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萊姆小鎮、瑪麗·安甯和侏羅紀海岸古生物化石的發現

作者:光明網

作者:梅雪芹(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

倘若讀過英國當代作家約翰·福爾斯的小說《法國中尉的女人》,有可能記得小說開篇描寫的英格蘭向西南延伸的狹長部分那個當地最大的港灣萊姆灣,以及被視為其名稱之源起的古老小鎮萊姆裡季斯;也有可能回味小說的男主、那位虛構的古生物學家查爾斯,在昏暗、彎曲的科布堤上與黑衣女人邂逅的場景。如果還看過由此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更有可能将黑衣女人在那防波堤上對查爾斯回頭遠遠一瞥的經典瞬間定格在腦海中。此景此情也勾連着本文所及的地方、人物和史實。

這地方,即萊姆裡季斯或萊姆小鎮及其坐落的萊姆灣;這人物,即萊姆小鎮一個名叫瑪麗·安甯(1799-1846)的女子;這史實,即瑪麗·安甯關于侏羅紀海岸古生物化石的幾次重大發現。因為這些發現,原本貧困潦倒、地位低下的女子瑪麗·安甯不僅受到尊敬,被稱為MissAnning,在科學界尤其是古生物學和古脊椎動物學圈内人盡皆知,而且還享有“史上最偉大的化石采集家”之譽。現在,她的家鄉萊姆鎮每年都會舉辦“瑪麗·安甯日”。

其實,自19世紀前期以來,關于瑪麗·安甯發現古生物化石之事即存在不少謎思,其母親甚至說過自己的女兒“是一段曆史,也是一個謎團”。人們困惑的是,在一個男性主導的領域,貧寒女子瑪麗·安甯為什麼會有名垂青史的發現?對于這一問題,顯然需要超越社會史尤其是女權主義的窠臼,深入到更具體也更宏闊的曆史時空中去思考和探究。讓我們從英語中著名的繞密碼《賣貝殼》說起,其中幾句說的是:

她在海濱賣海貝殼(Shesellssea-shellsonthesea-shore)

我肯定她賣的貝殼是海貝殼(Theshellsshesellsaresea-shells,I’msure)

因為如果她在海濱賣海貝殼(Forifshesellssea-shellsonthesea-shore)

那我就肯定她賣的是海濱貝殼(ThenI’msureshesellssea-shoreshells.)

這個繞密碼由英國歌詞作家特裡·沙利文創作于1908年,其創作受到了安甯的啟發。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瑪麗·安甯不同于曆史上一般的古生物學家,她并非為了研究而是為了生計才去搜集貝殼和化石。即便如此,其搜集活動還是得到了高度認可。那麼,如何了解她的活動和史迹?筆者認為,她之是以能夠搜集化石并且有重大發現,還能引起人們的重視,是地利、天時、人和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位于萊姆灣的萊姆鎮,在自然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裡是英國侏羅紀海岸——一個以化石聞名的世界自然遺産的中心地帶,瑪麗·安甯便出生于此地。這個小鎮的天然優勢地位,外加風暴及海浪的沖刷和侵蝕,使化石裸露出來,瑪麗·安甯才得以有驚人的發現。

其實,英國侏羅紀海岸遠不隻萊姆灣那一段,它西至德文郡東部的埃克斯茅斯奧科姆岩石群,東到多塞特郡斯沃尼奇老哈裡巨石,全長153千米。那麼,為何是萊姆的瑪麗而非這海岸其他地方的什麼人,譬如埃克斯茅斯的某個安妮率先發現那些古生物化石?而且侏羅紀海岸存在已久,即便萊姆小鎮也有上千年的曆史,為什麼到19世紀前期才有這樣的發現?顯然,要了解與安甯相關的那段曆史,還必須再次回到她所生活的那個地方和那個時代,進行更深入、細緻的探讨。

