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新中國的成立是前輩們抛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結果,是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5年,我國為了表彰那些活着的革命元勳,專門舉行了一次授銜大典。

關于具體如何授銜,主要是根據将軍們在戰場上的功績表現以及部隊裡的資曆。雖說這次授銜的标準非常明确,可是在這次授銜的過程當中,依然出現了情況特殊難授銜的窘境。

情況特殊的将軍共有5個,他們甚至一度讓羅榮恒陷入到兩難當中。那麼這5位将軍到底有何特殊的經曆能讓羅帥陷入到進退兩難的窘境呢?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李赤然與劉子奇

讓羅帥感到犯難的人首當其沖就是一位叫李赤然的将軍,他是一位資曆深厚的老紅軍,而且在加入紅軍之後,李赤然也是在紅軍中心部隊的陝北紅軍當中工作,而且他還憑借着自己的戰績,一度升任為紅27軍的軍政委。

在李赤然當軍政委的時候,與他同級的參謀長李壽軒,以及軍政治部的李志民,到了後來分别成為了上将和中将,唯有李赤然卡在了中間。

說起這其中的緣故,也是比較尴尬,雖說李赤然在早期的時候起點特别高,甚至已經達到了上将的起步點,可是到了後來李赤然卻逐漸走在了戰場的末端。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甚至在經曆了幾年的戰争後,李赤然不僅沒有升職,反而在解放戰争期間成為了師政委,如果按照師政委這個職位來說,做一個少将都是有難度的。

可是考慮過李赤然在早期的時候當過軍政委,而且立下了赫赫戰功,是以最終經過各方面的權衡,他被授予了少将職銜。

第二位讓羅帥感到犯難的是一位叫劉子奇的紅軍幹部,劉子奇與李赤然一樣,在紅軍早期的時候就做到了師級幹部,而且在抗戰爆發初期他擔任了356旅參謀長。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千萬不要小看抗戰初期的旅參謀長,因為蔣介石為了提防紅軍,他在抗戰初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第1個要求就是紅軍需改編為三個師。

如果這樣算下來的話,劉子奇在當時也算是一名紅軍進階幹部了。而且劉子琪在抗戰結束之後還參加到了解放戰争以及抗美援朝戰争,隻不過他在這兩階段的戰役當中擔任的職位并不特别高,隻做到了正師級。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就這樣到了授銜大典的時候,如果按照資曆上來評定,劉子奇絕對可以被授為中将銜,可是按照職銜上來說的話,劉子奇也是做一個少将都難。

就這樣甚至羅帥親自找到了他談話,不過劉子奇卻很坦然地對羅帥說絕對服從安排,就這樣他被授予了少将軍銜。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黃鹄顯和曾克林

這兩位兩位将軍一樣讓羅帥犯難。黃鹄顯也是一個資深的老紅軍,早在紅一軍成立的時候,他就成為了其中的軍官,後來立下戰功的黃鹄顯又被升任為了紅軍第三十軍的參謀長。

如果說起黃鹄顯大家覺得陌生的話,那麼李先念一定是一位我們耳熟能詳的人,就是在這個時期,李先念擔任着紅軍第三十軍的軍政委。

由此可見黃鹄顯是一位資曆深厚的老紅軍且起步點非常高,隻不過黃鹄顯因為在與馬家軍的作戰當中兵敗被俘,而退居到了二線。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直到解放戰争爆發的時候,他才重新帶領部隊出征,擔任着野戰軍第45軍134師的師長。到了抗美援朝戰争期間,黃鹄顯也曾親自赴朝抗美,并擔任着人民志願軍的坦克師師長,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黃鹄顯立下了優異的戰功。

不過在1955年授銜大典的時候,黃鹄顯自身的特殊情況讓羅帥進退兩難。因為黃鹄顯的起步點實在是太高了,而且資曆也非常深厚,因為當年與他同級别的李先念已經成為了副國級幹部,甚至已經和開國元帥旗鼓相當。

不過因為在後期黃鹄顯兵敗被俘,再加上抗戰期間他沒有突出的表現,就這樣他的授銜一直耽擱到了1956年,才被追授為了一個候補的少将職銜。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第4個讓羅帥感到犯難的,是一位名叫曾克林的紅軍幹部。曾克林與前面三位恰恰相反,他的功績是越做越大,在早期的時候曾克林隻是擔任着紅軍的團參謀長,而在抗戰爆發之後,他又逐漸做到了冀熱遼軍區分區的司令員。

而且在抗戰期間,曾克林還曾親自率兵挺進東北,抗擊日寇,成為了我黨第1位踏進東北的将軍,再加上一路收編部隊,曾克林到東北的時候,他的隊伍已經發展到了将近10萬人,由此可見其實力強大。

不過在解放戰争期間,曾克林卻接連被降職,以至于到了1949年的時候被降成了空軍旅長,不過考慮曾克林之前的功績,最終在授銜大典上,他被授予了少将軍銜。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對譚友林的歉意

最後一位讓羅帥感到犯難的是譚友林,他也是讓羅帥感到愧疚的人。因為譚友林無論從資曆還是戰績上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而且他的戰友幾乎都是上将中将職銜。

可是到了授銜大典上,他卻被授予了少将職銜。當他被授為少将職銜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他的老戰友王震、蕭克、李達等一些将軍,還曾向總政治部寫過信。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到了後來甚至羅帥親自找到了他,向他道歉說:按照你的資曆,絕對可以做一個中将,是我們的工作不夠認真,才導緻你的軍銜低了。

聽保羅帥氣番話之後,譚友林不僅沒有責怪羅帥,反而很開朗地對他說:打了這麼多年仗能活着就可以了,而且我現在子孫滿堂又是将軍,我還有什麼不知足呢?

1955年大授銜,這5人的情況極特殊,如何給他們授銜難倒羅榮桓

小結:

雖說這5位将軍都因為種種意外導緻自己的職銜沒有那麼高,可是他們都沒有去抱怨。我想這才是身為一個将軍應該有的素質,因為軍人就是服從。

可不管怎麼說,這5位将軍都是對新中國革命事業作出過傑出貢獻的人,他們的事迹我們後人應當銘記在心。

繼續閱讀