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作者 | 麥小麥

來源 | 女兒派(ID:nverpai)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曝光了一組母女相隔20年的對比照: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照片中的王同學今年18歲,是一名藥學專業的大一學生,她的媽媽也是學藥學專業的。

母女倆不但外形氣質相似,做實驗嚴謹認真的模樣也如出一轍。

小時候,家裡沒人時,媽媽會把她帶去工作的地方,跟着一起做實驗。

藥學有許多專業考試,王同學常常看着媽媽翻着厚厚的書認真學習。

耳濡目染之下,王同學也愛上了藥學,于是聯考也選擇了同專業。

她說:

“學藥學對化學的要求是很高的,我的化學成績還有待提高。我還得多向媽媽讨教學習方法。”

母親優秀好學,女兒傳承衣缽。

這對羨煞旁人的母女,引得網友紛紛贊歎:這世上最美妙的母女關系,就是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養育女孩》一書中曾寫道:

有一個事實是所有人都贊同的,那就是母親的核心作用。

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母親是女兒的榜樣,教育的本質之一是自我提高。

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而是影響。

媽媽的影響力和榜樣力,才是女兒一生學習最好的教科書。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01

優秀的女孩背後,都站着媽媽這個領路人

不久前,一段“9歲女孩在豬肉鋪裡跳芭蕾”的視訊,火遍全網。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視訊中,媽媽在肉攤前切豬肉,女兒小雲在嘈雜聲中,全然不顧肉鋪的腥味和旁人異樣的眼光,一絲不苟地壓腿、下腰,練習舞蹈動作,動作标準程度讓網友驚歎不已。

小雲的媽媽教育程度不高,家裡生活也并不輕松,但她卻沒一心隻想着讓女兒在肉鋪幫忙。

當發現女兒的舞蹈天賦後,她給女兒找來舞蹈視訊學習,沒客人時給女兒數拍子陪練,還四處給女兒打聽專業的老師,想盡一切辦法支援女兒。

“隻要孩子喜歡,我就得幫她。”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小雲出生在偏遠農村,若沒有媽媽的支援,她的人生其實早已寫好了結局。

但在媽媽的指引和堅持下,小雲這匹千裡馬最終遇到了伯樂,更一路跳上央視舞台,一時間光芒萬丈。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有人說小雲“雖出生在陰溝裡,但媽媽卻讓她擁有了仰望星空的權利。”

母親是女兒在這個世界上接觸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女性,尤其是在女孩的幼兒時期和青少年時期。

一位母親的格局和遠見,決定着女孩一生的命運。

世界名著《小婦人》,曾被譽為“千萬女性的成長經典”而經久不衰。

上學時讀《小婦人》,對馬奇家性格各異、氣質出衆的四姐妹印象深刻,而如今成為媽媽後,再讀《小婦人》卻被她們智慧的母親馬奇太太深深吸引。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馬奇太太的大女兒梅格,雖生在貧寒之家,但内心一直幻想嫁入豪門。

當梅格有機會參加舞會結識權貴時,馬奇太太沒有當即痛斥女兒不切實際的想法,而是盡自己所能把女兒打扮得端莊優雅,讓女兒不那麼難堪。

後來,當梅格認清現實嫁給清貧的家庭教師時,馬奇太太亦沒有諷刺挖苦女兒,而是欣慰地祝福女兒:

“我甯願你們成為擁有愛情、幸福美滿的窮人家的妻子,也不願你們做沒有自尊、沒有安甯的皇後。”

正因為馬奇太太的睿智和從容,才讓女兒梅格沒有在愛情中迷失自我,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二女兒喬熱愛寫作,卻因想多賺錢補貼家用,不得已違背初衷,寫一些爛俗、博眼球的小說,這導緻她常對自己的寫作才華陷入懷疑。

馬奇太太看到女兒的痛苦和迷茫,沒有任由女兒“堕落”,而是鼓勵女兒,“好好寫作,别在意其它的,你一定可以寫出好作品。”

在媽媽的肯定和支援下,喬找回了寫作的初心,并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兒童心理學家曾說:

“母親教會女兒如何生活、如何正确認識自己、如何做一個女人,并且對塑造女兒的性格以及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等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個智慧、樂觀、有眼界的媽媽,能在生活裡成為女兒堅定的臂膀,也能在事業上成為女兒指路的明燈。

媽媽,才是女兒人生最重要的領路人。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02

媽媽的樣子裡,藏着女兒的人生結局

身邊有這樣一個女孩,結婚後對性格懦弱的丈夫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總是當着孩子面和老公謾罵争吵。

在家裡稍有不如意,就打罵孩子;在外面和鄰裡間,能為幾塊錢,争論不休。

明明才30出頭,但我從她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光亮”。

大家都對她議論紛紛,可了解到她的成長經曆,才發現她的人生完全拜媽媽所賜。

小時候,因懷疑爸爸不忠,媽媽常抱着年幼的她去爸爸機關大鬧,最後讓爸爸名譽盡毀。

兩人離婚後,媽媽想逼她喝農藥一起赴死。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後,媽媽也幾年如一日在她面前對爸爸惡語相向。

媽媽長期的語言灌輸,讓她内心對婚姻充滿恐懼,不得已最後才找了個她不愛但性格軟弱的人結婚。

她說自己很讨厭媽媽,但反觀她自己,卻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媽媽的翻版:疑心重、強勢、暴力傾向......

