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介布衣手眼通天,滿朝大臣以結識他為榮,皇帝卻對他下必殺令

在古代的時候,地位最低的就是布衣百姓。在兵荒馬亂的時代,無權無勢的老百姓,甚至連飯都吃不飽,特别的凄苦。是以,很多人都希望進入朝廷做官。尤其是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數十年,其最終目的就是通過科舉考試,得到朝廷的功名利祿。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在西漢時期,就有一個特殊的平民百姓。此人本是一介布衣,卻能手眼通天。滿朝大臣以結識他為榮,皇帝卻對他下必殺令。

一介布衣手眼通天,滿朝大臣以結識他為榮,皇帝卻對他下必殺令

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名叫郭解,體型比較矮小,看起來很容易欺負。可實際上,郭解精明強悍,從小就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很多得罪過郭解的人,基本上都成了刀下亡魂。随着時間的推移,郭解的名聲逐漸聞名四方,被很多人敬畏。值得一提的是,郭解除了心狠手辣之外,還是一個很仗義的人。有時候,甚至會冒着生命危險,幫自己的朋友報仇。正因如此,郭解身邊也聚集了很多朋友,經常有人為他提供賺錢的門路。

一介布衣手眼通天,滿朝大臣以結識他為榮,皇帝卻對他下必殺令

不過,郭解做的并不是正經生意,他曾私自鑄造錢币,也曾挖掘墳墓,從裡面偷盜寶物,做過的違法活動數不勝數。期間,郭解也曾被官府通緝,遭遇過一些威脅,不過經常能夠化險為夷,即使是被官府抓獲,也能碰到大赦。是以,郭解一直逍遙法外。單從這些經曆來看,郭解也算是一個福緣深厚的人。如果福薄命淺的話,他早就遭到了朝廷的嚴厲制裁,甚至是被朝廷判處死刑。

一介布衣手眼通天,滿朝大臣以結識他為榮,皇帝卻對他下必殺令

因為名氣比較大的緣故,郭解經常被人請過去調解沖突。有一次,洛陽有兩撥人互相結仇,他們的沖突特别尖銳。本地豪傑因為無法調解,于是将郭解請過去。結果,他輕而易舉的調解了洛陽的沖突,還把功勞推到了本地豪傑的頭上,結果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和尊敬。公元前127年,朝廷公開下令,将全國的富豪,遷移到茂陵定居。這個指令的核心目标是打壓地方豪強,穩定各個郡國的局勢,同時将權力集中到朝廷手中。

一介布衣手眼通天,滿朝大臣以結識他為榮,皇帝卻對他下必殺令

按照朝廷的規定,資财三百萬的人,才會被列入遷移名單。郭解家裡雖然沒有那麼多錢,但他卻因為影響力大,也被列進了遷移的名單。當地的官員,一直對郭解很敬畏,他趁着這個機會,督促郭解盡快遷移,不敢讓郭解繼續留在本地。後來,大将軍衛青親自出面為郭解說話,希望朝廷能将郭解從遷移名單中踢出去、結果漢武帝卻認為,郭解既然能讓大将軍出面幫忙,那就不是普通人,必須跟其他人一起遷移。

郭解被迫遷移到茂陵後,關中地區的人,聽說了他的名氣和事迹,紛紛跑上門來,希望能跟他做朋友。久而久之,郭解的影響力,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提升了很多。後來,郭解因為殺害楊季主被人告發,朝廷立刻下令進行通緝。逃亡了一段時間後,郭解被朝廷抓獲。期間,有一些官吏上報朝廷,想為郭解洗脫罪名。結果,禦史大夫在皇帝的授意下,對郭解判處了極刑。同時,還誅殺了他的家族。

一介布衣手眼通天,滿朝大臣以結識他為榮,皇帝卻對他下必殺令

從本質上來看,郭解落得這樣的下場,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他肆無忌憚的行為,觸犯了當朝律法,朝廷有足夠的理由,對他判處死刑。第二,朝廷正在打壓地方豪強。郭解身為一介布衣,卻能手眼通天,讓官吏跑到皇帝面前辯解。這種以平民身份,玩弄權詐之術的表現,比他的殺人罪還要惡劣。對西漢朝廷來說,郭解這種人就是眼中釘和肉中刺,必須盡快解決,才能穩定自身的統治地位,是以根本不會對他手下留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