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公人物】人民藝術家趙永華:熱愛依舊,傳承永恒

【大公人物】人民藝術家趙永華:熱愛依舊,傳承永恒

趙永華出生于1942年,湖南邵東人,字景宋,号藝涯齋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近日,我們在采訪時了解到,已至耄耋之齡的趙永華有着極其傳奇的人生經曆,會理發,會木工,會修理,會雕刻,會醫術,會發明,會唱花鼓戲劇,會魔術和雜耍,會照相和畫像,會人物剪影和傳統的剪紙。初見端倪便讓人沉浸其中,但更引人矚目的是趙永華對于書法的熱愛與鑽研。

書法可以讓人不屈不撓,也可以讓人不驕不躁

【大公人物】人民藝術家趙永華:熱愛依舊,傳承永恒

趙永華自幼喜愛書法,自學成才。在學校時盡管他調皮搗蛋,但老師們也常誇他的字寫得好,後來由于家庭原因辍學農作時,也會不由自主的以大地為紙,以鋤頭為筆,當上醫生之後也沒有停止對書法的臨習和研究,有時候白天看病,晚上就在煤油燈下練字,常常不知不覺練字到深夜。

一天,趙永華看到了一本農家曆,他沒有想到這本無意中看到的農家曆小冊子,竟然會改寫他年過四十的人生軌迹。他說:“很多人一生當中都是碌碌無為的,但有的人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是什麼。人若是有自己的特長,就應當以自己的特長去發揮,為這個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把人生的能量發揮到極緻。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隻有這樣才能創造奇迹,也隻有這樣活着才更有價值。這本小冊子上用的是極其樸實的語言,講的卻是人生道理。”

當時是八十年代初期,國家政策已經放開,人們可以憑自己的特長和本事在社會上求職謀生,經過慎重的考慮後,43歲的趙永華棄醫從書,毅然決然的走向了用書法藝術交友的道路。此後多年,趙永華和其夫人都在賣字為生,浪迹天涯。12年的漂泊生涯,足迹踏遍全國二十多個省,數百個大小城市,所到之處,均拜訪書法名家,觀摩碑闆石刻,撫臨前賢法帖,是以書法精進。

【大公人物】人民藝術家趙永華:熱愛依舊,傳承永恒

趙永華的書法漸漸得到了書法界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評價,在海内外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并且從1990年開始《邵陽日報》《大明報》《台灣立報》《世界論壇報》等報刊均刊出其作品進行宣傳,中央電視台和《人民日報》也先後将他的生平和書法作品進行專題報道。但是,趙永華卻不圖名利、不求仕途,在最輝煌時抽身而出沉澱自己的藝術,不讓其沾染過多世俗。

不戚戚于過去,不汲汲于未來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趙永華擅長書楷書、行書、隸書、草書、篆書、魏碑、漢簡、闆橋體、毛體、現代書法等,并獨創了“永華體”。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永華體”榮獲一等獎,并被國家郵政總局制成郵票發行。2019年世界郵票上的中國藝術名家《趙永華書法》,由美國、法國、德國等多國郵政協會制成國禮珍郵向全球發行。

【大公人物】人民藝術家趙永華:熱愛依舊,傳承永恒

并且,趙永華憑着自己日複一日對書法鑽研的韌性和悟性創作了寫字速成教程。他認為大道至簡,軟筆、硬筆之間可以相通;每個漢字可以進行拆分,将阿拉伯數字和一些符号巧妙結合後,便可以寫出所有的鋼筆行書。趙永華将其撰寫成了教材,如《五分鐘鋼筆行書速成法》、《神奇寫字速成法教程》、《三十小時毛筆鋼筆字速成法教程》等,并且創立了一套有趣的教學方法,有人稱他“破譯了漢字書寫密碼”。他還出版了國内第一本楷書台灣字帖,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小生練習書法的學習效率。

【大公人物】人民藝術家趙永華:熱愛依舊,傳承永恒

這些教材和有趣的教學方法都應用到了趙永華興辦的學校之中。趙永華1995年到2006年在家鄉邵東縣城辦學十年,後來,趙永華與周霖女士接受了深圳新西湖集團公司董事長吳炯聲的邀請,于2006年在深圳園嶺新村創辦了“永華書法藝術教育訓練中心”,2011年又成立了深圳市永華書法藝術研究所,現在還是海絲城市大學書畫學院院長及特聘教授。他說,辦學是想讓學生們真正懂得寫字的方法和了解書法神奇的魅力,并将書法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發展和繼承下去。

趙永華的書法教學體系目前正在發揚光大,成為了書法教學的一大品牌。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仍然任重而道遠,對此趙永華表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自己研究的藝術成果及寫字速成法教學更好的普及,以便更好的幫助青少年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文化品質和審美能力以及堅定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會将其沿着一帶一路推向世界,讓書法這一文化瑰寶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熠熠生輝。(文/大公湖南 申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