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的科舉考試到底多難?專家:看清朝科舉的考題,你能考上嗎?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一個人物,名叫孫秀才,這家夥因為考上了個秀才,便不斷的跟人家嘚瑟。他母親也是逢人就說我兒子是秀才,知道什麼是秀才嗎?其實也不怪他嘚瑟,畢竟這秀才難考啊,還是因為古代的科舉考試太難。它難的程度到有的人,終其一生都隻是童生,而童生是科舉考試最末端的一類。

古代的科舉考試到底多難?專家:看清朝科舉的考題,你能考上嗎?

科舉制度,這是中國及受中國影響的周邊國家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始創年份有争議,公認開創于唐朝,前前後後在中國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想要當官出人頭地,就得去參加科舉,不管是有錢人家的子弟還是貧民都會想要考上。但它的難度很大,先來說說順序。首先科舉得經過童試、鄉試、會試、殿試,考中秀才并不能當官。但一旦中了舉人,便大大小小會是個官員。

古代的科舉考試到底多難?專家:看清朝科舉的考題,你能考上嗎?

可就算沒當官,秀才在封建社會也有着許多的特權,他們能受到百姓的尊敬,同時,還可以免稅,見了縣官可以不磕頭。犯了罪衙役都不能打,要想動刑更是必須報告省裡。如此好的優待,怎麼可能不想考上。秀才的難考程度也十分大,就拿整個清朝的統計來看,兩百多年裡,一共也才46萬個秀才。每一年也就1700個,而狀元更是每三年才出一個,即使古代讀書比例不大,但這概論也是少之又少了。

古代的科舉考試到底多難?專家:看清朝科舉的考題,你能考上嗎?

再來便是考試内容,四書五經聽着容易,可實際上它們合起來的字數足足有幾十萬。有人或許會說不就死記硬背,但并不是如此,不僅要背,還得活學活用。四書五經隻是人們了解到的,實際上人家的考試科目有墨義、帖經、策問(實務策)、詞賦、雜文。墨義其實就是筆答,考官根據經文出題,考生得答出這句話的前人注釋或者上下文,有時候還是口答的方式。再有就是帖經,指的是考官取出經典的任意一段,去掉其中的數字,讓考生背出來。

古代的科舉考試到底多難?專家:看清朝科舉的考題,你能考上嗎?

死記硬背其實也不容易,畢竟這可是幾十萬字,從這麼多裡面找出一段,沒有個強大的大腦很難做到。人家不光背,還得對社會治理有一定的看法,政治、經濟均不可漏。策問便是這個意思,需要讀書人來思考國家治理的解決辦法。詩賦和雜文相對來說活潑一些,不過這是考文學才華的,也不簡單。殿試更難,其實從明清留下的答卷便可看出難度,首先來看看清朝的殿試卷子。

古代的科舉考試到底多難?專家:看清朝科舉的考題,你能考上嗎?

一共是分成三場,第一場考史論五篇,也就是五道題。這裡隻列舉兩道,第一是唐周外重内輕,秦魏外輕内重各有得論。最後一題是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第一道是考國防跟民族政策的,而這第五道便是考國家外交政策。這份卷子來自于光緒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看情況應該是跟當年李鴻章跟列強周旋有關。

第二場是考各國政治、藝學策,同樣是五道題。這裡拿出一道,第五道的内容是,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問的是如何應對美國的排華法案,考完這些,最後一場才是四書五經。大部分的殿試内容都是根據最新局勢出的,它要的可不是一堆經典堆砌,而是要有應對方法以及可行性強不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