家庭教育就是一場輪回,其本質就是一種複刻。

媽媽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什麼樣,女兒就會有樣學樣。

熱播綜藝節目《媽媽,你真好看》,曾另辟蹊徑首次聚焦50+的女性,邀請了20對母女參加時尚選秀。

節目中,明星李斯丹妮和她的媽媽“娟妹兒”,那種輕松、自然又搞笑的母女相處模式,圈粉無數。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講着一口四川國語的“娟妹兒”,表演節目時毫不怯場,雖表演水準一般,但她極具感染力的笑容和樂觀的心态,都讓她在舞台上分外惹眼。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媽媽在台上鬧,女兒在一旁笑。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溫馨畫面讓觀衆紛紛感歎:

“原以為李斯丹妮幽默、性格好是自學成才,沒想到都是從她媽那兒繼承的。”

《母親的影響力》一書中提到,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猶如一股永不間斷的力量,将持續孩子的一生。

媽媽對女兒的影響,貫穿孩子身上的每一個細胞。

媽媽的臉上,早已印刻着女兒的人生結局。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03

對女兒最好的饋贈,就是活成她的榜樣

網上曾看過一個“50歲媽媽陪女兒考研成功”的勵志新聞,看完對這位媽媽欽佩不已。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女兒兩次考研失敗,第三次備考明顯力不從心。

媽媽看着受挫的女兒,心疼焦慮之際,想出一個鼓勵孩子的辦法,就是她也報考,和女兒比賽,看誰考得好。

距離考試還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她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早起上班前學習,下班做題,排隊等候時背英語單詞。”

總之,除了上班外,媽媽幾乎都在學習,有時甚至廢寝忘食,一直複習到淩晨。

看着媽媽如此全力以赴備考,女兒也調整了心态,和媽媽一起為目标奮鬥。

女兒說:“媽媽都這麼大了,還能下決心考研,媽媽都這麼用功努力了,我再不好好複習,實在太丢人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母女雙雙考研成功,成為同學,羨煞旁人。

很多時候,孩子其實聽不見你說什麼,她隻看你做什麼。

當媽媽拿出最好的狀态,引領孩子向前沖,孩子一定不會停下來偷懶。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說:

“你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按照那樣标準去做,以身示範,給孩子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

媽媽給女兒最大的饋贈,就是活成你想讓女兒成為的樣子。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是一種傳承。

母親自帶的榜樣力量,猶如一股不間斷的水流,源源不斷地澆灌着女兒這顆小苗,促使其成長為參天大樹。

每一個優秀的媽媽,都會先把自己活成教科書,由此影響孩子。

曾看過一個短片:

女兒要參加化裝舞會,媽媽絞盡腦汁地為她縫制各種服裝:仙女裙,怪獸服、宇航員服......可女兒都不滿意。

最後,女兒出乎意料地隻要求買件普通的紅裙子。

舞會上,女兒沒有因穿着普通而失落,反而一直自信地對着媽媽微笑。

媽媽在走廊的牆壁上,看到其他孩子的夢想寫的都是“宇航員、科學家”等,唯獨女兒寫的是“我想成為媽媽”,旁邊附着一張媽媽年輕時穿紅裙子的照片。

媽媽看完,淚流滿面又無比驕傲。

女兒能想到最好的模樣,便是長大後成為了媽媽。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曾聽過一段話:

“優秀的媽媽,是女兒的一座燈塔。

她渾身散發着柔和而堅定的光芒,自帶睿智而溫暖的氣質。

俯身教誨,似春雨潤物般潛移默化;仰頭追夢,似星辰大海般璀璨壯美。”

媽媽謙虛懂禮,女兒才會知書達理;

媽媽自信果敢,女兒才能勇敢無畏;

媽媽不卑不亢,女兒才會守住底線;

媽媽努力向上,女兒才能自律上進。

優秀的媽媽會用行動,活成女兒的偶像,成為女兒一生追逐的目标。

關注老薛全腦早教視訊号

本文來源于女兒派(ID: nverpai),關于養育女兒的幹貨,這裡都有;關于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人民日報曝光兩張相隔20年的對比照:媽媽,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