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番紅砗磲已實作人工培育 藍色和棕綠色等品系色澤喜人

番紅砗磲已實作人工培育 藍色和棕綠色等品系色澤喜人

棕綠色砗磲子二代(新品系)

番紅砗磲已實作人工培育 藍色和棕綠色等品系色澤喜人

藍色砗磲子二代(新品系)

□浩源

番紅砗磲是砗磲貝中最鮮豔美麗的一種,它有“貝類之王”的美稱,還是海洋世界中的壽星,壽命可超百歲。但由于人類的過度捕撈,天然砗磲資源破壞嚴重。

最近,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方面表示,該所研究員喻子牛的團隊在海南三亞等地展開的“番紅砗磲子二代(品系)培育”項目已取得成績,經專家現場驗收,他們已實作砗磲子二代的人工繁育。

天然砗磲百年才長1米

番紅砗磲雖然長壽,但它們個頭并不大,通常成長百年才能長到殼長1米左右。它們的殼外表通常隻有白色或淺黃色,裡面大部分也是白色,但一扇殼的邊緣部分卻色彩鮮豔。大多數番紅砗磲都有一條紅色或橘紅色的邊帶,這些部分被很多人視若珍寶,用來制作成吊墜、戒面和佛珠手串。在《無量壽經》一書中就将它與金、銀、珊瑚、瑪瑙、琉璃、琥珀合稱“七寶”。

而且,番紅砗磲的肥大閉殼肌加工曬成幹品是上等的海珍品,且有很高的醫療價值。

人工培育子二代已有6萬餘個

人類對番紅砗磲的過度捕撈,早已嚴重破壞了天然砗磲的陣容。而砗磲卻是珊瑚礁生态系統中的關鍵架構物種,可以起到維護生态系統穩定的作用。

砗磲子二代人工繁育的實作,使人工繁育砗磲形成有效的繁育閉環,不再需要利用野生砗磲做種貝,可以最大程度保護砗磲資源及其生态系統,也為将來的合規合理利用奠定基礎。人工繁育形成的性成熟砗磲群體,也将能夠更加主動、有效地恢複我國砗磲資源、保護南海珊瑚島礁生态環境。

喻子牛團隊于2017年便建構了番紅砗磲黃岩島群體F0群體;2019年培育了F1群體,即砗磲子一代的藍色和棕綠色品系;2021年繁育了上述兩個品系的子二代F2群體,經過6個月的中間培育,如今這些番紅砗磲子二代總數共計6萬餘個,且幼貝狀态健康、活力好。

(中科院喻子牛團隊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