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較真丨“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多活15年”,走得快真能更長壽?

較真要點:

走路快慢與壽命長短之間隻有相關性,并無因果關系。一個人健康狀況,才是影響壽命長短的真正因素。

查證者:一節生姜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

較真丨“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多活15年”,走得快真能更長壽?

最近,網上有不少文章“科普”:走路一定要快起來!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要比走路慢的人更長壽,平均壽命大約能高出15~20年。網友趕緊表示,自己需要大步快走了。“走路速度的快慢能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這是真的嗎?

一、研究隻能說明走路快慢跟壽命長短有相關性,不等于走得快就能長壽

網文中提到的研究,于2019年發表在《梅奧診所學報》上。這個研究是英國萊特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所做的調查,調查對象為47.5萬名英國中老年人,随訪時間為7年。在随訪時間内,總共記錄了12823個死亡事件。

研究者對比了這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并比較了不同人群在45歲時的預期平均壽命:走路快的女性為86.7~87.8歲,走路慢的女性則為72.4歲,差距約為15歲;走路快的男性預期平均壽命為85.2~86.8歲,走路慢的男性則為64.8歲,差距超過了20歲。這就是“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多活15~20年”的由來。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所有人有着相同的健康狀況,隻是走路速度有差别,在所考察的時間範圍内,sho兩組人其他的行為、所受的環境影響也都相同,隻是最後死亡率有差異,那麼走路快慢确實可能是導緻死亡率差異的原因。

但在流行病調查中,很難找到健康狀況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群,也很難保證兩組人的行為和受到環境的影響完全一樣。是以,對于這類研究,我們需要謹慎解讀其結論。通常來說,流行病學研究能夠發現兩個事件的關聯性,但并不能說明這兩個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

具體到這項研究,結論可以表明走路快慢跟壽命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但不等于走路快就是長壽的原因,更不能說隻要提高走路速度,就能延長壽命。實際上,研究者在論文也明确指出,“作為觀察性的研究,無法對因果關系進行推斷”。

這就是像是公雞打鳴和天亮,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聯,雖然公雞打鳴在先,天亮在後,但不能說公雞打鳴就是天亮的原因。大家知道,地球圍繞着太陽系的質心旋轉,是以産生晝夜節律,才是天亮的原因。

二、不用太在意走路速度,真正影響壽命的是身體的健康狀況

這項研究所選取的對象,來自英國Biobank 資料庫。之前已有研究表明,英國Biobank資料庫中調查者所報告的步行速度,與他們的心肺健康狀況有密切的關系。我們也都知道,一個人如果身體虛弱,他的步行速度就會很緩慢。

肥胖和過瘦,可能表明一個人的健康有問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對調查者的肥胖程度與壽命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對象不管是過胖還是過瘦,壽命都相對較短。具體到不同的名額, BMI過低,腰圍過長,體脂率過高或過低,這三者都與短壽有着非常明顯的相關性。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行走速度不同的人群,胖瘦帶來的影響并不相同。對于走得快的人,胖瘦的影響不是很明顯;但對于走得慢的人來說,如果太瘦(不管是BMI過低,腰圍過短,還是體脂率過低),預期壽命都明顯較短。

作者在論文中也明确指出,緩慢的步行速度,可能是因為受調查者有傳染病或慢性疾病。而更快的步行速度,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則能表明身體不虛弱,也沒有骨科的問題。這些健康因素可能才是真正影響走路速度和壽命的因素(confounder)。

除了肥胖因素,該研究還分析了手的握力,發現它與壽命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其實可以這麼了解,走路快慢、身體胖瘦、手是否有握力,可能都是身體健康程度的表象,不能片面解讀。如果一個人無法走快,身體過瘦或過胖,或者手無握力,首先需要對身體進行檢查,排除隐匿性的健康問題。

如果體檢沒有發現明顯的健康問題,通過适當的鍛煉,應該是可以延年益壽的。但一個人如果太瘦,可能是營養不良,若不增加營養,走太快也沒啥用;一個人如果太胖,尤其腰圍太大,要想健康長壽,不隻是需要邁開腿,還需要管住嘴,才會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

本文編輯:connerliu

關注【較真】,擷取更多靠譜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