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薛嶽輕敵,74軍慘敗,長沙失守,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樣也算赢?

本文為《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22次大型會戰》14:第二次長沙會戰

入夜,日軍襲擊74軍軍部,74軍軍直屬隊打散。軍長王耀武率衛士緊急突圍,衛士排長被俘虜後被日軍砍死,王耀武借着夜色才得以逃脫。經過1天的戰鬥,74軍隻有51師還算比較完整,57,58兩師均被打散。

1941年9月,中日兩軍再次于圍繞着長沙爆發了一次大規模會戰。這次會戰在戰史上被稱為“第二次長沙會戰”

這一次,薛嶽的對手換成了阿南惟幾中将。

阿南惟幾在接替園部和一郎成為第11軍司令官之前,他是日本陸軍省次官。這次是阿南惟幾第一次指揮大型作戰,阿南惟幾躍躍欲試,興奮的心情難以抑制。

中國第9戰區的指揮官還是薛嶽,自39年10月第一次長沙會戰之後,第9戰區和日軍第11軍沿着新牆河對峙,兩年來沒有發生過戰事。此時的第9戰區總兵力約有37萬多人,薛嶽還修建了一條牢固的工事,他把這條防線稱之為“伯齡防線”——薛嶽的字是伯齡。

01

阿南惟幾針對性改變戰術,薛嶽仍照搬老戰術

薛嶽輕敵,74軍慘敗,長沙失守,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樣也算赢?

第二次長沙會戰前日軍大學營為了保證進軍東南亞所需的兵力,不允許第11軍動用即将調往太平洋地區的部隊,同時要求作戰必須迅速推進,完成之後快速回撤,尤其要固守宜昌。

阿南惟幾第一次指揮大型會戰,自然希望馬到成功。為此,他做了充分的準備。阿南惟幾,木下勇等為制訂作戰計劃,費盡心機,并 反複派飛機偵察湘北周圍的地形和我軍配置 ;還認真總結參考了第一次長沙會戰的經驗教訓,同時召開各師團參謀長參加的軍事會議,征詢意見, 進行兵棋演習。

在作戰計劃裡,阿南惟幾吸取了第一次長沙會戰的教訓,徹底集中了兵力——

在沿着新牆河僅20公裡的狹窄正面,他把四個主力師團(第40、6、3、4師團)自東向西一字排開。阿南惟幾要求日軍以大兵團迅猛推進,在最短時間内完成作戰目的,然後迅速撤回原地。阿南惟幾的目标還是粉碎第9戰區的有生力量,而非占領長沙。

日軍轉變了作戰思路,但是是薛嶽還沉浸于第一次長沙會戰的勝利之中,完全照搬老戰術 ,“誘敵深入”“集中主力”在長沙周圍決戰,這也注定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的慘敗。

02 日軍掃蕩大雲山,薛嶽沒有引起重視

薛嶽輕敵,74軍慘敗,長沙失守,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樣也算赢?

在正式作戰之前,阿南惟幾指令日軍第6師團掃蕩大雲山,将大雲山的中國守軍趕到南岸,目的是

掩護其主力集中,解除後顧之憂。

1941年9月7日,日軍第6師團在飛機的掩護下,分别由桃林、忠坊出發,從東、西、北三面圍攻大雲山。

日軍原以為這是一次簡單的作戰,但卻遭遇了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9月10日,我軍趁第6師團和第40師團換防之際發起進攻。58軍控制大雲山主峰,59師、60師、新編第10師合力包圍日軍第13聯隊。

日軍第6師團和40師團交接時,不知何故忽視其還有一部正在和我軍激戰,

隻告訴第40師團“第6師團已掃清大雲山敵人,你們将不會遭遇到大量敵軍”

第40師團先頭部隊重松支隊放松了警惕,遭到了新編第10師的猛烈伏擊。第13聯隊反而趁機逃出包圍,重松支隊卻成了我軍包圍圈中的新對象。

戰況最激烈時,中國官兵的手榴彈如下雨一般砸向日軍,重松大佐甚至高呼“軍旗危險”。激戰至15日,重松支隊仍處于包圍之中,第11軍派33師團荒木支隊前往救援。

日軍經過一番苦戰才得以脫困,但第40師團傷亡慘重,達到了整個會戰期間的一半以上。

9月15日,日軍四個師團以上的兵力完成了在新牆河北岸的集結。

薛嶽輕敵,74軍慘敗,長沙失守,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樣也算赢?

大雲山作戰,雖然對敵第40師團予以痛擊,但遺憾的是薛嶽和他的将領們卻沒有引起重視,他們認為這不過是日軍的一次孤立行動,沒有動用大兵團對第40師團予以圍殲

;薛嶽在日軍已開始大雲山掃蕩戰後給常凱申的報告中判斷:“

戰區當面之敵,除以少數兵力向我擾亂外,似無大企圖。

薛嶽的判斷失誤,錯過了一次扭轉戰局的良機

03薛嶽電報被截,圍殲日軍反被日軍包圍

日軍雖然大雲山作戰不順,但還是完成了原定的部隊集結。

1941年9月18日淩晨,日軍300多門火炮一起開火,第二次長沙會戰開始。

在炮火準備一個小時之後,日軍戰機也開始空襲新牆河南岸的中國守軍陣地。随後,日軍四個師團同時強渡新牆河,開始突擊中國守軍陣地。

前沿的第102師、60師、59師拼死還擊,但無法抵擋日軍強大火力,加之日軍集中兵力實施集團沖鋒,如102師陣地,就遭到日軍三個師團的聯合沖擊。

9月18日上午9點,我新牆河前沿陣地全面崩潰,守軍隻得退守二線陣地。但日軍突擊太快了,下午4時,二線陣地也被日軍突破。

薛嶽輕敵,74軍慘敗,長沙失守,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樣也算赢?

