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意志是一個強壯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叔本華

這位出生于十八世紀的著名哲學家不會想到,他極富哲理的一句話,竟然能夠具象化,出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兩名士兵,薛志高和王合良,他們一個是瘸子,一個是瞎子,“瘸子”将“瞎子”背在背上,指引着方向,向敵人發起決死沖鋒。

“要死,也要死在陣地上”,看過的人無不淚目,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那麼,兩人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北韓戰争态勢圖

要打仗了

1950年6月25日拂曉,北韓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向南韓發動突然襲擊,北韓戰争正式打響,兩天後,北韓人民軍占領南韓首都漢城。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中、美、蘇等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

北韓戰争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在北韓半島的長期殖民統治,在反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半島内兩股不同勢力在美蘇的分别扶持下早已泾渭分明。二戰結束後,在美蘇的幹預下,北韓半島沿三八線分裂成兩個意識形态完全不同的國家。盡管如此,朝韓雙方武力統一半島的行動從未停止過,雙方在三八線附近摩擦不斷,最終引爆了大戰。

表面上是北韓和南韓之間的戰争,實質上是兩種意識形态的戰争。

是以當南韓節節敗退時,美國再也坐不住了,9月15日,麥克阿瑟帶領的所謂“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戰局迅速扭轉,北韓人民軍被擊潰,撤退至北部山區的一小塊狹長區域。眼看戰局被翻盤,金日成在征得斯大林同意後,向北京送出請求支援的電報,毛主席和中央各位上司同志連續開了幾天會,最終制定了“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的戰略方針,組織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一場打出中國國威,解放軍軍威的戰争就此展開。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王合良

上戰場,小個子也要和敵人拼刀槍

1951年5月,四川省三台縣,廣播裡播放着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上連連取勝的捷報。為了聽清楚廣播裡的消息,老人們停下了腳步,孩子們停止了打鬧,縣裡的民兵營内,正在端着木槍進行訓練的民兵們也停下了動作,所有人心裡都有一個念頭:

民兵隊伍裡,一個名叫王合良的22歲小戰士聽着廣播,緊緊地攥着拳頭。

新中國剛剛成立,社會主義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侵略者亡我之心不死,竟然挑起了戰争,他想着,一定要盡快到前線去,抗美援朝。

王合良,1929年出生于三台縣斷石鄉高家溝,8歲喪母,由父親照顧他長大。由于家境貧寒,他從小就給地主家放牛,貧無立錐之地。

1949年12月,劉鄧大軍解放三台縣,放牛出身的王合良一家分到了田地。為了保護來之不易的革命果實,他參加了民兵,當上了小隊長,“

跟着共産黨,建設新中國

”。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1950年10月,志願軍入朝作戰,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連續發起五次戰役,憑借落後的武器裝備沉重打擊了“聯合國軍”,一舉将戰線推進至三七線。然而戰争是慘烈的,第一批入朝的30萬志願軍,經過五次戰役後傷亡慘重。面對如此形勢,駐防在國内的解放軍戰士踴躍報名,入朝作戰。1951年5月,身為民兵小隊長的王合良再也按捺不住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參加了志願軍,成為第15軍29師87團5連的一名戰士。

在王合良參軍的同時,在四川另一片土地上,一名叫薛志高的戰士也開啟了北上之路

。無川不成軍,在戰争年代,四川男兒從來不會手軟。

由于身體瘦弱,身材矮小,5連連長隻安排王合良當通訊兵。但是他一心想上前線打仗,“就想在戰場上和敵人真刀真槍地幹”。連長看他志氣滿滿,隻好安排他和其他戰士一起訓練,從負重拉練到使用槍械再到挖戰壕坑道,王合良都不曾缺席,身上總有使不完的勁頭。

進入北韓的第一天,王合良就被眼前的慘烈場景深深震撼了:在戰火的硝煙中,物體燒焦的氣味十分難聞,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看不到一處完整的房子,沒有一個完整的煙囪。多條道路被炸毀,橋也被飛機炸毀,後勤補給跟不上,當地的老奶奶沒有飯吃。為了節約糧食,志願軍戰士們一天隻吃兩頓飯,炒面不夠吃就挖野菜。為了給志願軍送野菜,北韓兒童被流彈炸得屍骨無存。

包括王合良在内,很多志願軍都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他們不僅是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真正上戰場,當然也是第一次親眼目睹如此慘烈的景象。他們的内心被深深刺激着,

但他們深知,隻有化悲痛為力量,才有早一日趕跑侵略者,還中國人民以太平

1952年3月,王合良所在的第15軍換防到平康,白天擔負防禦作戰任務,挖坑道,修工事,到了晚上,王合良就和戰友們偷偷潛伏在陣地的最前沿,偷襲和阻擊敵人。有時候,王合良一去好幾天,整夜整夜地趴在雪地裡等待指令,趁敵人不備發起偷襲。第一次執行任務時,王合良不适應,閉着眼睛就睡着了。班長是個老革命,趕緊叫醒他,然而在他嘴裡塞了一把雪,王合良頓時清醒。在雪地中睡覺,跟自殺沒什麼差別,有了這次教訓,王合良再也不敢打瞌睡了。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上甘嶺

