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古代的工資制度:各朝代不盡相同,唯有宋朝官員最幸福

人們每個月中最高興的日子就是發工資的日子了,每當看到自己的工資條之後,我們仿佛又充滿了繼續奮鬥的動力。如今的社會物價飛漲,當年關将至的時候,置辦起年貨來總是畏首畏尾。随便買幾樣東西工資就沒了!

古人和我們一樣也需要工資用來生活,他們的工資如何呢?

古代不僅有工資,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實行的是“年薪制”,現代人覺得“年薪制”那可比“月薪制”檔次高多了,那可都是名企高層、有聲望、有地位的人領的。其實不然,“年薪制”在古代也是個無奈之舉。

如今的社會薪水結算比較靈活,按小時結、按日結、按周結、或者按項目結算,但是古代就沒有這麼靈活的結算方式了,從朝廷大臣到富商家的長工都是按照“年薪制”來結算的。

揭秘古代的工資制度:各朝代不盡相同,唯有宋朝官員最幸福

不同的階層對工資的叫法也不盡相同,地位低的勞工、夥計以吃飯讨生活為主,一般稱之為“口糧”、“工錢”,地位高一些的人叫“俸祿”、“年俸”。

以如今社會的花錢速度來說,“年薪”是萬萬滿足不了的,如今“月光族”橫行,你讓他們等一年發工資?這肯定是不現實的,現在的人甚至渴求“周薪”或者“日薪”。

古代重農抑商,人們對于工作的選擇也比較少,要麼去給地主打長工,要去就去作坊幫忙,或者去一些服務場所當一個服務員,比如酒店的“夥計”,這些人的工作也不是很穩定,随時可能面臨被辭退的風險。而真正拿固定工資的都是考取功名進入官場的人,十年寒窗,就是為的有朝一日能夠跨過階層改變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命運,光宗耀祖。

如今如果考取了公務員,大部分人都會高看一眼并說是“吃皇糧的”,這個稱呼也是來自古代的官場。

揭秘古代的工資制度:各朝代不盡相同,唯有宋朝官員最幸福

古代的“工資”的現在的工資也不一樣

古代不像現在直接發錢,大部分時間都是發的實實在在的“糧食”,“吃皇糧”這個稱呼一點也沒有錯。

據考證,東漢以前俸祿發放的都是食物,至于怎麼換成錢,那是你自己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當時并沒有建立起完備的“俸祿”制,而是沿襲商鞅變法的軍功爵制度,不同等級俸祿不同,一年一次,發的糧食主要為“粟米”也就是現在的小米。

爵位最低公士一年50石粟米,爵位最高的徹侯一年1000石粟米,秦朝的一石相當于現在的31公斤左右,官家給發的小米當然肯定是優等品,如果按照現在優質小米的價格10塊一斤來算。秦朝爵位最低的公士一年工資是31000塊,爵位最高的徹侯一年可以拿到62萬塊,有了這麼高的工資将士們當然奮勇殺敵了,這也是秦能夠統一六國的重要因素。

揭秘古代的工資制度:各朝代不盡相同,唯有宋朝官員最幸福

漢朝建立之後也是承秦制的,就像是換了個皮膚一樣,不一樣的是漢朝建立了正規的“俸祿制”,以官員等級大小為标準發放俸祿。漢朝俸祿基本上分為三個檔:

第一檔:萬石級别——三公,工資并沒有萬石那麼多,大概4200石左右

第二檔:九卿和一些郡守、太守、縣令。他們的工資兩千到幾百不等。

第三檔:鬥食和佐史,他們是漢朝工資最低的官了,年俸不滿百石。

《漢書·百官公卿表》顔師古注雲:“《漢官名秩簿》雲鬥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一說,鬥食者,歲奉不滿百石,計日而食一鬥二升,故雲鬥食也。

古代的官員也并不是單靠死工資養家糊口的,幹的好的人會得到朝廷的各種賞賜。

西漢的政府很大方,工作做得好可以直接賞錢、酒肉、車馬甚至分房子和奴仆。

古代的“俸祿制”真正從年薪轉變為月薪是從南北朝時期的劉宋王朝開始的!

揭秘古代的工資制度:各朝代不盡相同,唯有宋朝官員最幸福

這個差點就統一全國的皇帝劉裕對于工資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年薪制改成“按月分俸”,這就是現代月薪制度的雛形。

時代逐漸的發展,唐朝以後的公務員們真的是太happy了,不僅有穩定的收入還有很有消費券可以領。而到了中國最富的朝代宋朝時期,那真是太嗨了,甚至可以說是知識分子的天堂。宋朝的公務員的俸祿是最豐厚的,他們的工資大概是漢代的10倍,清代的26倍。宋朝的一品大員月工資是米150石,月俸錢12萬文,绫20匹,羅1匹。如果這些換算成現金來算,至少超過10萬塊。并且宋朝還有各種補貼,包括茶水錢和燒炭錢。甚至可以報帳雇傭傭人的錢。林林總總加起來其實日常花銷也沒有多少錢,而且工資還這麼高,能不嗨嗎?

“怒發沖冠,憑欄處”南宋的嶽飛32歲時出任節度使,當時他的月俸比當朝宰相秦桧還要高不少。

介紹完工資最高的朝代——宋朝,那也來看看工資最低的朝代——明朝

揭秘古代的工資制度:各朝代不盡相同,唯有宋朝官員最幸福

朱元璋從小貧苦出身,甚至飯都吃不飽,當他推翻元朝統治自己當上皇帝之後,他認為政府之是以腐敗就是因為俸祿太高,是以明朝有最為嚴苛的工資标準——簡直就是悲催。

明朝正一品官員的月俸米隻有87石,官員品級越低俸米越少,到九品官員那裡月俸米隻有5石,你說這日子怎麼過?與宋朝相比簡直天壤之别。嚴苛的月俸并沒有讓明朝的官員兩袖清風,反而腐敗之風越發的瘋狂,日子都過不下去了,能怎麼辦呢?那就隻能以權謀私、A錢了呗!明朝的貪官是殺一波來一波,前赴後繼,這也是明朝衰落的很重要的原因。

古代的皇帝掌握天下生殺大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皇帝也是有工資的,并且是按月拿或者是年薪。這主要是為了讓皇帝不亂花錢,雖然天下都是自己的,但是敗光了家産以後怎麼辦?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就規定皇帝的月俸1200貫錢,一貫錢大約1000文,1文大約2—4塊,換算出來也是不少,就是不知道皇帝夠不夠用了!

揭秘古代的工資制度:各朝代不盡相同,唯有宋朝官員最幸福

清朝的皇帝工資叫“提己銀子”,由戶部每月分發給内務府管理,這些錢用來賞賜一些辦事辦得好的身邊人,比如身邊的侍衛、太監,或是寵幸的妃子,就是用來娛樂、消遣用的。大概相當于現在打賞主播的土豪了。

總的來說,古代的“俸祿制”是封建王朝發展的結果,工資的發放形勢和具體數量展現了當時朝代的經濟水準和統治者的意志,如今時代的發展衍生出了多種多樣的工資種類和結算方式。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工資的水準應該順應當時的經濟水準和社會發展而制定,不該以個人意志強加幹預,否則隻能适得其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