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衆所周知,古代社會是極為信奉天命存在的,著名的君權神授、天人感應思想都正好說明了這一點。王朝的統治者也往往将自己塑造成天選之子的形象,以達到擷取民心的目的。不難想象古人對所謂的算命、預言有如何深信不疑。

那麼這些所謂的預言究竟是随便說說的還是會成真的呢?

作為清朝曆史上功績、權力可媲美皇帝的權臣,多爾衮早在清軍入關時便曾向算命先生詢問清朝何時會滅亡,而得到的結論則讓多爾衮半信半疑,那麼這算命先生又究竟說了些什麼呢?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算命先生的預言

當年清軍揮師入關時,攝政王多爾衮率先進京,而在經過京郊的青龍橋時,正好有一算命道士正在擺攤替人算卦,于是多爾衮便上前算了一卦。

多爾衮向這位道士恭敬問道:“先生,明朝覆滅,清軍入京,能否坐天下,若坐得天下,能興盛幾載?”

這位道士是個盲人,眼裡雖無神口氣卻是堅定的——“能坐天下”。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聽到道士這般不假思索地肯定回答,多爾衮心中歡喜,還未等他喜上眉梢,道士便又開口了:“得天下是攝政王,失天下也是攝政王;得天下是孤兒寡母,失天下于孤兒寡母。”

聽到這裡的多爾衮可謂是半信半疑,這前半句的攝政王無疑是指他自身,而得天下的孤兒寡母自然就是孝莊太後和年僅六歲的小皇帝福臨。

那麼為何多爾衮能夠做清朝得天下的關鍵人物,孝莊太後和年幼的福臨又是如何能守住皇權的呢?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清朝為何得之

明朝末年時,李自成發動農民起義,浩浩蕩蕩進軍京城還逼得明崇祯自殺而亡,但随後就被吳三桂給将了一軍,而吳三桂最終又折在了多爾衮的手上。

彼時多爾衮率領八旗軍子弟一路殺進了北京城,将争得你死我活的北京城收入囊中,清朝也得以正式定都北京。

作為清軍入主中原的開國功臣,多爾衮可謂是當時諸多親王的第一人。此後多爾衮因滅南明弘光政權,被晉封為叔父攝政王,以及後來的皇叔父攝政王,從此開啟了多爾衮把控朝政的時代。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可見這清朝的天下得之于攝政王還真是沒有說錯,反觀隻是一介女流的孝莊太後與年幼的順治帝,他們又為何能夠坐擁天下呢?

年僅六歲的順治帝自然不是重要因素,真正有能力幫助順治帝守住江山的是孝莊太後。

孝莊太後為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公元1625年嫁給清太祖皇太極為側福晉。也正是在孝莊太後的幫助下,福臨才能夠順利即位,且在内憂外患保全母子二人。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值得一提的是,多爾衮和孝莊太後都曾掌大權,但兩人結局卻全然不同。孝莊太後雖有謀略手段,表面卻不貪戀權勢,而是在順治帝成人後将權力悉數歸回,成就了曆史上智慧非凡又大義正派的孝莊太後。

而多爾衮雖然獨攬大權長達七年,可最終卻因在狩獵時不幸摔傷而身亡,死後不久更被被心腹舉報圖謀不軌、目無餘子等諸多罪過,落得一個封典被奪,家産被沒收,子女被貶、陵墓被掘的下場。

可見這算命道士的前半句是應了驗的,那這後半句又是否成真了呢?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清朝為何失之

實際上,這後半句中失天下的攝政王指的是清朝的最後一位攝政王,也是宣統帝溥儀的父親——載沣。

若是提及晚清的統治者,應到會有不少人想到西太後慈禧,盡管慈禧掌控下的清王朝面臨内憂外患,但終還是有過短暫的“同治中興”時期,清朝的滅亡也是在慈禧死後的三年後才發生的,可見慈禧與這算命道士所說的孤兒寡母并不相幹。

在慈禧死後,攝政王載沣作為清朝最後三年的實際統治者,他本欲鞏固清皇室統治,卻弄巧成拙,朝堂鬥争更加激烈,最終更是将權力交給了袁世凱,使得清朝的大勢已去。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不難知道,這失天下的孤兒寡母指的便是隆裕太後和宣統帝溥儀。

隆裕太後是葉赫那拉族人,慈禧太後的侄女,在慈禧的安排下成為了光緒帝的皇後。但随着慈禧和光緒帝的先後去世,從未理政的隆裕太後和年僅3歲的溥儀無疑是各方勢力可以輕易除掉的存在。

随着清王朝的日益腐敗,軍閥勢力的強悍,最終于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後代表溥儀頒布了《宣統帝退位诏書》,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

至此,當初那位算命先生的預言在兩百多年後成了真。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王朝衰敗的一般規律

與其說這個算命先生所言似有先見之明,但其實應當是明白一個王朝衰敗的一般規律罷了。

縱觀古代史上的四百多個王朝,不說大多數,也是有相當可觀數量的朝代覆滅皆是因為皇室衰微,以至于孤兒寡母臨朝,皇權弱,權臣強,最終釀造了王朝内部的混亂,覆滅之路是必然的。

當然也并非說孤兒寡母臨朝必然會帶來覆滅,單以多爾衮和孝莊太後這一對權臣和後宮的聯合就足以看出,多爾衮雖有野心但終究是清朝開國的大功臣,功績顯著,而孝莊太後也不是隆裕太後那般不懂政治的深宮婦人。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可見孤兒寡母不是王朝衰敗的必然因素,其本質應當是皇權是否強悍到足以真正控制天下。

衆所周知,封建社會是中央集權且皇權至少,盡管皇權至上有許多弊端,但不可否認,曆史上強大繁榮的朝代往往是皇權極強的,皇帝往往能掌控整個國家,不必面臨内部的鬥争,自然能夠對外壯大,擁有強悍的實力。

從較為熟知的唐、宋、元、明、清五朝,哪一個朝代建國之初、盛世之時不是皇權高度集中的,哪個朝代在覆滅之時不是皇權勢弱的。

清軍入關時,多爾衮問一道士:清何時會亡?道士的話讓他自我懷疑

這足以說明封建王朝的曆史發展周期,強盛時期的王朝皇權高度集中,而當皇權漸弱的時候,也極為可能走上衰敗的道路,清朝的興盛與衰敗同樣是如此。多爾衮當初所得的預言也隻是說明了這一規律罷了。

小結

縱觀多爾衮的一生,可謂輝煌又可歎他的結局。盡管作為清朝入關的最大功臣,得到了一人之下的地位和權力,盛極一時絲毫不為過。隻是這樣一個權臣最終依舊免不了被皇帝治罪的結局,實在令人唏噓。

顯然,皇權與權臣是不可兼得的,當皇權逐漸強大時,權臣的結局隻能是卸下權力,若是懂得進退之人或許還能謀個後半生的安穩,否則被治罪也是指日可待的。曆史上多少名臣、權臣的結局都驗證了這一點,這是封建制度的弊端,也必然為時代所抛棄。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