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達開真是因為貪生才投敵?兩千弟兄的結局,證明他确實愚蠢

“不以成敗論英雄”,古往今來,有些人雖然吃了敗仗,但卻在曆史上享有好評,因為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他所留下的精神是值得人欽佩的。清末時期,列強進犯,苦得還是想要踏踏實實過日子的百姓,出身富農家庭的石達開見世道不公,便捐獻出了自己的所有家産,參加了金田起義,受封左軍主将和“翼王”。

石達開真是因為貪生才投敵?兩千弟兄的結局,證明他确實愚蠢

太平天國是我國史上乃至世界曆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争,彼時清朝官場腐敗,民生困苦,他們揭竿起義未必是錯的,後世也曾給予太平天國好評,認為他們是拯救蒼生。

但太平天國内部卻也逃不脫“腐朽”兩字,1953年太平天國定都金陵,改号天京,諸王開始享樂,廣選美女,為了修建王府而摧毀掉民宅,将國庫的财富占為己有,然而唯獨石達開潔身自好,從不幹這些事情,不曾背離初衷。

是以左宗棠平心而論道:“狡悍著聞,素得群賊之心,其才智諸賊之上,而觀其所為,頗以結人心,求人才為急,不甚附會邪教俚說,是賊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石達開真是因為貪生才投敵?兩千弟兄的結局,證明他确實愚蠢

石達開參與起義,圖的便是一時的享樂,他首先考慮的還是别人的處境,彼時百姓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石達開的任務還未完成,又怎肯停下自己的腳步?

石達開屢立戰功,與曾國藩在九江、湖口的大戰尤為著名,湘軍水軍被打地潰不成軍,曾國藩作為統帥,都想以死謝罪,但被部下救起。在筆者看來,太平天國能夠曆時14年之久,與石達開有着很大的關系。

1856年天京事變發生,東王楊秀清被殺害,其部屬更是慘遭株連,待在前線的石達開聽聞此事後急忙趕回阻止,痛斥北王韋昌輝濫殺無辜,但韋昌輝卻将石達開劃為東王黨,石達開是以逃出天京。

石達開真是因為貪生才投敵?兩千弟兄的結局,證明他确實愚蠢

但品德與才能都線上的石達開已經得到了全體軍民的支援,被尊為“義王”,石達開可能并無奪權的心思,他清楚内讧對太平天國的發展毫無益處,也迅速穩定了人心,但這番情景卻讓天王洪秀全感覺到威脅。

第二年,為避免再起内讧,石達開離開了天京,前往四川腹地,打算在此儲存實力,然而太平天國内部的變故已經被清軍所獲知,1863年5月,石達開率部抵達大渡河,卻陷入絕境。

石達開四面楚歌,成敗已經非常明顯,是以主動和清軍談判,願意以己之死換追随三軍部将一條生路,但石達開此舉卻頗受後世争議,有人認為他貪生投敵結果卻遭到淩遲。

石達開真是因為貪生才投敵?兩千弟兄的結局,證明他确實愚蠢

就算不是如此,石達開一意孤行、自成一軍,過于自負,又輕信清軍,對其抱有幻想,結果清軍背信棄義,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殺,2000弟兄的下場,證明他确實愚蠢。

石達開愚蠢嗎?在筆者看來,卻也未必,流傳于民間的說法,石達開被認為是“中國曆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但太平天國内部已經腐朽,目标已經變質,洪秀全已經容不下還保持正面形象的石達開,而石達開不可能與洪秀全為敵,也不願死于洪秀全之手,更不願委曲求全,他隻得離開。

石達開真是因為貪生才投敵?兩千弟兄的結局,證明他确實愚蠢

石達開的敵人是清朝,清朝廷也視太平天國為逆賊,石達開遭淩遲後,太平天國的政權便迅速被清軍踏平了,雖然太平天國後期有不可取的地方,最終退出了曆史舞台,不過這也預示了已經腐朽的清朝,最後同樣會落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