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曆臘月初八
我們迎來臘月的第一個節日
中國傳統的“臘八節”
俗稱“臘八”

一歲之末為“臘”
“臘者,接也”
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
又有“臘者同獵”
古時人們用獵物祭祀先人
祈求豐收、寓意吉祥
“臘者,逐疫迎春”
攘除災禍、迎接新春。
臘八拉開了春節的序幕
在一碗碗甜糯的臘八粥裡
年味兒也越來越濃郁
臘八由來
臘八節作為傳統的民間節日由來已久。在我國古代,很早便有歲末“臘祭”的習俗。舉行冬祀的日子也被稱為“臘日”,即在這天祭祀祖先和神靈,以此祈求五谷豐登、阖家平安。
很長一段時間裡,臘日并無固定日期。漢代的時候,臘日被确定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宗懔所著《荊楚歲時記》中已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的記載。魏晉時期裴秀《大臘》中寫道,“歲事告成,八臘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描述了古代臘祭時祭祀百神的場景。
臘八習俗
我國喝臘八粥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
人們常常從前一晚便開始忙活
臘八一早大功告成
或合家食用,或饋贈鄰裡
暖粥相送之間
是溫情的接續傳遞
百合寓意“諸事和睦”
桂圓比喻“富貴團圓”
栗子象征“大吉大利”
核桃代表“阖家幸福”
還有糯米、紅豆、甜棗、花生等等
臘八粥豐富的食材裡
寄托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用醋泡出來的臘八蒜會變得通體碧綠,如同翡翠碧玉。
“臘八豆腐〞 是安徽黟縣民間風味特産,家家戶戶接豆腐切塊,抹上鹽水後在中間挖一小洞,在太陽下曬制成“臘八豆腐"。
中國北方一些不産或少産大米的地方,人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
進入臘月後,農曆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臘八向人們傳遞進入“年關”的信号,預示着春節的來臨。我國民諺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臘八前後,要注意防寒保暖,堅持做好疫情防控。
無論你身在何處,總會有人
惦你冷暖,念你苦樂
今日臘八
願您萬事周全
來源/雲上兵團用戶端
制圖/張琪
編輯/韓健 責編/賀孜孜 監制/王志明
“雲上兵團”用戶端上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