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媽在順産時不知道要怎麼用力,是以疼着疼着就選擇剖宮産了,如果掌握了下面這幾種用力方法,就可能讓孕媽媽在分娩時更舒适、疼痛更少,用更多的精力去體味迎接新生命的愉悅。
膝胸位:雙膝跪下,雙臂伏在枕頭或軟墊上,若背部疼痛,試着左右晃動自己的臀部。如果胎兒較大,這種體位可幫助減輕背痛,并可使枕後位的胎兒轉為枕前位;若胎兒下降過快,這種體位可減慢其下降速度。
蹲位。蹲位是最常采用的體位,這種體位可促使胎兒快速下降并使骨盆加寬2厘米,産婦不必費很大力氣去屏氣。但這是一個很易疲勞的體位,不易堅持很長時間。可請陪護人從背部扶持,或用分娩工具協助。

仰卧位。仰卧位是産科醫生喜歡用的傳統分娩體位,這種體位便于手術操作。對于全身麻醉的産婦,這也是最安全的體位。然而,它不能利用重力,胎兒對産婦背部的壓力可增加背疼及會陰損傷的危險。
坐位。這是一種緩解疲勞最好的體位,若胎兒需要,此體位适用于做連續的電子監護。如圖所示,盡可能将背部挺直,背後用枕頭支撐,雙腿保持分開狀态。産床常常有保持這種體位的裝置。這種體位也适用于硬膜外麻醉。
側卧位。側卧在地闆上,身下墊些軟墊或枕頭。如果上面一條腿疲勞,可請陪人将其擡起。這種體位适用于硬膜外麻醉後或疲勞時,因為它能使宮縮更有效。若胎兒下降過快,該體位還可減慢其下降速度。
支撐式跪位。雙膝跪在床上,陪護人和醫生分别站在産婦的兩側。當産婦屏氣向下用力時,将雙臂環繞他們的肩部以獲支撐。這種體位可幫助枕後位的胎兒轉為枕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