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布魯克林》:有些人的朋友圈,你終将遠離

道不同,不相與謀。

沒有人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不信,你可以翻看一下朋友圈,那些你無法“同頻共振”的人,終将淡出你的朋友圈。,而你,亦如是。

電影《布魯克林》,就全景式地展露了這個過程。

《布魯克林》:有些人的朋友圈,你終将遠離

01

當你一無是處的時候,朋友圈也僅剩荒蕪。

電影《布魯克林》,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愛爾蘭小鎮姑娘愛麗斯,在一位神父的幫助下,遠渡重洋,到開放發達的異國他鄉,通過刻苦學習、融入工作,實作了由“灰姑娘”到“白天鵝”的人生蝶變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愛麗斯隻是小鎮中一家商店的售貨員,商鋪老闆刻薄勢利,但愛麗斯不敢反抗,因為這樣的工作機會少之又少。

愛麗斯有個有錢的閨蜜,在青年人的舞會上,那些帥氣多金的男孩,争相邀請閨蜜跳舞,而愛麗斯則不被任何人關注。

雖然她是那樣聰慧、美麗、善良、能幹。但在那個資源有限的小鎮,被矚目的人,隻能是像她閨蜜一樣的有錢又有閑的人。

那時,愛麗斯的朋友圈,隻有無趣的工作,無趣的社交,以及媽媽的憂心忡忡,和姐姐忐忑不安地相助。

除了姐姐的鼎力支援讓她能夠看到一絲絲生活的希望,其餘的都是令人窒息的。就連她想要跟商鋪老闆通報自己将要遠渡重洋的資訊,都被一再打斷。沒有人相信,這個勢單力薄的姑娘還能有“改天換命”的機會。

這種無處不在的壓抑,正是一個人處在人生低谷時最真實的寫照。

《布魯克林》:有些人的朋友圈,你終将遠離

02

當你開始追夢,朋友圈便掀起了陣陣漣漪。

愛麗斯戀戀不舍地踏上了遊輪,一路颠簸之後,來到了陌生的國度,住進了一家專門接待年輕女孩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大家白天忙着工作,夜裡則被濃濃的思鄉之情折磨得淚流滿面。

為了堅持下去,愛麗斯再次聽從神父的建議,去上夜校,學習會計業務。在忙碌中充實自己,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此時的愛麗斯,朋友圈中出現了很多新的面孔

有嚴厲的房東,年紀相仿的同齡女伴,有百貨商店裡的各色顧客、善解人意的主管,有學識淵博的夜校老師,和同樣學得費勁卻不願退縮的同學。

在陌生環境裡,在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中,愛麗斯漸漸找到了明晰了自我定位。她不滿足當一名售貨員,而更青睐于當一名會計,以及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是以,她也去參加舞會,并認識了善良熱情的托尼,兩人陷入了熱戀,她再也不僅僅眷戀着在故鄉的媽媽和姐姐,而是擁有了自己的生活。

人啊,隻要勇敢地往前邁出一小步,人生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境界。一次次鼓起勇氣,打破自我認知的界限,便會一次次收獲意想不到的命運的饋贈。

《布魯克林》:有些人的朋友圈,你終将遠離

03

當你實作了華麗轉身,便隻能作别從前的朋友圈。

正當愛麗斯漸漸擁有了自己的生活時,一直幫助她、深愛着她的姐姐羅斯卻因病去世,愛麗斯再也無法忍受對母親的強烈思念,啟程回國,修整一段時間。

當穿着一襲明黃色的、裁剪得體的連衣裙的愛麗斯再次出現在閨蜜的眼前時,閨蜜的眼神中流淌的是止不住的羨慕,那一刻,愛麗斯仿佛看到了從前的自己。

她穿着時尚,談吐自信,還被姐姐生前的公司邀請去做兼職,一時間,愛麗斯成為了衆人追捧和羨慕不已的對象,鎮上最出名的富家子弟也天天圍着她轉。

唾手可得的愛情,富足的婚姻,被人尊重的工作,還有備受尊崇的社會地位,愛麗斯從前不敢設想的一切,如今都變成了現實。她自己也有一點恍惚,這不正是自己一直渴盼的生活嗎?

但是,愛麗斯的美夢很快就清醒了過來,從前的店老闆以掌握了她結婚為由,迫不及待地羞辱了她一番。愛麗斯終于明白,小鎮上一切都沒有變,那個熟悉的圈子,依然有着冥頑不化的傲慢與偏見。

愛麗斯一刻也不願再在小鎮上待下去,她預定了最快的返程船票,頭也不回地去了遠方。她沒有跟閨蜜告别,也沒有跟那個熱烈追求她的富家子弟說再見。甚至,她也決心放棄陪伴在媽媽身邊。

《布魯克林》:有些人的朋友圈,你終将遠離

04

結束語:

有些人的朋友圈,你終将遠離。

愛麗斯回到了大洋彼岸的異國他鄉,那裡才有屬于她的舞台,她的夫妻,她的生活。

電影的最後,是愛麗斯的獨白:“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們可以想見,愛麗斯和從前的閨蜜、朋友、家人,隻會越來越遠,以至于失去聯系;他們終将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在全然不同的精彩世界裡,寫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那個奮力追夢的人,再也不會停留在“原地踏步”的人身邊。祝福依舊在,隻是,後會無期。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