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古剿金,金國為何不往老家東北逃亡,而是選擇跑去河南?

我國古代有一個金國,其經常跟中原地區的政權有摩擦,後來蒙古軍入侵中原,就不斷攻打金國,面對強悍的蒙古軍,金國的士兵們漸漸經不起不是蒙古鐵騎的折磨,于是唯有亡國逃亡,不過金朝殘餘勢力所逃走方向是河南,為什麼他們不逃回自己的家鄉東北呢?

蒙古剿金,金國為何不往老家東北逃亡,而是選擇跑去河南?

我滴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呀,此歌給外人的印象總感覺東北人很愛自己的家鄉。然而金國人卻不是這樣,他們當年選擇逃亡河南必定有不可言喻的無奈,不然是人都喜歡落葉歸根。當年蒙古鐵騎霸氣入侵,在進攻金國的早期,一些人瞧不起蒙古軍,認為他們就如一盤散沙,不足以跟金國軍隊對抗,結果一開戰,迅速令人大跌眼睛,金國士兵在蒙古鐵騎面前幾乎不堪一擊,很快就丢失了大片領土。

蒙古剿金,金國為何不往老家東北逃亡,而是選擇跑去河南?

而蒙古前後共花了20餘年,不斷攻伐金國,金國雖然實力底子厚,但也經不起長年累月的戰火摧殘,最終成吉思汗跟南宋政權聯盟,一舉吞并了金國。事後,金國遺老們被迫逃亡,但很多人都不了解他們為何不回老家東北,轉而去了河南,這其中原因據說存在很多錯綜複雜的因素。

據說蒙古跟金國是世代仇家,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創契丹,發展到947年,契丹兵強馬壯後,開始犯我中原,之後順利地攻破開封,自立為帝,建國号稱大遼。至此遼國越來越強盛,而且沒有停止對外擴張,他們全盛時代的版圖,西延阿爾泰山、北至大興安嶺、東臨日本海域、南到河北,此版圖實屬遼闊。

蒙古剿金,金國為何不往老家東北逃亡,而是選擇跑去河南?

然而再強大的政權也懼怕内鬥,自遼國内亂之後,朝綱不振,實力被割分不太團結,加上遼國對東北地域施行“遷民棄地”的政策,導緻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群沒人管制,最終使得女真人崛起。

公元1112年,遼國皇帝在跟一些女真部落首領吃飯時,其倚仗權勢強令女真人各個首領出來跳舞,這些首領迫于遼國的壓力不敢不從,但席間的完顔阿骨打卻毅然拒絕。事後,這些沖突最終被激發,1114年春季,完顔阿骨打出兵反抗遼國的霸權,之後女真部落紛紛響應,最終遼國在内亂外擾之下被完顔阿骨打率領的女真部落所消滅,而完顔阿骨打就成了金國創始人。

蒙古剿金,金國為何不往老家東北逃亡,而是選擇跑去河南?

金國建立後,迅速發展壯大,民族人口高達五千萬人,比蒙古總人口還高出近40倍,并且金國軍隊約達100萬,高于蒙古鐵騎十倍有餘。是以金國一度強盛無人匹敵,之後南下攻伐北宋政權,抓獲宋欽宗等二位皇帝。

到了金朝金熙宗時代,金人更加厲害,直接就把成吉思汗的祖輩俺巴孩給拷了一頂叛逆帽子,把其釘在木驢上弄死了。不僅如此,金國懼怕蒙古人繁衍壯大,就每隔三年對蒙古人進行莫名消失,使得很多蒙古人無故慘死。從此,蒙古跟金國的仇就結下了,并且世代延續。

蒙古剿金,金國為何不往老家東北逃亡,而是選擇跑去河南?

後來,成吉思汗崛起,就耗費了二十幾年把強大的金國給消滅,算是報了祖先跟民族之仇。戰敗後的金宣宗企圖求和,但又怕蒙古鐵騎不放過金國,于是就堅持把國都搬到了南京。此時由于遼國早就内亂,當中的各股勢力水火不容,加之遼國百姓長期不滿,是以對遼朝十分抱怨。

不久,莆田萬奴被蒙古打敗後,幹脆就反過來背叛金國,進而在東北地區建立新的大真國。是以,遠在南京的遼國政權在大勢已去後,已經不可能再回到老家東北,唯一能逃亡的理想地方隻有河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