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隻為有朝一日狀元及第,金榜題名。很多飽讀詩書,有真才實學的儒生卻因為主考官的好惡而名落孫山落榜。
清代儒生劉鳳诰卻是個幸運兒,他的滿腹經綸受到主考官的青睐,最終被乾隆欽點為探花。
故事還要從劉鳳诰的相貌說起。在乾隆年間,江西儒生劉鳳诰早慧,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滿腹經綸,詩詞歌賦不在話下,往往信手拈來,被人稱為神童。劉鳳诰屢次鄉試進京趕考都能及第登科,奈何,天妒英才,劉鳳诰是個獨眼,天生相貌醜陋,每當被主考官面試時,總是以五官不全不能入仕為由,屢屢被刷了下來。世人都為才華橫溢的劉鳳诰得不到賞識而惋惜。

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明珠終會出土,放出耀眼璀璨的光芒。苦心人,天不負,皇天不負有心人,這一次,劉鳳诰終于等到了伯樂,他這次終于有緣遇到一位賞識他的愛才主考官。主考官面試劉鳳诰後,看到劉鳳诰相貌醜陋且是獨眼,心裡很是惋惜不已,但出于愛才,最終,這位具有君子之風、正直厚道的主考官硬着頭皮上奏折禀告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批閱奏折後,迫不及待的想親自面試這位才華橫溢的獨眼儒生,看這位儒生到底是否名副其實。于是在保和殿,乾隆召見了這位獨眼儒生。隻見乾隆坐在高廣的龍椅上,龍顔大悅,脫口而出一句上聯“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诰一聽,心裡明白了,這看似乾隆皇帝故意刁難譏諷,實則是乾隆帝考驗自己的修養和才學。
劉鳳诰鎮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昂首挺胸,對下聯道“半月依舊照乾坤。”
惜才的乾隆皇帝大喜過望,心想"這個獨眼儒生竟有如此胸襟氣魄,看來名副其實。"随即又出上聯道“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
劉鳳诰聽後,不假思索,對答如流道"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這下博學多才的乾隆皇帝終于被眼前這位滿腹經綸的獨眼儒生折服了,乾隆皇帝興緻大發,研磨揮毫,隻見禦筆在聖旨上一圈,這位獨眼儒生劉鳳诰當即被欽點為殿試探花郎,終于金榜題名,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