“瞎子背瘸子”,血戰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在李奇微的指揮下,發起著名的“金化攻勢”,敵我雙方在上甘嶺約3.7平方公裡的陣地上展開了史無前例的激烈争奪。為了奪取537.7、597.9兩座高地,敵人動用300多門大炮,向志願軍15軍駐守的陣地進行連續兩天的火力打擊。随後,敵人又出動3000架飛機,向陣地上傾瀉炸彈,高地上寸草不生,成為一片焦土,火力密度超過二戰時期任何一場戰役。

戰役進行到20日,敵軍占領了除597.9高地西北三個陣地外所有表面陣地,志願軍被迫轉入坑道作戰。敵軍久攻不下,開始對志願軍駐守的坑道進行封鎖,斷絕補給。坑道部隊缺水缺糧,處境極其艱難。為了繼續作戰,缺水的戰士們隻能喝自己的尿,沒有尿了,就用舌尖舔一舔濕潤的岩石,或者伏在地上吸幾口涼氣。盡管如此,沒有一位志願軍戰士喊苦叫屈,他們心中隻有一個信念:

堅守坑道,奪回陣地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志願軍戰士包紮傷口

10月30日,志願軍反擊戰正式打響。王合良所在的5連參加了進攻537.7高地北山的戰鬥,他主動請纓,擔任戰鬥小組組長。

戰鬥進行到11月4日,在敵人密集火力的攻擊下,5連損失慘重,100多人的部隊銳減到隻剩十幾個人,陣地上幾乎聽不到戰友的聲音了。

這時,十多枚手榴彈突然在人群中爆炸,沖鋒的戰鬥小組被炸了個正着,一戰士當場犧牲,另一名戰士倒在原地。

王合良也被手榴彈爆炸的氣浪掀翻,再睜開眼睛時,臉部傳來劇烈的疼痛,滿臉是血,左眼球吊在眼眶外面,晃來晃去。

王合良看不見,隻好焦急地呼喚戰友,但沒有得到回應。

當他艱難地爬出戰壕時,身邊傳來一個微弱的聲音,他仔細一聽,那是副班長薛志高的聲音。他循着聲音爬到薛志高身邊,用手一摸才發現,薛志高的雙腿已經被炸斷,隻剩一點皮還連在上面。王合良忍着劇痛,掏出随身攜帶的急救包,趕緊給副班長包紮傷口。

此時的陣地上隻剩下王合良和薛志高兩名戰士,一個成了瞎子,一個成了瘸子,兩人喘着粗氣,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良久,王合良開口說道:“

副班長,我背着你往山上沖,你指揮我怎麼走,咱們一起上去拼了!

薛志高精神一振,大喊一聲:“就這麼定了!”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王合良和薛志高的畫像

于是,兩個來自四川的戰士再次向敵人發起沖鋒,王合良當“雙腿”,薛志高當“雙眼”,組成“互補戰鬥小組”繼續戰鬥。

兩人先用爆破筒,後用轉盤機槍,向撲過來的敵人掃射,接連打退了敵人兩次進攻。

趁着戰火暫停的間隙,王合良摸索着爬出掩體收集炸彈,但當他剛爬出去沒多遠,身後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薛志高拉響了最後一枚手榴彈,與摸上來的敵人同歸于盡

。而王合良也因失血過多而昏迷過去。

模模糊糊間,王合良聽到連長的呼喊聲:“王小鬼,你還活着嗎?”王合良用盡最後一絲力氣點點頭。此時連長的左手已經被炸斷,隻剩一點皮連着,他搬不動王合良,于是喊來幾名戰士,将王合良送到了後方醫院。住院期間,王合良時常會想起薛志高最後和他說的那句話:“合良,你背起我,格老子的,今天一定要宰了這幫龜兒子!”晚年的王合良回憶起那一幕,仍心痛不已。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一生清貧,晚年遺願:能吃飽飯就行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王合良被送回國内接受治療,他的左眼徹底失明,隻能裝上了一個假眼球,右眼眼窩一個彈片取不出來,最後隻恢複了一點點視力。“天氣一不好,父親就會捧着疼痛的腦袋”王合良的兒子王仁富這樣說道。

王合良和薛志高的英勇事迹在北韓戰場上廣為流傳,戰士們每每遇到險境,都會用他們的事迹來鼓舞士氣。

為了表彰王合良的貢獻,志願軍總部授予其特等功,并頒發“二級戰鬥英雄”勳章

上甘嶺悲情戰鬥小組:“瞎子背瘸子”發起沖鋒,打出中國軍人血性

特等功臣牌匾

1953年,王合良回到四川三台縣,在部隊安排下學習文化,并為他安排工作,推選他為四川省第一屆人大代表,給予功臣最大的照顧。

王合良一生清貧,從來不向組織要求特殊照顧。1991年,王合良老人去世前,給家人留下遺訓:“

不要找組織的麻煩,能吃飽飯就行

。”

王合良去世後,他的妻子和兒女過着普通人的生活,生活雖然清貧,但知足和豁達。後來很多社會組織向他們發起社會募捐,都被王合良的家人拒絕。時至今日,越來越多人了解到王合良和薛志高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英雄事迹,人們追随着他們的腳步,将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