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秦始皇嬴政,是我國曆史上首位完成華夏一統的風雲人物,在世人的印象裡,秦始皇心狠手辣,性格殘暴不仁。也正是因為秦始皇雷厲風行的手腕,他才能夠獲得六國統一,正式結束亂世格局。任誰或許無法将秦始皇,和仁慈二字聯系在一起。然而滅楚之戰中,秦國大将李信因為判斷失誤,導緻耽誤戰機,甚至還将秦始皇交與他的20萬精兵付諸流水。犯了這麼大過錯的李信,卻沒有受到秦始皇任何的責罵。那麼秦始皇為何如此寬宏大量,對待敗将李信呢?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秦始皇13歲繼承王位,根據坊間野史所傳,秦始皇他的親生父親,乃是呂不韋,當然這點在正史當中已經被完全否認。秦始皇在位37年,于39歲時稱為始皇帝。建立秦朝之後,嬴政書同文車同軌,設立郡縣制,讓華夏大地迎來天翻地覆的改造。雖然秦始皇死在了東巡途中,可是他的接班人,漢高祖劉邦開辟的西漢盛世,也是完整維持整個華夏大地的版圖,是以嬴政在曆史當中應該是功大于過的。隻不過秦始皇嬴政和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滿清雍正皇帝都差不多,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在某些行事作風上則是顯得頗為狠毒。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秦始皇在位期間,征用幾十萬民夫徹底鑿空骊山,隻為了修建一座墓,這可真是極大的鋪張浪費。在秦始皇征戰六國當中,有一場最重要的戰役,就是戰國後期的滅楚之戰。消滅楚國之前,秦始皇曾經想讓他的老朋友,也是秦國大将王翦領兵出征。此時,有位叫做李信的少年将軍,他對秦始皇誇下海口,隻需要20萬的人馬,便能夠徹底消滅楚國。而王翦則認為,攻打楚國沒有60萬大軍是決計不行的,而且要傾全國之力,發動類似長平之戰那樣曠世持久的大戰才能做到。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權衡利弊之下,秦始皇還是重用李信。可是在此次滅楚之戰中,秦國内部發生叛亂,李信帶兵經驗不夠豐富,铩羽而歸,去時秦朝總共派了大約25萬左右人馬,回來的時候隻剩下了不到3000餘人。而秦始皇,聞之也是極為震驚,他一方面趕緊去請老将王翦出山,另一方面卻沒有對敗将李信有任何的責難。其實李信也并非等閑之輩,荊轲刺秦王之後,李信曾經帶領千餘士兵追殺,幕後主使太子丹。迫使燕王喜殺太子丹。幫助秦國剿滅太子丹這個大禍害,而且在數次軍事行動當中,李信表現得非常果敢,行事作風頗有秦始皇風采。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是以嬴政對于李信也是大為贊賞,當面誇獎他有勇有才。但是,李信畢竟是領了軍令出戰,而且讓秦始皇損失這麼慘重,隻不過秦始皇并沒有對李信有任何刑罰;相反,而是允許李信戴罪立功。公元前222年,李信跟随猛将王贲前去攻打遼東,俘獲燕王喜。公元前221年,李信又與王贲從燕國向南讨伐齊國,至此,秦朝徹底獲得天下一統。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是以李信于滅楚之戰後,并沒有被消磨銳氣,相反還接連幫助秦始皇打下燕國和齊國。雖然燕國和齊國在當時都以不複往昔之強盛,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信和王奔這兩人,能夠将這兩國消滅也算是大功一件。是以李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了秦始皇的不殺之恩。而之是以秦始皇會寬宏大量饒過李信,并不是多麼仁慈。秦始皇在天下格局未定之時,對待人才的态度,都是非常寬厚謙卑。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比如當老将王翦稱病不出,秦始皇曾經親自來到王翦的府上,向他道歉認錯,懇求王翦帶兵出征。同時還有一位叫做鈍弱的平民百姓,當面指責嬴政昏庸,這些秦始皇都全部隐忍下來。因為秦始皇,在天下格局還未平定之前,他不敢有任何大的動作,怕耽誤統一大業。是以在用人的時候,秦始皇對待人才則是百依百順。

讓秦國損失慘重的李信,卻未受到任何責罰,秦始皇難道這麼仁慈嗎

但是當秦始皇獲得一統之位後,則露出了自己鋒利的獠牙。軍事家尉缭曾經與人當面說過:“秦始皇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此人心機頗深”。是以秦始皇能夠寬恕李信,關鍵還是李信有用武之地,身上還能有可榨取的其他資源。當李信油盡燈枯之時,秦始皇必将對他處以極刑。話又說回來,如果秦始皇嬴政沒有這樣的手腕手段,或許也無法獲得統一吧。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