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著名的軍事家
要說韓信曾經受過一段被羞恥的過去,那為什麼會受胯下之辱,那你要先了解韓信當時是什麼人?

一、無業遊民
很多人都知道“一飯千金”的成語就是當時對韓信生活窘境的最好展現。韓信有兩大愛好,一個是釣魚一個是愛劍。他成天就知道釣魚時看書,把弄自己的寶劍,并習得武藝。是以他根本就不勞作的,經常去蹭飯的。
二、抱負遠大(但是在沒有成事之前,會被鄉親看作自大的)
他沒錢,但是母親死了,連喪事的錢都沒有,卻給自己的母親選了一個又大又寬敞墓地,周圍據說讓放下一萬人呢?而且可以不吃飯,必須要佩劍,而卻要端莊。
就這兩點當時的鄉親,沒幾個人能看上韓信,而贈與她吃的漂母周濟,可以數的過來的看得上韓信的人。
了解韓信的為人,再說胯下之辱的說法?
據說有兩種:
一:屠夫當日想要韓信的佩劍,如果不給就必須從他的胯下鑽過,這種說法流傳最廣。
二:漂母周濟生病,韓信想給漂母來點肉,補補身體,于是就去屠夫那裡賒肉,屠夫說“你隻有從我的胯下鑽過,我才會給你肉,而且不會要你錢”,于是韓信被迫鑽的。
也許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大部分人的反應就是用劍刺屠夫,但是這事不冷靜的做法,想想刺死屠夫,韓信将面臨死罪,即使沒有刺死,刺傷也面臨牢獄之災。繞路而走,對于韓信而言可能更傷害他的尊嚴。
于是韓信選擇了鑽,而且把這件事牢記于心,激勵自己,終究成就大事。
更有傳說:韓信封王之後,回到家鄉,屠夫以為韓信會殺了自己,于是準備逃跑,誰成想韓信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謝他說“沒有你的胯下之辱,就沒有我韓信的今天”,并賞他錢,讓他做了一個小官。
這更可以看出韓信的“小不忍則亂大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