102師在防守作戰中損失慘重,成功撤退全師僅剩700多官兵,傷亡高達九成。

“全師抱着誓死為國的決心浴血奮戰,殺敵報國”

日軍繼續快速突破,19日傍晚,日軍3個師團分别抵達了汨羅江北岸的石頭鋪、長樂街一線。此時南岸守軍隻有95、140、92、99四個師。

這個時刻,薛嶽依舊決定按照原定方案,在汨羅江兩岸和日軍決戰——37軍在南岸正面阻敵,吸引敵主力,而真正打擊則來自汨羅江東岸的東側打擊日軍的側背。

但是薛嶽的作戰指令被日軍截獲了,阿南惟幾及時改變了作戰方案,将主力移到了中國軍隊側擊的方向,準備對中國軍隊實施合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盡管第9戰區的将士們不畏犧牲,奮勇作戰,但事實卻是殘酷的。非但沒有實作在汨羅江兩岸圍殲日軍作戰企圖沒有實作,準備圍殲日軍的中國軍隊反被日軍主力師團圍攻而傷亡慘重。

日軍在汨羅江南岸擊破我軍防禦之後,在9月25日陸續進抵撈刀河北岸。而此時第9戰區的部隊因為在汨羅江南岸作戰中,被日軍打算,使得薛嶽想要重新部署作戰非常困難。

薛嶽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最強的第74軍頂到第一線來延緩日軍對長沙的進攻。

在薛嶽看來,如果74軍能夠頂住日軍的猛烈進攻,那麼等待增援部隊到來後,戰局或還有扭轉的機會,誰勝誰敗還是一個未知數。

危急關頭,薛嶽的指令再一次被日軍截獲。

04 王牌74軍也敗了

獲悉薛嶽派出74軍的情報之後,日軍快速調整了部署,指令第6師團放棄占領平江、第40師團放棄圍殲26軍殘部,同時第3、4師團向撈刀河以南突擊。日軍四個師團布下一張大網,等待着王耀武和他的74軍。

王耀武對此一無所知。

薛嶽輕敵,74軍慘敗,長沙失守,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樣也算赢?

9月27日淩晨,74軍57師向當面第3師團發起進攻。雖然在戰鬥打響之初,第3師團經過了一戰慌亂。但很快在戰機的支援下向57師發起兇猛的反撲。57師和第3師團激戰之際,日軍第4師團從左側發起了對57師的猛攻。

以1個師獨自面對日軍兩個主力師團猛攻,57師損失慘重。

另一邊58師也被日軍第3,第6師團分割成數段,各級指揮處于癱瘓之中,58師陷入了苦戰。

51師也在9月27日淩晨被日軍突襲,51師師長李天霞面臨日軍強大壓力擅自收縮了陣地,結果這導緻57師陣地很快被日軍突破。

入夜,日軍襲擊74軍軍部,74軍軍直屬隊打散。

軍長王耀武率衛士緊急突圍,衛士排長被俘虜後被日軍砍死,王耀武借着夜色才得以逃脫。

經過1天的戰鬥,74軍隻有51師還算比較完整,57,58兩師均被打散。

最強王牌74軍潰敗之後,整個第9戰區主力已經殘破,薛嶽隻得放棄長沙。

9月27日,日軍早淵支隊突入長沙,同一天日軍第4師團主力進入長沙。

抗戰以來,日軍第一次占領了這座中國重鎮。

05 陳誠救了薛嶽

薛嶽輕敵,74軍慘敗,長沙失守,第二次長沙會戰這樣也算赢?

日軍占領長沙,讓阿南惟幾非常欣喜。

可是阿南惟幾的高興沒有持續太久,湖北宜昌突然遭到我第6戰區陳誠所部的大面積圍攻,局勢岌岌可危。

一旦宜昌失守,占領長沙的功勞會被沖淡很多,甚至阿南惟幾本人也會面臨嚴厲的處罰。阿南惟幾隻得快速帶隊撤退并且救援宜昌守軍。

日軍從長沙北返,中國軍隊對回撤的日軍展開多路進攻,日軍一路撤退也遭受了嚴重損失。

第二次長沙會戰也因為在中國軍隊其他戰場尤其是宜昌戰場的行動,迫使日軍撤離長沙而結束。

在這場會戰裡,日軍記載我軍陣亡54000人,另有4300人被俘虜;日軍戰死1670人,負傷5184人——毫無疑問日軍依舊縮小了自己的傷亡資料。在第9戰區後面的報告中,我軍

傷亡17426人,日軍傷亡48327人。但實際上我軍參戰各部損失均接近50%,第9戰區的資料同樣有水分。

戰後,國府大力宣傳“第二次長沙大捷”更多地是出于鼓舞士氣和提高我們國際形象的考慮。實際上,如果不是後期陳誠等在其他戰場的牽制行動,薛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第27集團軍總司令楊森的檢讨或許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當時的情況,他認為

我方對敵情判斷過于主觀,友軍之間缺乏必要的協同,部隊運動因遲緩而錯失戰機是此次會戰失敗的主要原因。“甚至在戰局極度緊張時期,(有指揮官)不肯拼命與友軍協力,反抛棄任務,率部遁入深山”

時間不等人,第三次長沙會戰在不久的将來即将到來。而這一次薛嶽和他的将領們會怎樣應對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