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部隊陷入絕境,戰馬突然做出一個反常的舉動,拯救了衆人!

衆所周知,戰争年代部隊需要馬匹來負責運輸、作戰,可以說,馬為人類的戰争作出了最大的貢獻。鮮為人知的是,有時候馬還可以救人的命。在紅軍曆史上,就曾發生過這樣一件奇事:一支紅軍部隊在沙漠絕境之中,就快要餓死渴死之際,指揮員的戰馬居然成為救星,通過一個很反常的舉動,拯救了這支部隊。

那是在1937年春,遭受青海地方武裝“馬家軍”重重圍困、襲擾的紅軍西路軍在傷亡極為慘重的情況下,集結于石窩後召開會議,被迫将剩下的三千人分拆成三個支隊,各自尋找突圍的出口。

在這三個支隊當中,左支隊由原來的紅三十軍幹部戰士組成,共約一千人,正副支隊長分别由李先念、程世才擔任。經過商議,他們決心從南面悄然潛入冰雪覆寫的祁連山區,在那裡休整一番之後開展遊擊戰,繼續與敵人鬥争。

部隊陷入絕境,戰馬突然做出一個反常的舉動,拯救了衆人!

會議結束後,李先念和程世才就根據商定的方案,率領一千多名紅軍戰士開始行動。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一支疲憊之師、困頓之師,他們不但要随時準備對付馬家軍的圍追堵截,還要與自身的傷病以及寒冷、饑餓作艱苦的鬥争。

出發沒多久,将士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斷糧。每名紅軍戰士的米袋子早已刮得布都快爛掉了,一個個餓得有氣無力。然而,祁連山區人煙極其稀少,根本無處籌糧,戰士們越來越餓,李先念的眉頭也越鎖越緊。

就在大家快要失去信心的時候,這支饑腸辘辘的部隊卻幸運地發現了黃羊的蹤迹。更出乎紅軍将士意料之外的是,由于黃羊在這一帶極少遇到人,也養成了不怕人的習性。再加上紅軍戰士訓練有素,他們運用軍事上的誘捕戰術,成功的抓獲了幾隻黃羊,甚至還有意外,那就是還逮住一頭野牛。

此時戰士們身上早已經沒了鹽巴,但把黃羊、野牛簡單處理一下之後,把肉烤着吃,對于他們來說也是極其難得的人間美味。就這樣,他們依靠大自然的恩賜,美美地飽餐一頓,暫時逃過了一劫。

部隊陷入絕境,戰馬突然做出一個反常的舉動,拯救了衆人!

肚子裡是暫時有貨了,但紅軍将士們還要過一道難關,毫無疑問就是寒冷。這時節在祁連山區還是冬季,溫度最低時竟達零下三十多度。可紅軍将士沒一個人穿着棉衣,充其量隻能用破舊不堪的毯子還勉強抵擋一下刺骨的寒氣。然而不少紅軍戰士還是在夜裡被凍傷甚至凍死。無奈之下,李先念隻能讓戰士們在夜裡圍在篝火旁,盡量擠在一起睡,降低一點受凍的風險。

苦苦支撐了幾天後,這支紅軍部隊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圍,但前面已是茫茫沙漠。雖然他們明知道沙漠太兇險,但不想進沙漠也不行,因為馬家軍逼着你往這條絕路上走。這幫窮兇極惡之徒,自己也不敢進沙漠,理由很簡單,進去之後必然是九死一生。他們相信,紅軍身上早已經缺水又沒糧,進了沙漠絕對走不出來。

明知是條死路也必須走!否則連一線生機都沒有。最開始的幾天,紅軍将士們依靠那一頓美餐所補充的能量還勉強能支撐,可是很快又陷入又餓又渴又累的艱難境地,尤其是沙漠裡根本沒有水,之前帶的水即便再怎麼省着喝也很快就見底了。戰士們一個個嘴唇幹裂,面色蒼白,身體極度虛弱,面臨着全部渴死在沙漠裡的危險!

部隊陷入絕境,戰馬突然做出一個反常的舉動,拯救了衆人!

作為這支紅軍部隊的上司者,李先念和大家一樣,嗓子渴得冒煙,但更讓他難受的是内心的煎熬。他不能不着急啊!假如沒法子盡快尋找到水,大家随時有可能幹渴而死。

走到一塊沙坡下,戰士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一個個癱坐在地。這時,有人提議,把馬殺了,用馬血來解渴續命。

這支隊伍隻剩下一匹馬,就是李先念的坐騎大白馬。這一路上,李先念連騎都舍不得騎,甯願自己走路,又怎麼忍心把它殺了呢?可是再不忍殺也得殺,因為戰士們的生命必須靠這匹馬來解救啊!

就在李先念準備下定決心殺馬救人時,眼前忽然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

部隊陷入絕境,戰馬突然做出一個反常的舉動,拯救了衆人!

那匹大白馬似乎從紅軍将士焦渴的眼神中讀出了什麼資訊,或者它想到了一個救贖自己的辦法,突然把兩條後腿一收,身子伏下來,揚起兩隻前蹄,急速刨動面前的沙子!

衆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弄得莫明其妙,無不緊盯着大白馬這極為反常的舉動。接着更讓人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大白馬刨了一會兒,刨出一個大沙坑之後,大家竟然發現,那沙坑裡居然淌出了水來。沒錯,真的是水,雖然少得可憐,卻讓紅軍将士們無不歡呼雀躍:“有水了,有水了!咱們有救了!”

李先念趕緊讓戰士們像大白馬那樣,就地刨沙取水。經過大家的努力,終于挖出足夠多的水,讓衆人喝了個飽,還備好了未來數日所需的水,精神百倍地繼續前進。

四月底,這個曆盡艱險的紅軍支隊終于走出了沙漠,與大部隊會合了。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馬能找水源是一種天生的本領,但後來紅軍将士們在談起這次曆險的經過時,仍然感慨萬分:“在我們已經根本無路可走、信心即将崩潰的時候,居然是一匹馬拯救了我們,實在太神奇。從此以後,我們再也不害怕任何困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