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軍兩次攻打日本都敗了,是因為他們善于陸戰不善水戰嗎?

元軍兩次攻打日本都敗了,是因為他們善于陸戰不善水戰嗎?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曆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蒙古軍隊的對外戰争具有征服性質,而兩次對日本的戰争就是為了征服日本,使之臣服。13世紀蒙古騎兵橫行歐亞大陸,唯獨孤懸海外的日本不向元朝臣服,并且着手加強日本最靠近高麗的領土(高此時向元稱臣),是以也是最有可能被首先侵略的地方--九州的防禦。

元軍兩次攻打日本都敗了,是因為他們善于陸戰不善水戰嗎?

1266年,忽必烈就派使者出使日本,但因為風大,使都沒能到達日本,後來又派了幾次,日本對元朝的使者很不友好,其中一次還扣壓了高麗向導,忽必烈很生氣,1274年,忽必烈命拔都魯領蒙漢軍隊一萬五千人出征日本。戰争一開始很勝利,但是因為異地作戰,元軍不熟悉環境,日本軍隊又采用遊擊戰術,元軍不得已準備退兵,在返航的過程中又遇到暴風,結果幾乎全軍覆沒。

元軍兩次攻打日本都敗了,是因為他們善于陸戰不善水戰嗎?

元朝的戰線拉的太長,地盤太大,蒙古打到最後已經成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帝國,蒙古的精銳部隊總共就五六十要,還要駐守各個要地。最後不尊重名族政策,南宋的航海技術已經十分先進了,隻是元朝沒有利用這點,把南宋人列為下等人,是以沒有航海方面的專家并沒有為元朝效力。

元軍兩次攻打日本都敗了,是因為他們善于陸戰不善水戰嗎?

當然,元軍的問題也很大,除了不熟悉海戰之外,倉促準備導緻艦船粗制濫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船是高麗人建造的,技術落後而且怨言很大,品質極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