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什麼是中國......

在過去的認知裡,這是個逡迴在時政新聞和外交辭令裡的命題。在2021年的秋天,幾個媒體人,邂逅漢語橋,被推到了向世界推介中國的宏觀角色裡。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什麼是中國?

初識漢語橋,這是個失陷在賽制和題目裡不得脫身的命題。尋天問地,追古溯今。連續一百多個日夜,跨越20、30、40的一群人,在構想與颠覆,肯定與否定的輪回中,一次次破碎與重鑄。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這是個潛伏在全球小選手花式VLOG裡的意象性命題。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大洋洲的黃偉正,14歲,練就了一身堪比某火鍋店網紅水準的拉面技藝;阿聯酋的薩拉瑪,7歲,已經苦學4年中文,一邊吐槽中文的難,一邊開心地唱着難倒無數文化人兒的《生僻字》;保加利亞的妮可,12歲,醉心中國畫,濃墨淡彩蘭花草,一枝一葉總關情;烏拉圭的馬科斯,12歲,刀、棍拳術樣樣行,一招一式見功夫;吉爾吉斯斯坦的小嘉美,14歲,在逼仄的直播間裡,堅持跳起中國舞;俄羅斯的王小明,名字很街,一曲《梨花頌》卻優雅從容,頗具梅派氣韻。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山水迢迢,遠隔重洋。我不知道,這些世界各地的孩子,在一次次的和面、認字、習畫、打拳、練舞、學戲中,對中國,會有着怎樣的向往與想象......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David Kolosov,俄羅斯的大衛,是“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賽的總冠軍。節目錄制的那天,他說:沒到中國前,月亮就是月亮。到了中國才知道,月亮還可以是親人,是相思。阿聯酋的諾拉,在Ramadan(齋月)來臨的時候,會想起漢語裡的中秋節,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而Mohamed Jihad,埃及小夥兒劉正曦,因為漢語橋來到北京,娶了個天津姑娘,更是把家和思念永遠留在了世界的東方。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什麼是中國,想想很簡單。她是小偉正“盤活”的拉面,是小慧霞吟唱的《女驸馬》,是馬科斯向往的功夫,是薩拉瑪痛并快樂的筆畫聲韻,更是劉正曦呵護的中國親戚。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中國,是《國風》裡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中國,是習大大的美美與共,天下一家。

中國,是你,也是我。

穿越秋冬,我邂逅了“漢語橋”

想了解更多河南衛視精彩内容

請關注河南衛視公衆号吧!

編輯丨丁璐琳 監制丨馬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