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冬奧組委部門負責人系列訪談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

走進位于首鋼園區的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坐在擺滿冬奧特許商品的辦公桌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不到一個月,北京冬奧會的市場開發工作積極創新機制,努力實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疫情下,市場開發工作紮實推進

2017年2月,北京冬奧組委正式啟動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市場開發計劃。樸學東回憶:“實際上我是2016年2月20日來到冬奧組委報到,然後組建了我們的團隊,到現在即将滿六年了。在市場開發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直以‘積極創新機制,努力實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為目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完成了裡程碑任務,也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挑戰。到目前市場開發工作比較平穩,總體上完成了預期的任務,挺不容易的。”

北京冬奧組委部門負責人系列訪談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

北京作為“雙奧之城”,2022年冬奧會的市場開發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基礎上與時俱進地開展的,同時在深度、廣度、力度、強度和難度上與當時相比有很多不同。

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樸學東介紹,北京冬奧組委與企業同甘共苦、換位思考、同舟共濟,共同尋找靈活應變的方法。“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利用官方供應商中的随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矚目’系統開了四萬多個小時的視訊會議,贊助企業的産品和服務用在了疫情期間的工作中,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贊助征集程式公平、公正、公開

北京冬奧會目前已簽約45家贊助企業,包括官方合作夥伴11家、官方贊助商11家、官方獨家供應商10家、官方供應商13家。

想要成為北京冬奧會的贊助企業要經過“過五關斬六将”的考驗。樸學東介紹,北京冬奧組委選擇贊助企業有五大标準,即企業資質、贊助報價、産品和服務保障能力、品牌影響力和營銷推廣能力。符合了這五大标準,才能進入候選名單,有機會進入征集程式,而這時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贊助企業征集程式共有十個步驟,從與國際奧委會簽署《市場開發計劃協定》、奠定市場開發合作基礎、與潛在企業溝通贊助合作意向,再到召開贊助征集評審會、合同談判,均展現了贊助企業征集過程的嚴謹和嚴肅。

北京冬奧組委部門負責人系列訪談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

樸學東說:“一家企業按這個程式從開始征集到最後宣布,短的要5個月左右,長的可達兩年半的時間。市場開發部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流程制度執行,保證贊助征集的公平、公正、公開。”

在這個過程中,冬奧組委最大的挑戰就是各利益相關方的平衡。針對這個挑戰,北京冬奧組委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探究最優方案,争取不僅把蛋糕做大,而且多做新蛋糕。

冬奧特許商品兼顧奧運精神和中國文化

從2017年12月16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特許經營試運作計劃啟動以來,北京冬奧會先後開發了16個類别5000餘款特許産品。截至2021年底,已發行紀念郵票5套,共18枚;已發行兩組19枚金銀紀念币、2枚紀念鈔、2枚冬殘奧會金銀紀念币。

北京冬奧組委部門負責人系列訪談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

此外,共征集特許生産企業29家,其中集中安置殘障人士就業企業2家,共征集特許零售企業58家,在全國設190餘家特許商品零售店,在天貓平台開設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在王府井工美大廈設立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和徽章交換中心。贊助企業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安踏品牌專賣店、中國聯通、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均開通線下實體零售管道。

“購買冬奧特許商品,讓更廣大的消費者和冬奧緊密地結合起來。”樸學東表示,希望特許商品成為一個載體,講好奧林匹克精神、講好北京2022的辦賽理念、講好中國故事,呈現出主辦城市的文化,帶動公衆參與。

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适逢中國傳統佳節春節。“我們努力在冬奧特許商品上展現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挖掘跟體育有關的、跟春節文化有關的,5000多款(特許商品)中有很多充分展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關心冬奧的朋友珍藏一份記憶。”樸學東說。

北京冬奧組委自2018年開始,将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确定為冬奧“特許上新日”。1月1日這個星期六,冬奧組委推出了一款“四大名著冬奧徽章”,分别是劉玄德風雪訪孔明、唐三藏履冰通天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和薛寶琴尋梅栊翠庵。樸學東在專訪中推薦了這款精心設計的徽章:“我們開發出來中國傳統文學四大名著當中的冰雪元素,和冬奧的主題結合,是限量款。此外,開幕式紀念郵票将在冬奧會大幕拉開之後銷售,目前設計、生産、配送等環節都在保密進行,敬請大家期待。”

北京冬奧組委部門負責人系列訪談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

四大名著冬奧徽章

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還将一步一個腳印,做好團隊建設,同時完成好贊助計劃、特許經營計劃和品牌保護工作,共同為迎接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貢獻市場開發團隊的力量。

記者張悅姗、蘇斌、林德韌、展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