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个月中最高兴的日子就是发工资的日子了,每当看到自己的工资条之后,我们仿佛又充满了继续奋斗的动力。如今的社会物价飞涨,当年关将至的时候,置办起年货来总是畏首畏尾。随便买几样东西工资就没了!
古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工资用来生活,他们的工资如何呢?
古代不仅有工资,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年薪制”,现代人觉得“年薪制”那可比“月薪制”档次高多了,那可都是名企高层、有声望、有地位的人领的。其实不然,“年薪制”在古代也是个无奈之举。
如今的社会薪水结算比较灵活,按小时结、按日结、按周结、或者按项目结算,但是古代就没有这么灵活的结算方式了,从朝廷大臣到富商家的长工都是按照“年薪制”来结算的。

不同的阶层对工资的叫法也不尽相同,地位低的工人、伙计以吃饭讨生活为主,一般称之为“口粮”、“工钱”,地位高一些的人叫“俸禄”、“年俸”。
以如今社会的花钱速度来说,“年薪”是万万满足不了的,如今“月光族”横行,你让他们等一年发工资?这肯定是不现实的,现在的人甚至渴求“周薪”或者“日薪”。
古代重农抑商,人们对于工作的选择也比较少,要么去给地主打长工,要去就去作坊帮忙,或者去一些服务场所当一个服务员,比如酒店的“伙计”,这些人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随时可能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而真正拿固定工资的都是考取功名进入官场的人,十年寒窗,就是为的有朝一日能够跨过阶层改变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命运,光宗耀祖。
如今如果考取了公务员,大部分人都会高看一眼并说是“吃皇粮的”,这个称呼也是来自古代的官场。
古代的“工资”的现在的工资也不一样
古代不像现在直接发钱,大部分时间都是发的实实在在的“粮食”,“吃皇粮”这个称呼一点也没有错。
据考证,东汉以前俸禄发放的都是食物,至于怎么换成钱,那是你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当时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俸禄”制,而是沿袭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度,不同等级俸禄不同,一年一次,发的粮食主要为“粟米”也就是现在的小米。
爵位最低公士一年50石粟米,爵位最高的彻侯一年1000石粟米,秦朝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31公斤左右,官家给发的小米当然肯定是优等品,如果按照现在优质小米的价格10块一斤来算。秦朝爵位最低的公士一年工资是31000块,爵位最高的彻侯一年可以拿到62万块,有了这么高的工资将士们当然奋勇杀敌了,这也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重要因素。
汉朝建立之后也是承秦制的,就像是换了个皮肤一样,不一样的是汉朝建立了正规的“俸禄制”,以官员等级大小为标准发放俸禄。汉朝俸禄基本上分为三个档:
第一档:万石级别——三公,工资并没有万石那么多,大概4200石左右
第二档:九卿和一些郡守、太守、县令。他们的工资两千到几百不等。
第三档:斗食和佐史,他们是汉朝工资最低的官了,年俸不满百石。
《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一说,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
古代的官员也并不是单靠死工资养家糊口的,干的好的人会得到朝廷的各种赏赐。
西汉的政府很大方,工作做得好可以直接赏钱、酒肉、车马甚至分房子和奴仆。
古代的“俸禄制”真正从年薪转变为月薪是从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开始的!
这个差点就统一全国的皇帝刘裕对于工资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年薪制改成“按月分俸”,这就是现代月薪制度的雏形。
时代逐渐的发展,唐朝以后的公务员们真的是太happy了,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有很有消费券可以领。而到了中国最富的朝代宋朝时期,那真是太嗨了,甚至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宋朝的公务员的俸禄是最丰厚的,他们的工资大概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6倍。宋朝的一品大员月工资是米150石,月俸钱12万文,绫20匹,罗1匹。如果这些换算成现金来算,至少超过10万块。并且宋朝还有各种补贴,包括茶水钱和烧炭钱。甚至可以报销雇佣佣人的钱。林林总总加起来其实日常花销也没有多少钱,而且工资还这么高,能不嗨吗?
“怒发冲冠,凭栏处”南宋的岳飞32岁时出任节度使,当时他的月俸比当朝宰相秦桧还要高不少。
介绍完工资最高的朝代——宋朝,那也来看看工资最低的朝代——明朝
朱元璋从小贫苦出身,甚至饭都吃不饱,当他推翻元朝统治自己当上皇帝之后,他认为政府之所以腐败就是因为俸禄太高,所以明朝有最为严苛的工资标准——简直就是悲催。
明朝正一品官员的月俸米只有87石,官员品级越低俸米越少,到九品官员那里月俸米只有5石,你说这日子怎么过?与宋朝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严苛的月俸并没有让明朝的官员两袖清风,反而腐败之风越发的疯狂,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能怎么办呢?那就只能以权谋私、贪污了呗!明朝的贪官是杀一波来一波,前赴后继,这也是明朝衰落的很重要的原因。
古代的皇帝掌握天下生杀大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皇帝也是有工资的,并且是按月拿或者是年薪。这主要是为了让皇帝不乱花钱,虽然天下都是自己的,但是败光了家产以后怎么办?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就规定皇帝的月俸1200贯钱,一贯钱大约1000文,1文大约2—4块,换算出来也是不少,就是不知道皇帝够不够用了!
清朝的皇帝工资叫“提己银子”,由户部每月分发给内务府管理,这些钱用来赏赐一些办事办得好的身边人,比如身边的侍卫、太监,或是宠幸的妃子,就是用来娱乐、消遣用的。大概相当于现在打赏主播的土豪了。
总的来说,古代的“俸禄制”是封建王朝发展的结果,工资的发放形势和具体数量体现了当时朝代的经济水平和统治者的意志,如今时代的发展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工资种类和结算方式。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工资的水平应该顺应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而制定,不该以个人意志强加干预,否则只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