據史料記載,萊姆于1285年建港,從13世紀末開始即成為英格蘭的一個主要港口和造船中心,與法國保持着頻繁的貿易聯系。在16世紀晚期,此地是皇家海軍迎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場所。到19世紀初期,則因拿破侖的《大陸封鎖令》和英法戰争的影響而出現轉折性發展,主要是本地海濱旅遊業的興起,進而使它較早地成為海濱勝地,供遊人沐浴海水,飽覽海景;特别是其海濱的海洋生物,使得人們興趣盎然。于是,各色人等來來去去,有的還在這裡結婚生子,紮下根來,瑪麗的父親理查德·安甯即是其中的一員。老安甯1793年9月從德文郡的克裡頓遷來此地,以做木匠為營生,偶爾也搜集化石,并将它作為稀罕之物賣給海邊遊客,是以聞名遐迩,引得來自布裡斯托爾、巴斯、牛津和倫敦等地喜愛收藏化石的各路人員紛紛叩門問津。

老安甯也将搜集、展示和銷售化石的本領教給了兒女。在其1810年11月不幸身亡、孤兒寡母陷入困境之際,兒子約瑟夫和女兒瑪麗先後發現了一塊化石,并在1817年将其命名為魚龍化石。尤其是瑪麗,這個在15個月大時就曾遭遇雷擊但大難不死、頗具傳奇色彩的女子,後來憑借勇氣以及支撐家庭的需要,一次次在懸崖峭壁上從事高度危險的化石采集活動,以至具有更多的發現,如1823年發現蛇頸龍亞目化石、1828年發現翼龍化石,進而在那個被稱為“地質學英雄時代”的19世紀前期,赢得了不少專業或業餘的化石搜集者的青睐。他們不斷走進瑪麗家的大門,讨論她的發現,購買她的化石。

瑪麗·安甯可謂生逢其時,盡管她曾遭遇過不公正的對待甚至被诋毀,但也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有人買她的化石,使其在經濟上得以解困;有人幫她記載和描繪她的發現,包括當地的地質學家和曆史學家,使她的活動得以及時載入史冊;也有人幫忙宣傳她的生平事迹和發現活動,使得英國本土、美國以及其他更多地方的相關人士早就了解了她的貢獻。而在離世之後,瑪麗·安甯還“擁有了一小群鐵杆粉絲,他們花了無數時間研究她的生活”,足見其發現海洋生物化石一事産生了重大影響,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于其發現的影響和意義,19世紀中後期的科學界已有認知,主要是從打擊了基督教《聖經》宣傳的神創論以及時人信仰的物種不滅論等方面而論的,可謂石破天驚。我們今天讨論這段曆史,試圖強調的則是,19世紀前期萊姆灣邊萊姆小鎮上的瑪麗·安甯等人在侏羅紀海岸發現古生物化石,不僅成為自然和人類曆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反映了長、中、短等多重曆史時空有機交錯的複雜情形——這是我們特别關注瑪麗·安甯發現活動的初衷所在。

其中的長時空甚至超長時空,指的是漫長的地質時期及與此相關聯的宏闊區域,它們遠遠超出了化石被發現的海岸和海灣,這是由化石本身反映出來的,它們由此成為認識地質史的一類材料;中時空,主要指的是海濱小鎮的興起和發展及其關聯的周邊地區,也包括英吉利海峽對面的歐洲大陸國家的曆史,它們因海洋、海峽、海岸、海事包括軍事活動而有機地聯系并互相影響;短時空則指的是安甯及其家人,還有同時代其他有關人士與萊姆灣、懸崖、當地海岸和眼前的大海打交道的曆史。就安甯及其家人而言,他們主要是為解決生計換取食物而不惜冒險采集化石,這背後反映了海岸居民靠海吃海的真實狀态。同時代其他有關人士則包括萊姆本地的地質學家、曆史學家、宗教人士和居民,以及遠近而來作為遊客的地質學家、博物學家、商人等,他們因各自的需要而與萊姆灣、萊姆鎮和侏羅紀海岸或深或淺地打着交道。這三重時空因海洋生物化石的發現有機地交織起來,不僅成為時人的談資,更成為今人了解與研究某類過往的載體。

總的來看,瑪麗·安甯的故事集中代表了人與大海互動關聯的一段曆史,是海洋環境史的一個方面、一個主題。這段曆史之中許多相關史實已被挖掘出來,其中不乏撲朔迷離的細節和渲染之處,也存在一些待解之謎。但無論如何,這段曆史有助于我們探尋海洋作為生命起源之所的真相,了解海洋對人類及其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進而思考自然與人類共同創造曆史的意蘊。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0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