侃他不敢将卞氏带回家,于是曹操当场宣布迎娶卞夫人。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可以允许旁人给自己提意见,但他绝不许别人替自己做主。

现如今华佗以医病为由,想替曹操做主,让自己做官,无疑是触碰了曹操的逆鳞。曹操虽然没有答应华佗做官的请求,也没有处罚华佗,但猜疑与隔阂的种子已然埋下。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神医之死,明智之举

据史书记载,有一日华佗没有按时为曹操前去医治,而是以妻子病重为由告假回家,曹操听闻此事,派了一个使者去华佗家中探望,却发现华佗的妻子完好无损,并无疾病。

这件事点燃了曹操爆发的导火索,随后不久,曹操就将华佗打入监狱,曹操的亲戚谋臣荀彧等人认为华佗医术盖世,劝说曹操不要杀华佗,然而曹操就像当年迎娶卞夫人一样,认定的事绝不改变,决定斩杀华佗,一代神医就这样怆然殒命。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史书记载寥寥几笔,如今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华佗为什么突然不告而别,是因为曹操不能满足他做官的愿望,故而隐退,还是说另有其他原因。

但曹操杀华佗的原因,在演义和正史中均有明确的表述。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更有道理。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演义中华佗为给曹操根治头风决定开颅手术,曹操认为华佗是要谋害自己,多疑之下把华佗处死。

曹操作为乱世中的领袖,性格多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华佗作为当时声明盖世的神医,也曾经帮曹操多次缓解病痛,也曾开创过许多全新医治手法,曹操不太可能因为华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医治方法,就大开杀戒。

且华佗行医济世,医治过的人数不胜数,就算他曾经给关羽医治,也不太可能会为了关羽向曹操报仇,所以演义中曹操杀华伦的原因不太能站得住脚。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三国志中给出的原因是,曹操认为“伦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大致意思是,华佗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想要用治病要胁曹操,使自己升官。

可以看出曹操杀华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华佗只是一个医者,是一个小人物,杀了也无足轻重轻重,二是华佗想要挟自己谋私利。结合上文所说的医者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以及曹操的性格,似乎确有道理。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对比两个版本的原因,华佗的身死结局似乎是因为他想要做官,而且还触犯了曹操的底线,曹操杀死华佗是因为华佗的行为和曹操自己的性格使然。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其实华佗之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的天下四分五裂,曹操为了招揽贤能,虽然几次发布不拘一格的招贤令,贤臣能将如云,但他一直没能够推行新政,因为当时的社会弊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消除的,贸然推行新政,力行改革,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引来政权的颠覆。

曹操深知,治世不仅要立德,更要立威。他借杀华佗立威,就是要告诉天下的人,在其位谋其事,倚仗功劳要挟君上只有自取灭亡。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这样,等到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位之时,吏治清明,君臣一心,自然要由衷感叹,自己的父亲所做皆明智之举啊。

曹操为什么铁了心要杀掉华佗?12年后曹丕才发现,其决策是正确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